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到底过得好不好?就看这3个信号,父母要多留心

  孩子在幼儿园到底过得好不好?就看这3个信号,父母要多留心

  

  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午睡乖不乖、老师对孩子耐不耐心、能不能独立上厕所等等。虽然老师经常会往群里发视频,但家长总归还是不放心。

  

  对家长来说,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始终是个未知之谜。每每想到这里,很多家长都想去学校亲自看一看。

  其实,我家宝宝刚上幼儿园时,我也为这个问题非常纠结。

  

  于是我就咨询了一个幼儿教育的专家,她有将近20年的时间幼儿园工作经验。她告诉我,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不能直接问,要学会“从细节发现孩子的行为变化和心理感受”。

  

  下面就具体说说,从哪些细节去了解发现,熟练掌握之后,家长就可以自行判断了。

  一、孩子的行为、情绪有没有反常的变化

  之前朋友跟我聊天时说道,她发现自从把女儿送到幼儿园之后,感觉女儿突然变化可大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是喜欢对着别人做鬼脸,做一次两次还好觉得挺可爱,但是一天到晚要做很多次,就感觉不对劲。

  她也很困惑,女儿以前没有这个爱好,于是我就建议她去幼儿园调取监控看看。

  一调取监控发现,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经常做鬼脸,于是女儿也跟着学了,大家玩闹的时候相互做鬼脸,老师看着小朋友之间玩闹,也没多想就没管。

  之后我这位朋友就跟老师提出这个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女儿做鬼脸的奇怪的行为也就消失了。

  

  小朋友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当老师或其他小朋友有某种这种动作或者行为时,小朋友就很容易学会;另外,当小孩在幼儿园受到其他小朋友欺负,受限于表达能力,孩子有时没办法把整个事情讲清楚讲明白,于是就会跟爸妈大哭大闹。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想办法跟孩子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或者平台,比如准备一些画着情绪的表情包,让小朋友自己选择选出代表他今天心情情绪的表情包,从而有效的得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状况。

  二、放学后孩子是否不愿意走

  家长放学时候去接小孩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小孩是不是愿意走,从这个细节可以得知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

  

  前一阵子,我每次放学接我家小孩的时候,他都会抱怨的说:怎么这么早就来接我啊,别的小朋友都还没回去呢,我不想这么早回家。当时,搞得我不知所措,甚至走之前还要在操场、玩具房溜达溜达再走。

  从这可以判断,我家小孩在幼儿园混得还不错。

  

  所以,家长可以通过这个细节判断小孩的状态,如果幼儿园对于小孩的吸引力超过了家,那就表示小朋友在幼儿园是很开心的,反之,则代表小朋友呆在幼儿园不开心。

  因此,下次家长们在接孩子时,可以故意在幼儿园等一等,观察一下孩子的表现,看看他是急着走还是想留下继续玩。

  三、孩子愿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

  有人曾经做过这么一项研究,专门调查200个小朋友有没有在幼儿园上厕所,其中没有在幼儿园大小便的小朋友有53人,男女比例大约1:1,其中憋着大小便的小朋友超过90%。

  

  很多家长容易忽略小朋友有没有在幼儿园大便这个细节问题。小朋友在幼儿园大便,至少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个是小朋友接不接受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式。3岁的小朋友,已经具备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拿我家女儿来讲,只有我和她奶奶她心里比较亲近的人才能给她擦屁股,甚至她爸爸她都不让给擦屁股。

  

  因为小孩已经知道上厕所是自己的个人隐私,所以她会不好意思让老师帮忙擦屁股,尤其是陌生的老师。

  另外,幼儿园通常规定了小朋友上厕所的时间,很多小朋友即使有感觉了,但是错过上厕所时间的话她会不好意思提出来,所以会选择憋着。因而,幼儿园老师的态度某种意义上会极大影响小孩的行为。

  

  大家警惕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状况的时候,更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例如角色扮演等等,来教育孩子该如何表达,也可以利用读相关绘本故事,来使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学会跟老师和小朋友们相处,进而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

  

  对孩子最有利的成长就是引导和教育,可以把这套《给孩子的性格健康成长绘本》带回家,这套书非常适合2-10岁的小朋友,里面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进行性格品行的培养,包括日常的一些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理,让孩子健康聪明。

  

  这套书里面的图片内容丰富,方便孩子掌握和理解,鲜艳的漫画插图,非常的形象生动,让孩子爱上阅读,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让孩子变得自信开朗,独立且阳光。

  

  很多家长反应,孩子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而且碰到熟人还会主动的打招呼,在学习方面表现的也特别好,所以真心希望各位家长把这本书给孩子带回去,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开朗的人格,赶紧点击上方商品卡入手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