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临终前2天,小儿子赶回北京看他,一个消息让陈毅眨了眨眼睛

  1972年元旦来临之际,陈毅当时的心情比较舒爽,对身边人说,新年过了,我就要下地走路了。可是,元旦这天刚过,陈毅的病情就如飞流瀑布一般,直泻而下。

  1月4日,陈毅的小儿子小羊从部队赶回家里。他推开挂着“禁止探视”的房门,想看看父亲。

  当小羊刚推开一道门缝,向里头探头张望时,被父亲看见了。此时,陈老总的手臂已无力抬起,只能用手腕强撑着做了一个手势。

  正要迈进去时,护士摇手示意不让进。小羊赶紧向护士表明身份,并说是父亲让自己进去的。好一番说,护士才放行。

  

  进入病房后,小羊马上扑到父亲的榻下。他流着热泪,早已泣不成声。陈毅的状态很不好,说话无力,但是头脑是清醒的。

  小羊旋即报告了一个好消息,陈毅听了眨了眨眼睛。

  1970年7月,陈毅突然感觉腹部疼痛,并伴有腹泻。他所在的铁路大厂的医生以为是小毛病,就随便给他开了一些止痛药。

  吃了药但不见疗效。夫人张茜看着丈夫一天天憔悴下去,心里特别着急。她和陈毅商量,要给中央军委打报告,尽快回北京治病。可不久就要召开一场重要会议,陈毅根本脱不开身。

  直到10月20日,陈毅才拖着病体回到了北京。当晚,张茜连夜给周总理写信,请求把陈毅送去解放军总医院治病。周总理阅完后,很快作出答复:同意。

  次日,陈毅叫杜秘书给中办副主任王良恩打电话,让他安排住院治疗事宜。可王良恩的答复却是,医院暂时没有空床,难以安排住院,需要等候几天才可以。

  

  陈毅听了杜秘书的转述后,不为不解,心想:诺大个医院,怎么就没有一张病床呢?于是,陈毅又让杜秘书去联系。可是,这次的答复依旧与上次的一样。

  连续将近一周,直到10月26日,陈毅才住进医院。

  原来,6病室有5套空床。陈毅住进来之前,黄永胜在这里躲风头。他向医院领导讲,陈毅来,他就走。医院也只好等黄出院,才把陈毅接进来。

  可等陈毅住进6病室还没几天,李作鹏也住了进来。他们怕陈毅在,不方便谈话。这样,陈毅又被转到了5病室。

  来来回回的折腾,让张茜大为恼火。这时,陈老总安慰道:

  “春兰,请你不要干预医疗方面的问题,也不准向医院提出各种要求。要服从医院方面的安排。”

  

  此时,陈毅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制造种种冷遇的幕后策划者了。

  好不容易等到医生检查身体了。陈毅主动介绍自己的病情:近日来腹痛难忍,伴随着头晕,血压高,体重大幅度缩减等症状。

  在旁的张茜补充了一些,然后请医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然而,医生得到的指示是,陈老总住院,主要是治疗高血压。把血压降下来,差不多就可以出院了。

  期间,有位主任提出要召集有关专家来一个会诊,但被否定了。结果,陈毅虽然病重,却没查出什么病症。在医院住了56天,医生通知张茜,陈老总身体没什么毛病了,可以出院了。

  12月22日,陈毅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办理了出院。

  回到家以后,陈毅丝毫没感觉到病情有所好转,腹部依旧疼痛。更要命的是,以前没有的病症,现在都冒出来了。

  

  张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决定送陈老总到301医院看门诊。可连续查了好几遍,也没查出什么结果。

  最后,张茜想到请医院会诊,时间定在1971年1月16日。临出发前,陈毅的心态是很乐观的,他笑着对身边人说:“我检查回来,吃顿好的。”

  这次检查,初步确定陈毅得了急性盲肠炎,需要立即动刀。随后,医院领导一面做手术准备,一边将情况上报中央。

  周总理闻讯,立即指示:陈毅年近古稀,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最好不要动刀子。

  医生们几番讨论研究,认为还是要动手术。周总理再次收到医院上报的消息后,批示:可以手术。并让自己的保健医生卞志强过去帮忙。

  本以为是个简单的小手术,可途中医生发现不得了。5个小时过去后,卞志强给周总理去了电话。

  周总理听了汇报后,脸色一下子变了。他惊诧不已地说:“会诊确诊是盲肠炎嘛,怎么变成癌了?”总理下令要组织全部力量对陈毅进行抢救,需要哪个医生,必须将人请到医院!

