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古文里那些小众的绝美诗词,你喜欢那一首?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
古文里那些小众的绝美诗词,你喜欢那一首?
……
1:宋代·贺铸《青玉案》
——相思怀人之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上片写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的惆怅之情。
下片写春日迟暮美人不来的闲愁。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而是平稳地向前走去。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静静地看着她越走越远,直至看不见她的背影。
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她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风景,胜过我见过的、爱过的、爱过的一切山川河流。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我只想再看她一眼,再看看她在那棵树下独自坐着的恬静与悠闲。
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有一朵孤零零的花盛开着。我久久地凝视着这朵花,吩咐把它放在我的灯顶上,直到黎明的曙光照在花朵上,我常常望着它。
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有一朵花开在她的心里。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拂动着我凌乱的头发,我的头发在风中飞舞,落在我的脸上,落在我的头发上,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在我的生命中渐渐远去,我用彩笔写下伤感的诗句。
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
就像烟雨一川青草,落在了又深又软的枯枝烂叶上;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落在彩船上,落在草海上,落在布满青苔的石头上。
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2:宋代·姜夔《湘月·五湖旧约》
——充满情趣的月夜泛舟游江记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上片写词人慢舟江上,随水漂行的唯美画面和静谧氛围,以及词人安然恬适的心境。
下片写词人怀念故土的情思,既有“谁省”的乐而忘归之慨,又隐隐流露出自身怀思“旧家乐事”之心情。
我与她曾在太湖相约,相约一起相谈这一年发生了何事?
可是最终我未能如愿,长久辜负了这西湖清美的景色。往事如昨,使我怅然如失,也曾梦到初识之地,双目泛起涟漪,淹死痴情之人,从此不再是我。
太阳落入西山,渐渐听见有人呼唤我,大家悠闲自在地坐在船上。我站在船头,远远的望见两艘船,一艘在湖心飘来飘去,一艘在后面缓缓前行。
劳累的渔民大都收网回家了,水鸟按时归巢。船行在湖中,山光水色也随着船的移动而变化,船动山动,时而向我们走来,时而又仿佛与我们同行,当真是风情万种,妙不可言。
月光下的沙洲一派幽静,待船行至中流,更加从容舒缓,人们停止摇桨,水面澄清如镜。我坐在不系小船上,摘下一朵成熟的莲蓬,一边剥着莲子,一边吃着。
谁能唤起湘水女神,摇曳着如烟似雾的长发,拨弄着琴弦,弹奏出幽怨的琴曲。听着音乐,听着歌声,看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在湖面上洒下一片银光。
同游坐客高谈阔论,感叹在座之人,都是风流雅士。在舟中,或对弈,或旁观,或讲故事,或唱歌,或跳舞,笛声此起彼伏,好不自在。
风吹柳枝发出萧萧之声,夜空中星星缓慢坠落,夜深才知道现已经是秋天了。想起家乡的美味,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会去了解。
3: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中秋词:泛舟洞庭湖即景抒怀之作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上片写洞庭湖月下秋高气爽、玉宇澄清,万里无云,水波不兴的澄澈景色。
下片写抒情,写词人问心无愧,光明磊落,肝胆照人,词人的内心恰如那三万顷玉鉴琼田在素月之下表里的那般澄澈。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内湖与外湖生境隔开,湖面无落叶,水位无涨落,浩瀚无边,是垂钓者的绝佳去处。
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风和日丽。一人一杆一湖,静下心来,便可享受钓鱼的清幽雅致。游人漫步在湖畔栈桥上,在荷花丛中穿行,或低头闻香,或留影留影,别有一番韵味。
平静清澈的湖面像白玉磨成的镜子,既像一轮皎洁的“明月”,又像一枚晶莹剔透的钻戒,完美地镶嵌在太湖之畔。像美玉铺成的田地,有三万顷那么宽阔,深邃而清澈,像是一汪秋水,又像是一片汪的洋的大海。
湖上只漂浮着我的一叶扁舟这种妙不可言的体验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应该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本就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都洁如冰雪。不知道,人生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
而如今我(虽)因年老而深感短发稀疏,衣襟单薄透着寒意,(但)我仍能从容不迫地泛舟在这苍茫辽阔的苍溟之中。
让我请天地万象都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地拍打着自己的船舷,一个人唱着啊,怎么能记得这个时候是什么年头呢!
