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人為本建設未來公園社區 讓幸福可感可觸
原標題:公園城市需要怎樣的社區?一年探索,成都給出答案——以人為本建設未來公園社區 讓幸福可感可觸
錦江區白鷺灣未來公園社區。楊柳 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飛
看定義
在0.5至3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內,打造功能佈局均衡、産業特色鮮明、空間尺度宜人、山水人城和諧共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和市民生活共同體
看成效
2022年,成都市首批25個未來公園社區共實施項目218個,實際完成投資約328.2億元,招引簽約項目42個、協議總投資超700億元
看規劃
將啟動第二批50個未來公園社區建設,其中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各4個,其他區(市)縣各2個
龍泉山下、毗鄰天府國際機場,成都東部新區藍綢帶未來公園社區正勾勒出這樣的理想形態——錯落有致的建築群構築成高低起伏的天際線,沿著蜿蜒向前的河湖綠地,多功能的體育場館、文體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向居民開放共享,彰顯出生態無界、樂享運動、鄰裡共享的特質。
公園城市應當建設什麼樣的社區?怎樣建好品質化現代社區?面對這一課題,藍綢帶未來公園社區折射出了成都的答案——探索建設未來公園社區。
2022年,成都啟動首批25個未來公園社區建設,目前已成勢見效,“十四五”期間,成都將分批推進未來公園社區建設。
未來公園社區內核是什麼?
以人為本,順應市民多元化、多層次、品質化生活需求
未來公園社區當中,“未來”二字或許最引人期待。那麼,何為“未來”,何以“未來”?
“究其根本,未來公園社區建設的內核是以人為本,順應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品質化生活需求,滿足社區全人群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人本出發,瞄向全齡全時全域人群需求,這是未來公園社區的邏輯起點。在《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指標體系》中,對未來公園社區有明確定義——未來公園社區不同於傳統的城市開發區域和社區管理服務單元,其空間和功能特徵是在0.5至3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內,以新發展理念為根本遵循,以“一心三願景四原則七特徵九場景”為核心內容,以片區綜合開發和場景營造為方式,落實傳導公園城市示範區“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要求,打造功能佈局均衡、産業特色鮮明、空間尺度宜人、山水人城和諧共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和市民生活共同體。
這也為營建策略和路徑指明方向。例如,“四項原則”包括新理念引領、差異化定位、場景化設計、高品質運營,確立了建設導向;“七大特徵”包括人文化、高智慧、開放式、複合型、空間美、包容性、有韌性,推動各個社區營建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九大場景”分別為營造生態融合、健康醫養、人文教育、建築空間、綠色生活、休閒消費、智慧應用、創新創業、共建共治共享,讓社區建設有了具體抓手。
怎樣建設、推進?
強調片區綜合開發,吸引多元社會力量參與、放大社區資源稟賦
“一天一個樣,我在這裡見證變化,也在這裡學習、成長。”在藍綢帶未來公園社區,工作人員劉家興從老家簡陽搬到東部新區,參與片區建設。讓他感慨的是,新片區雖然入住居民不足百戶,但已有30個多主理人項目在籌備中。
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從何而來?“相較傳統社區建設,未來公園社區強調片區綜合開發的理念,推行規、建、管、運、治一體實施,從建設初期,社治力量提前介入、深度參與,推動物理空間變為精神家園。”成都東部新區黨群工作部組織建設和社區治理處副處長曾慧蘭表示。
理念的轉變,吸引了多元社會力量參與。錦江區白鷺灣未來公園社區瞄準人工智能,打造智慧高科技園區。“在推進建設中,錦江區牽手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都産業投資集團,三方共同出資,對標‘深圳灣’打造白鷺灣,將打造蓉深合作的示範項目。”錦江區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未來公園社區為依託,不僅是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也是成都對於社區未來投資價值的一次探索。
理念的轉變,也促使社區放大資源稟賦。坐擁“大熊貓文創”與“北湖生態區”的雙核優勢,成華區北湖未來公園社區發展國際度假、文創會展、國際商務的融合産業生態。成都市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彭睿介紹,將持續凸顯雙核優勢,打造“世界級IP+文創驅動”的未來公園社區樣板。
這背後,是全市統籌施策、整體推進——在頂層設計上,成都堅持規劃先行,出臺《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規劃導則》《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建設導則》等,引領片區綜合開發。
在機制體制上,成都成立市、區(市)縣兩級工作推進專班,社治、發改、規自、住建、投促等多部門分工協作,建立專班對口聯繫、定期督導、專項調度等工作機制。
在項目促進上,整合發佈《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建設招商計劃》,引導各區(市)縣成立招商專班,鼓勵各地引入央企、地方國企和實力民企開展全方位長週期戰略合作,持續發佈投資機會清單,陸續推出超千億元投資機會。
成效如何?
首批25個未來公園社區實際完成投資約328.2億元
從城市到鄉村,從中心城區到城市新區,再到郊區新城,圍繞成都未來公園社區建設,首批示範點位紛紛開展創新探索,涌現生動實踐。
金牛區天府藝術未來公園社區以藝術吸引人才、發展産業、重塑優勢;武侯區芙蓉美谷未來公園社區緊抓芙蓉文化,讓美麗風景變“美麗經濟”;新津區“TOD+5G”未來公園社區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打造智慧社區示範……
據成都市委社治委統計數據,2022年,成都市首批25個未來公園社區共實施項目218個,實際完成投資約328.2億元,招引簽約項目42個、協議總投資超700億元。
多元參與的成效同步顯現。首批未來公園社區招引了五礦集團、五冶集團、深投控、中鐵隆、京東集團等投資主體,開展長週期戰略合作,提升了未來公園社區的開發建設品質和投資吸引力,探索了未來公園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營建模式。
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一年來的實踐,各個未來公園社區開展創新實驗,探索推進綠色低碳、片區綜合開發、場景營城、科技賦能、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設理念,讓市民群眾、社會各界對於公園城市的憧憬在社區裏照進現實。
下一步,成都將啟動第二批50個未來公園社區建設,其中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各4個,其他區(市)縣各2個,結合片區未來功能定位和戰略目標,優先策劃實施一批具有支撐力的基礎設施項目、彰顯引領性的産業化項目和體現幸福感的公共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