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的“素质教育”
在你的观念里,垃圾分类是不是个很有“新潮感”的环保概念?不过,住建部副部长黄艳最近在全国两会分组讨论中指出,垃圾分类在我国其实已经推进多年,但到目前仍问题重重。黄艳认为,推动垃圾分类需要完善3个体系——政策要求和法律体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以及公民体系,而最后一项“公民体系”的推动难度最大。
“垃圾分类为何推不动,公民素质缺乏是关键”……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你心里会不会觉得莫名其妙背了个大“锅”?不过,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感受,专家学者有专家学者的观察见解,交流沟通更有助于在环保大命题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公民素质”是不是垃圾分类进展缓慢的首要原因尚可讨论,但尽快普及这一环保理念,启动全民行动,确是当务之急。既如此,考虑“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的素质教育”,显然对破题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目前,许多走入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似乎多把重点放在强调垃圾分类重要性和公民责任上,对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即使有所涉及,也较为简单,有时还相互矛盾。比如有的要求垃圾按“是否可循环利用”分类,有的要求按“是否可回收”分类,其实这二者标准并不相同。还有的分类强调把对环境有害的物品甄别出来,比如电池、过期药物、医疗废弃物等,但这些垃圾收集起来投向何处,却少有人关心和安排,于是分类带给人们的往往不是方便而是困扰。
我们天天出门扔垃圾,小区里也常见两个标志的垃圾桶。但是,应该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还是把纸品、塑料等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厕所污物和电子废弃物,该把它们扔到哪里?家里的废旧家具、穿烂的鞋和衣,在一些人印象里可能属于可循环利用垃圾,但是业内人士却认为,在垃圾处理终端,玻璃、纸品和塑料都有相对成熟的处理回收系统,最后真正需要填埋的垃圾中倒是废木废布较多,那么这样的垃圾是不是该特别分拣出来……
垃圾分类的复杂性,连许多有化学专业背景的人都未必说得清楚,对普通家庭而言自然需要更科学、更细致、更规范也更贴近生活需要的指导与服务。现在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不少,但也存在政出多口和自以为是的问题,真正为居民设计好简便分类方法与投放路径的并不多。如此,公民接受的垃圾分类“素质教育”,本身“素质”就不高,又如何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行动改变?
其次,垃圾分类“素质教育”的对象,不该仅限于公民,还应囊括掌握更多社会资源以及容易产生负外部性的经济主体。
一些政府部门现在已有在垃圾分类问题上率先行动、示范社会的意识;但是,对“垃圾灾难”根源性的问题,却缺乏思考和监控。以这些年发展迅速的电商和物流业为例,包装垃圾的灾难性泛滥,显然与这些市场领域的管理部门反应迟缓和宽松放纵有关。在如此氛围下,个人即使有环保“高素质”,又能保持多久?
垃圾分类是习惯问题也是素质问题,但习惯养成和素质提高,不是只靠宣教就可以解决。何况,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同样文明素质的人们对待垃圾分类的观念也大有区别;而垃圾分类意识较强习惯较好的人,换个环境,行为模式也可能随之改变。这说明影响垃圾分类推进的因素,除了人的观念,更重要在于选择分类是否带来预期收益,以及行为环境是否可预测并且相对公平。
经常听专家说:市民太缺乏环保意识,造成垃圾难以分类。但是我们更应该追问: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后,会给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吗?还是指望他的行动,成为西西弗斯推动巨石的第一步?如果是后者,恐怕更多的素质教育,也只会让他徒增困惑和孤独感而已。
诚然,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强制垃圾分类等方法,倒逼全民环保观念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我们怎么强调环保观念重要性都不为过的同时,也必须为这些观念的落地生根和壮大成林,提供必要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
(燕赵都市报评论员 刘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