“每人1000元给老师买车”一家长发言在群内被怒怼…过程太解气!
家长群内提议给老师买车?
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浪花妈妈~
相信现在许多的父母的手机里都有家长群吧,
家长群设立的初衷通常是方便老师和父母能进行直接沟通,
或者是学校有什么信息能及时的提醒家长。
可若遇到一些奇葩的家长,这个群反倒会引起不小的矛盾。
最近,浪妈就看到这么一则新闻,觉得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来跟浪妈一起看看吧!
“众筹”买车
其实现在挺多家长会在教师节或者是特殊节日的时候,提议给老师送礼,
但这样的行为也是属于个人行为,可如果提议变成拉拢,就会让人觉得无奈又尴尬。
而浪妈接下来要说的这么家长呢,他就直接在班级群里提议大家一起给老师买辆车。
图片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班里的语文老师快结婚了,而老师照顾孩子们这么久,于是他认为家长们应该有所表示。
于是他在群里说道“我建议大家众筹给她买辆车,方便老师上班,这样老师就有更多时间带孩子了。”
过了20分钟,没人应答,于是又说道“10万的车,没人只需众筹1000不到一点。”
图片
虽然啊,这位家长的理由看起来十分充分。
但家长们也是心知肚明的,这算盘打的声音太响了。
听到众筹数目后,终于有一位家长忍不住了,跳出来说,
“你想讨好老师,你可以自己买,但是请你别带上我。”
图片
此言一出,直接戳破了送礼家长小心思,接下来一位学生妈妈的补刀更是神来一笔
“有些家长想巴结老师,又想把成本摊在别人身上,然后老师一直记得的是这个挑头的家长。”
这句话的杀伤力可谓是非常大的,挑头的家长终于忍不住了,站出来反驳“我是为大家好。”
当然这句反驳并没有什么可信度,
图片
在我国,是严禁教师队伍出现收礼行为的,这都属于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现后会进行严重的处罚。
而且并不是说只要给老师送礼,孩子就会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
教育学生本就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就算不送礼也应做到一视同仁。
要知道即使是一支钢笔都会成为有损师德师风的“工具”,更别说是十万元的轿车了。
据浪妈所知,像去年教师节,宿迁市教育局就明确发布了给老师的公开信,里面明确了教师节收礼的事项。
学生的一句祝福,一张贺卡,家长对工作的配合,这些便是最好的礼物。
图片
收礼现象频出?
虽然是这样说,但是这种收礼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这就让浪妈想起来之前一个老师手滑发错群的社死事件。
坐标江苏某小学,家长群里出现了非常戏剧性的一幕。
在家长群中,语文老师正在把今天的作业发到群里,顺便发了张作业示例图。
结果一个手滑,多发了张图片。
图片
点开这张图片,可真是不简单啊。
是一份手写名单,里面显示了15个学生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跟着一个数字,
例如500、600、800、1000,其中一个小孩后面还写着500加蛋糕卡。
虽然这张图里没有说这些数字代表什么,但蛋糕卡,不一般是送礼用的吗?
这么再一看,这些数字也许就意味着家长给老师的送礼金额?
图片
如果是真的,就细思极恐了,又细心的人将图片里的金额加起来一算就已经超过一万元了,而且这也许还不是全部的名单。
这张图片一发出,群里可谓是一片沉默,也许有人提醒了老师把图片撤回,但可能发现的时候已经超过两分钟了,无法撤回。
然后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群里的数学老师,看见苗头不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班级群解散了,
图片
于是就在这么短短几分钟内,许多家长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移出了群聊。
这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也许本来还有人没明白过来啥意思,结果这一下就全明白了。
但再解散群也没什么用了,已经有人截图保存了证据,把图发到了网上。
图片
事情被捅到网上,那这就不是随随便便能解决的了,
当然当地教育局也很快站出来进行了通报,表示会进行严肃处理。
图片
之后网传了一张聊天记录,应该是群里的家长传出来的,
说涉事语文老师哭的很惨,当天就挨家挨户的上门退款并且道歉,其实也就是想让处分结果能轻一点。
图片
在我国,尊师重道是传统,面对老师本能的心理上就多了一层敬畏之心,
对于老师而言,他其实是握住了许多家长的命脉,比如他们有权安排孩子的座位,也有权任命班干部,决定期末奖状颁给谁。
因此,许多家长便关心则乱,想通过送礼能让老师对孩子有所优待。
可浪妈觉得这个现象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如果打开它可能就关不上了。
家校平等
其实家长和老师本来是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浪妈也相信一个好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但换个思路想,如果这个老师真的收下了你的礼品,那你觉得他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吗?
教书育人确实伟大,但也是老师的本职工作,
我们尊重敬爱老师,但也应该花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是非黑白。
毕竟好的父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