  

  据悉,周总理放下电话时,手都不自觉地在发抖。

  术后,陈毅因手术,牵扯了发烧、并发心脏病等小毛病。又过了一周后,陈毅的手术刀口基本愈合,心脏病好转,这才被允许进病房探望。

  据陈毅的杜秘书回忆说:

  “我第一次到医院看望老总时,他的精神是好的。他很乐观地对我说:‘是肠梗阻,不要紧,动了手术就会好的’。”

  可陈毅不知道的是,这个“肠梗阻”是医生怕病人在得知真实病情后,心灰意冷,不配合治疗,才故意说的。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护士不小心说漏了嘴。陈毅听到后,并没有表现得很惊诧,或许他早就猜到了。陈毅对护士说:

  “癌病变的部分,已经切除,还要怎么治疗。你们大胆地搞!用我作好实验,找经验作总结。”

  在医院,陈毅在身体稍微缓过来后,就开始看《参考消息》,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军队发生的事情。

  大约陈毅手术后2个月后,周总理打电话给吴桓兴医生,让他全权受理对陈毅的治疗。

  从4月中旬开始,陈毅的健康状况有所“好转”。同年的五一劳动节,毛主席在城楼休息室会见各国外宾。此时,周总理陪同身着军装的陈毅元帅进来了。

  毛主席关切地问陈毅:“病好了没?”陈毅敬了一个军礼,答:“主席呀,好了,好了。”随后,陈毅向各国外宾打招呼问好。

  

  次日,陈毅又兴致勃勃地回了一趟故乡,留下了一张自手术后,状态最好的照片。

  周总理以为陈毅度过难关了,因为他的行动举止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个英姿飒爽的元帅。这天深夜,总理给吴桓兴打电话,说陈老总的胃口很好,吃了烧鹅。总理还问,陈老总患癌症,会不会是医院搞错了?

  吴桓兴的心在滴血。可他并不敢谎报军情,只好如实说,陈老总的癌细胞已经向肺部转移了!

  总理听后,脸色一下又沉了下去,不再说话。

  11月6日,陈毅的病情突然恶化,呕吐不止。只能依靠输液维持身体。周总理得知后,批准对陈毅再做一次胃肠吻合手术。但此时已是为时已晚,癌症到了晚期。

  第二次手术后,虽然病情还在日益加重,但陈老总是满怀信心的。周总理亲自到医院探望时,陈毅还很乐观地说:“等我好些了,我还要去工作哩!”

  

  到1971年底,陈毅被病魔折磨得非常消瘦,已很难坐起来。

  12月24日凌晨,陈毅强撑着身体,虚弱地对女儿姗姗说:“我要吃面条。”尽管陈毅进食很困难了,但他还是坚持吃了几根。

  为何陈毅突然提出要吃面条?原来,12月25日是毛主席的生日,陈毅想用这种方式为主席庆生。陈毅还表示,要定下个目标,争取在年末能下床走一走。

  陈毅的话,让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落泪。

  随着陈毅的病情快速加剧,孩子们陆续地回到了北京。小儿子在父亲临终前2天,赶了回来。

  小羊关心父亲的同时,也在惦念着母亲。毕竟自陈毅生病以来,张茜是日夜操劳。小羊守在父母的身边,拿出了刚荣获的三等功奖状。

  张茜让儿子快点儿给父亲展示,陈毅这时已不能开口说话,只能用事先约定好的眨眼来回应。

  在小羊的眼里,父亲的形象,不像是电视里演的那样,更像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在与父亲最后相处的两天时间里,过去的点点回忆,也不时地涌上脑海。

  