4:宋代·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借古讽今,登览怀古之作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登览怀古之作,常以历史变迁寄寓国事感慨,借古讽今,以雄深跌宕取胜。对于知音的唱和之作往往是心灵的诉说,以真诚深切为高。
要把这两个意思打和在一起,就需要把雄深和温婉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糅合在一块。
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境界,而本词明显达到了这一点。并以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表达了词人缺乏知己、同志之士的苦闷,最后以险恶的长江风浪暗指南宋危局。
上片写词人吊古伤今,忧国忧民的感叹。
下片写词人志不得神、无法实现抗金国收河山壮志的愁苦,及其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我来吊古人陈迹,登上高楼,却落下无尽的愁绪。每登上一座山头,都会勾起我平生的心事,一场黯淡,一夜无言,却下楼去……”
当年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如今又在哪里呢?一棵千年风吹雨打的古树,一条布满青苔的古道,一座怀旧的宅院……都是历史的沉淀。
所看到的,只是千古兴亡的踪迹。林徽因曾说过:“每一座巍峨的城楼,每一座倒塌的宫殿,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夕阳斜照迷茫的柳树,水边觅食的小鸟急飞回巢,风拂高树掠过荒凉的丘垄。蜿蜒、悠远、悠长,像是一段凄美的故事,又像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呢喃。
回想当年功成名就的谢安,晚年被迫闲居东山,也被凄凉的筝声所牵动。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他似在追忆往事,又似在思索人生,时而骄傲,时而伤感,时而叹息。
建功扬名的希望全寄托在儿孙身上,漫漫白日只能在棋局中消磨殆尽。这是一种凄凉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空虚和失落,天地悠悠,又该何去何从?
表明心迹的宝镜已难觅踪影,岁月将无情流逝,谁能安慰我的心情,共饮一杯清酒?一代英雄,一代枭雄,一代枭雄,此时此刻,又有哪一支笔,能够描绘出他心中的落寞与落寞?
清晨时分,江上便狂风怒号,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忧悚。
5:元代·萨都剌《小阑干》
——感叹事态炎凉、自怜身世的孤独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上阙是灯影人影,软玉温香,用词华艳、热烈,颇有温庭筠遗风。
下阙则是风柔月淡,冷冷清清,这样的安排,使人觉得前者更加温暖,令人向往,后者则更为凄凉难熬。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常与朋友们宴请酬唱,偶尔还会喝上几口酒,秉烛促谈,酒逢知己千杯少,一边喝酒,一边谈笑风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难免弹和推盏。
酒酣耳热之时,往往会搂着对方的肩膀,夸赞一句:“老兄果然是性情中人”,对方当然欣然接受,回敬了一句,于是又是一杯酒下肚。
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洒了,这坛酒却已空了。深院乡帘垂,人影模糊,只有几张桌子上摆着酒菜,还未动过,便知酒席还未开始,便已散去。清消永夜,无穷趣,无穷意。
酒喝了一程又一程,却有点无趣,因为没有乐声,琵琶女来了,大家又添了一杯酒,又开了一盏灯。今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这月下之夜,心情几个能知?借酒消愁更愁,醉了更愁。
杨柳青青,习习柔风,细细的柳条在清柔的风下,徐徐的摇曳。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儿清香扑鼻,孤独地倚于阑干。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温酒烹茶,醉来诗兴狂:古人笔下放飞自我的神仙诗词
新叶烟中冉冉,轻香风外离离,春来卉,绿刺牵人衣,堪爱独玫瑰
苏轼 VS 辛弃疾的巅峰对决,谁是你心目中的真词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