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补贴一览,第一个已经下发!4种状态下,无法领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支持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的收入,国家每年都会推出一系列的农业补贴,使农民受益。在2023年,中央政府将提前安排用于农业的2115亿元转移支付,包括多种形式的农业补贴。那么,在2023年,将会有什么农业补助呢?一亩地有多少补贴?有什么条件下的人不能得到津贴?接下来,我会给你们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农业补助

  按照中央拨付的资金安排,在2023年发放的农业补助项目中,有14个项目:

  1.农业扶持与保障补助。这是一种对我国全部耕地进行直接补助的方式,旨在保护耕地资源和稳定粮食产量。按照各区域土地类型、种植结构等因素,补助标准为每亩30-230元。

  2.“真实的生产者津贴”。这是对国内种植粮食、石油、棉花、糖、猪、牛、羊的农户的直接补助,旨在鼓励他们增加收入,提高生产力。补助标准为每亩10-50元。

  3.农业机械购买补助。这是对国内采购合格农机具、装备的厂家进行的一种直接补贴,旨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按照农机装备的种类、规格,给予补贴的幅度从10%到50%不等。

  4.对耕作地进行深松的补助。这项计划是对该国所有对耕地进行深松改造的农场主的直接补助,旨在改进土地的结构,提高土地的肥力,并增加耕地的生产力。补助标准是每公顷100元。

  5.对耕地进行水土保持补助。这项补助是对该国所有采取了土地保育措施以预防土地退化、污染并维持其健康的农场主的直接补助。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农用地,补助标准从10元到50元不等。

  6.建立动物粪便污染治理项目的运营与维修补助。这项补助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大型畜牧农场的(建立和维持牲畜粪便处理设施)。该项目将对我国所有大型畜禽养殖场(农户)实施直接补助,以促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户),给予一年1-10元的补贴。

  

  7.津贴,用于农业保险。这是一种对全国范围内的农险承保人的直接补助,旨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强恢复力。对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农业保险给予的补助,从20%到80%不等。

  8.补助,用于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该项目对我国实行“绿色生产”的农户进行了直接补助,旨在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绿色”生产,给予每亩10-50元的补助。

  9.为农业技术革新提供补助。这是一种对国内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生产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直接补助,旨在激发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各类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按照项目类别、层次,给予每个项目1-100万元不等的补助。

  10.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状区域的补助。这是一项对全国所有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地区和单位的直接补贴,旨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从而提高乡村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对“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水平,对每一条示范带给予补助,每年从100-500万元不等。

  11.建立特色农业重点区域的补助。这是一种对建立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国家和单位的直接补助,旨在培育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满意度。按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的种类、等级、规模,对每一个优势区域给予50-2百万元的补助。

  

  12.建立现代化农业园区的补助。这是对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的国家和单位进行的一项直接补助,旨在建设一批集生产、加工、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集约化水平。以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据,每年每个园区的补贴标准为100-500万元。

  13.为农业提供津贴。这项补助是对国家所有从事农事活动的地方和部门进行的,旨在改善农事活动,提高农事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按照农业公益服务的类别和水平,对每一项工程给予补助,每年从10-100万元不等。

  14.向社会提供农业服务的津贴。这是一种对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机构和个人进行直接补助的方式,旨在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层次和覆盖面。按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类别和水平,对每一个机构或个人给予的补助从1-10万元不等。

  

  二、申请农业补贴的条件

  上述十四种农业补贴,每一种都规定了领取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请对象。各地的农业补贴对象也各不相同,有的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全部农产品,有的是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类农产品,有的是针对某一科研院所或企业。享受补助的人,应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否则不能享受补助。

  2.满足本公司所制定的各项规范的要求。各地的农业补助标准各不相同,有的以亩为单位,有的以头为单位,有的以比例为单位,有的以项目为单位。享受补助的人,应满足政策所需的条件,否则不能享受补助,或只享受一部分补助。

  3.满足政策要求的时限。各地区的农业补贴在时间上存在着差异,有的以年为单位,有的以季为单位,有的以月为单位,有的以实际发生为单位。在此基础上,应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享受补助,否则不能享受补助,只能延迟补助。

  4.按政策要求办理的申请手续。每个省的申请方式都不一样,有的在网上申请,有的在实地申请窗口申请,有的在邮寄申请材料申请。享受此项补助的人员,应遵守有关申报程序,提交的资料齐全、真实、有效,否则将不能享受此项补助,也不能享受此项补助。

  

  三、不能获得农业补贴的情形

  除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之外,还存在其他几类不能享受农业补贴的特殊情形。

  1.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与政策本意相抵触。如果生产者或者其他对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了政策初衷,比如非法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粮食浪费、滥用化肥农药等,那么他们就不能领取到与之相对应的农业补贴,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是收回已领取的补贴。

  2.重复或不实的情况。当生产者或者其他对象在申报农业补贴的时候,他们会重复申报同一项目,或者进行虚假申报不存在的项目。比如,重复申报同一块耕地、同一头(只)畜禽、同一台农机具等,那么他们就不能领取到相应的农业补贴,还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要追回已领取的补贴。

  3.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利用或转用利用。如果生产者或者其他对象在领取了农业补贴后,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或者转移使用补贴资金,比如将补贴资金用于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用于个人消费、转借他人等,那么就不能领取相应的农业补贴,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是追回已领取的补贴。

  

  4.不能按照要求参加监管,不能配合检查的;当生产者或者其他对象在领取了农业补贴之后,没有按照规定参与监督或者配合检查,比如拒绝提供相关信息、证明材料、账目记录等,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等,就不能领取到相应的农业补贴,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将已经领取到的补贴收回。

  享受农业补贴的人,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条件、时间、程序,享受到的人不能享受到的,也不能享受到的。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政策初衷、重复申报或者虚假申报、未按规定使用或者转移使用、未按规定参与监督或者配合检查等情形,都不能领取农业补贴,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或者追回补贴。这就是关于2023年的农业补贴政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