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居然多所高校是0蛋!
202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示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第二批拟认定结果,广西高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共97门课程,成绩明显比第一轮要好不少,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成绩较好,其他高校也有不错的成绩。两批下来,各校获得认定数量也不一样。我们来对比分析一下。
资料图,转自广西新闻网
一、什么是一流本科课程?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简称: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是指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计划。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南宁师范大学武鸣校区
二、广西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情况。
1、第一批。
教育部于2020年公布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广西共有12所高校,共计51门课程入选,入选占比0.996%,四舍五入才到1%,表现较差。但南宁师范大学共有8门课程入选,是广西高校最多的,这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各有7门课程入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均有5门课程入选。
第一批广西入选高校数量、课程数量都不多。见下表。
广西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第一批
2、第二批。
202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示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第二批拟认定结果,拟认定5751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来课程,广西共有20所高校,共计97门课程入选,入选占比1.69%,比第一批有明显进步。
第二批广西高校表现较好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入选14门、南宁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入、广西大学均是入选10门,广西医科大学入选9门。超过10门的有4所高校。广西师大在第二轮拿下广西第一,南宁师大、桂电、西大并列第二,医科大第三。本轮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表现都很好,同时多了几所民办本科入选,比如南宁学院,相思湖学院,柳州工学院,可喜可贺。虽然广西高校在第二批比第一批时有明显进步,但是要看到,放在全国来看,整体还是偏弱的。见下表。
广西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第二批
三、广西还有不少高校至今还是0蛋,整体都应加强建设。
两批次后,汇总对比入选情况,广西师范大学以21门排名第一,南宁师范大学以18门排名第二,广西大学以17门排名第三,超过10门的有6所高校。
部分在广西人气不错的高校表现不尽如人意,比如玉林师范学院,2000年专升本开始招本科了,这两年录取分数不低,师范类广西人普遍认为其排名第三,仅次于广西师大和南宁师大,作为师范类院校,不是更应该注重课堂建设吗?但是玉林师范学院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经过两批次后,居然还是0蛋,实属不应该。
另外包括河池学院、梧州学院、贺州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桂林航空工业学院等多所公办本科也是吃了0蛋。
广西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批次入选汇总
广西师大图书馆
综上所述,广西高校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的表现值得肯定和表扬。可以看得出,这些高校在打造“金课”上还是非常重视的,这些学校的师资在广西来说也是非常不错。这几所高校也是广西老牌本科高校,在广西的认可度也较高,还应再接再厉。
但是广西高校整体还是偏弱,课程建设上一样偏弱。虽然课程建设只是高校建设的一小部分,但是优质课程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来说,对教书育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各校都要继续加强内涵式发展,落实教育部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精神,把更多本科课程建设成为一流课程,提高广西高教整体水平。
广西医科大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