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理解与倾听,少一些炒作和指责

  多一些理解与倾听,少一些炒作和指责。

  当前,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爱“跟风”,网民称“蹭流量”。看到一家媒体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点击率高、互动多,于是多家媒体群起而炒之,“造热点”,当“标题党”,挑动对立引发骂战,借此吸引眼球、收割流量、牟取利益,严重污染了网络生态。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开展中心城区交通秩序规范管理的事就引发多家媒体关注。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没有实地采访仅靠市民发的朋友圈图片、抖音发的视频,就开始拼凑所谓“热点新闻”;一些自媒体,仅靠道听途说就开始信口雌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颐指气使、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其实查阅当地的主流媒体报道可以得知,商丘开展中心城区交通秩序规范管理工作并非心血来潮,也不是拍脑袋决策,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召开听证会议的基础上,决定自2022年8月1日起,分阶段推进规范管理。

  第一阶段:自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止,对市区核心区域8条主要道路进行规范管理。

  第二阶段:自2023年4月1日起,继续对8条主要道路规范管理,核心区域的规范管理将进一步完善方案,优化措施。与其他城市一样,民苦三轮、四轮乱象久已。

  河南开封、安徽亳州、菏泽等商丘的周边地市,早就开展规范管理工作。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商丘市区共发生涉及电动(燃油)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的交通事故2081起,占交通事故总量的60%以上,共造成102人死亡,2665人受伤。

  广大市民群众反映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对电动(燃油)、电动规范管理的意见建议。通过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商丘交通秩序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至目前,涉电动(燃油)三轮车、电动四轮车事故占比下降43%。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市民出行问题,商丘优化了公交路线,增加了公交车辆频次,对生活困难和身体不便的群众也制定的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就像每一次改革都会伴随一些“阵痛”,商丘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规范管理也必然会给部分市民带来“不便”,但是这些“不便”都会在持续优化的治理方案下逐步解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希望关注中心城区交通秩序规范管理的媒体,在开展新闻报道时能做到“三贴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听一听各个群体对此事的看法。在写作新闻报道和评论时,多一些,少一些炒作;多一些,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和风细雨,少一些咄咄逼人;多一点平易近人,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循循善诱,少一些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