  小羊在家排行老三,是父母亲的宠儿。小时候的他,脾气倔,竟用绝食来拒绝去幼儿园。

  他的做法很明显突破了陈老总的忍耐限度。一次,陈老总发火了,要不是警卫员拦着,小羊可能就屁股开花了。也正是那次之后,小羊的任性胡为的毛病,给彻底治住了。

  小羊步入校园后,张茜没少与陈毅因小儿子的读书,发生争吵。小羊也说了,在读书方面,母亲对我更加的严厉。

  陈毅喜欢用诗词来教育小羊。在给小儿子讲解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时,陈毅郑重地说:“你要牢记一点,长大了要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

  在父亲的影响下,小羊对诗词特别感兴趣。

  此外,陈毅还喜欢下棋。不过,他爱悔棋,这点小羊也是领教到了,慢慢地他也跟着悔棋。下起棋来,经常是父亲悔两步,儿子悔三步。

  

  渐渐地小羊长大了,加上遇到了动乱年代。他与父亲便不再有那么多的娱乐时间了。

  1968年,周总理找小羊谈话。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你在父母的身边长大,生活很优裕,没有吃过苦,不懂得工人、农民,应该到下面锻炼一下。”

  接着,周总理告诉小羊:

  “我已经联系了陈锡联同志,让他安排你去东北一个部队的农场里劳动锻炼。”

  小羊对周总理是十分敬仰的,马上答应:“去就去,没意见。”临别前,周总理叮嘱他,要好好干,干好了,可以入伍。明早由杨德中同志送你去京西宾馆陈锡联司令员那里。

  

  回家以后,小羊简单地向父母叙述了总理的话。陈毅点点头说,我是同意组织上对你的安排的。

  毕竟是元帅的儿子,到了部队后,小羊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紧张的部队生活。他牢记周总理、父母的期望,连续3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并于1970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的小羊,多么希望父母能看到他得的奖状。可他已答应了周总理,这期间,不能给家里写信。

  那几年,小羊只能在报纸上获取父亲的信息。当1971年5月2日,小羊在报纸上见到了父亲的名字后,他惊喜万分。不久,军区通知他,要他立即回家探亲。

  小羊走进阔别三年的家,见到了父母亲。陈毅接到儿子递过来的喜报后,激动地落泪了。他连连说着:“好!好!”

  说起这回能回家探亲,陈毅告诉儿子,是陈锡联司令员特别批准的。在批陈整风会议上,陈锡联主动向陈毅问好。陈毅借此机会问:“我三儿子在你那里,三年了,不知怎么样了?”陈锡联回答:“他表现很不错,我立刻叫他回来!”

  

  回到北京没多久,小羊就被周总理叫去了。周总理夸奖他:“你很守纪律,三年没有给家里写信,不容易啊!部队的同志对你的反映很好,他们特别打了个报告给我!”

  小羊听了十分感动,原来周总理一直关心着他。

  返回部队不久,小羊在抗洪抢险斗争中,获得了三等功。他已迫不及待地想与父母分享这个喜悦了。然而,当他回到家以后,父亲已经病重地无法开口说话了。

  小羊告诉父亲自己获得了三等功,陈毅脸上明显舒展了许多,还眨了眨眼睛。

  陈毅病重期间,周总理、刘伯承、朱德夫妇、聂荣臻夫妇、徐向前、李富春、李先念、王震等老同志都先后到医院探望。

  来医院次数最多的是叶帅,12月19日,叶帅探望陈毅回去后,还作诗一首《毅公卧病·诗以慰之》。

  

  1972年1月6日凌晨,陈毅开始处于昏迷状态。当天深夜,陈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与世长辞。

  4天后,在八宝山礼堂举行了陈毅追悼会。令人出乎意外的是,毛主席突然改变行程,临时决定去参加追悼会。

  见毛主席来了,张茜带着孩子们过去和主席打招呼:

  “主席,怎么也来了?”

  毛主席紧紧地握着张茜的手,流着泪说:

  “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个好人,是个好同志!”

  接着,主席和陈毅的子女们一一握手,嘱咐他们好好工作学习,为人民服务!

  下午3点,追悼会正式开始。原本定的是叶帅致悼词,因主席的参加,悼词改为周总理诵读。虽然悼词的字数不多,但周总理饱含深情,几次哽咽着,几乎读不下去。

  对于陈毅的逝去,周总理是非常难过的。陈老总一生为党、国家和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功绩是老百姓们认可的,追捧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