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淄博好人榜”高新区4人入选

  点击蓝字图片关注我们

  为深化“厚道齐鲁地 美德淄博人”选树活动,坚持常态化弘扬凡人善举,经各级审核推选,2023年2-3月份“淄博好人榜”入选名单发布,共41人入选,其中淄博高新区4人入选。

  一、2月份名单

  (一)助人为乐类

  高瑞玲 张店区车站街道安乐街社区

  陶晓玲 淄川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张 新 博山区古窑村

  李海龙 周村红十字北斗救援队

  孙晓敏 淄博市心禾助老助困公益服务中心

  马友利 沂源县人民法院驻燕崖调解室

  刘迎莉 高新区四宝山街道万杰路社区

  张智瑜 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二)见义勇为类

  于朝胜 沂源县南麻街道崮坡村

  (三)诚实守信类

  常宗珊 淄川区罗村镇中心中学(退休)

  (四)敬业奉献类

  李 传 博山区消防救援大队

  朱晓燕 周村区妇幼保健院

  马 辉 临淄区闻韶街道物管办

  单凤艳 临淄区雪宫街道民政办

  王 润 桓台县政协

  侯海波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青县供电公司

  包彦芳 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五)孝老爱亲类

  王振兴 张店区工信局

  何庭英 高青县实验小学

  李雪丽 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曹一村

  二、3月份名单

  (一)助人为乐类

  孙 萍 山东福泽律师事务所

  任学锋 博山区孝乡爱心志愿者协会

  孙启旺 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

  马 明 淄川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

  (二)见义勇为类

  吴春雨 周村区大街街道长安社区

  耿朋昆 桓台县新城镇毛家村

  赵浩宇 经济开发区沣水镇东高村

  (三)诚实守信类

  周 瑾 淄川区奥都超市

  (四)敬业奉献类

  何 伟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李 东 市交通运输局

  李玉范 淄川区太河镇梦泉村

  张小圆 临淄区金岭回族中学

  巩雪花 桓台县鱼龙中学

  宗学军 高青县芦湖街道芦湖社区

  谢 媛 沂源县公安局法制大队

  孙夫宝 淄博高端装备中心南金村

  孙 健 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五)孝老爱亲类

  赵雪娜 张店区车站街道齐林家园社区

  王玉莲 高青县黑里寨镇寺后张村

  赵 健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张海蓉 高新区第一中学

  高新区四宝山街道万杰路社区 刘迎莉图片刘迎莉,女,现年57岁,是一名2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作为党员,她时刻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企业退休后,退休不退志,通过志愿服务实现人生价值。

  图片

  万杰路社区提议组建党员志愿队,她第一个报名并担任第二网格队长。第二网格负责的散居楼是建成20多年的老旧小区,基础硬件设施落后,只设立了简易物业服务,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

  日常生活中,她主动关心居民,从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到小区补种绿植;从防疫卡口值班到设施维修现场;从自己默默奉献到带动一群热心人做志愿。退休后的七年,她用坚守和行动向人们传递着温暖。

  散居楼的供水管网已使用超过20年,水管存在漏水、水压不稳等情况,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虽然自来水公司多次维修,但总是治标不治本。刘迎莉了解到实际情况,与业委会商量整改方案,带领志愿者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自来水管道改造完毕,不仅方便了居民购水用水,也有效减少了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

  冬季供暖期间,因管线严重老化锈蚀,多次出现跑、冒、漏水故障和停暖抢修情况,部分家庭室温不理想,严重困扰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刘迎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供暖前积极联系热力公司,检修暖气管道,保障居民温暖过冬,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2022年3月疫情封控期间,她带领志愿者担负起小区入口测温登记、居民物资采购发放、政策宣传等重要工作。疫情平稳后,社区定期给居民做全员核酸检测,检测现场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对于社区工作,她总是有求必应,积极协助。创城期间,不仅帮忙清扫小区卫生、清理楼道小广告,耐心宣传创建知识,还联系楼长和业委会成员商量修补坑洼路面、合理规划停车区域等事宜,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对小区特定人群、弱势群体,她更是予以最贴心的服务,营造了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

  凭着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刘迎莉树立了新时代社区党员的良好形象。

  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曹一村 李雪丽图片李雪丽悉心照料身受重伤、卧病在床的公婆,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诠释了什么是孝媳、贤妻、良母。

  图片

  1982年,李雪丽出生在章丘市枣园镇万新村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2006年与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曹一村李学峰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淳朴热情。2007年女儿的诞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尽管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小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1月,公公李建海外出打工,不慎从2米多高的车厢上摔了下来,头部受到严重创伤,生命垂危,虽然经医生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失忆、语言障碍、行走受限。从此维持家庭经济收入的重担落在了丈夫一个人身上,李雪丽则默默地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责任。十多年来,李雪丽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0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状况有了极大的好转,开始能说话了,在她搀扶下,能艰难地挪动脚步了。婆婆逢人就夸:“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儿媳啊!”

  在这个小家正慢慢变得更好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又一次降临:2014年4月13日,婆婆又在打扫卫生时,不慎溜倒摔断了腿,住进了田氏骨科医院。李雪丽没有哭泣、没有气馁,而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坚强的承担着照顾全家老小的责任。

  李雪丽早晨伺候公公洗脸吃饭、送孩子上幼儿园,接着赶往医院照顾婆婆;中午回家做饭、接送孩子、回医院照顾婆婆;晚上又重复着同样的程序。一天往返三次,期间从没间断却也从没有半句怨言。当她挺着怀有7个月身孕的不便之身搀扶着公公出来散步时,路人无不为之动容。

  李雪丽的孝心感动着周围的乡里乡亲,但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她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在群众的传播中形成榜样的力量,尊老爱老的美德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身边好人。

  淄博高端装备中心南金村 孙夫宝图片孙夫宝,淄博高端装备中心南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山东金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淄博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

  孙夫宝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无论从事哪项工作都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投身于岗位工作中。自2017年以来,一直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活动,是志愿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和骨干参与者,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大小十余次志愿者公益活动,受到各级组织和社会的好评,也赢得了广大志愿者的普遍赞誉,并荣获2022年度高新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

  图片

  身先士卒,践行志愿精神作为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孙夫宝从接到疫情防控命令的那一刻起,立刻组织村委会和党员成立防控小组,通过村内微信群、“大喇叭”宣传各项防疫通知、防疫举措,详细排查全村村民人员流动情况,细致做好登记,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他率先垂范,带头进行防控值班,发动全村党员、志愿者,组织好每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坚决落实好上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项部署。同时,还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做好群众工作,为村民详细解释疫情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的防护办法,劝导村民不传谣、不信谣,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荣获2022年度淄博市“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

  公益助学,感恩回报社会在孙夫宝的倡导和推动下,金谷集团积极参与爱心捐赠和慈善助学活动,2021年向高新区慈善总会捐助21万余元;设立山东理工大学·金谷集团助学金和爱心基金,每年捐赠20万元,用于优秀学生和定向培养学生奖励,以及特殊困难和突发困难学生资助;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现代矿业技术产业学院,十年捐赠600万元;2022年6月,出资成立“淄博市慈善总会·金谷基金”,帮助因突发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个体和家庭。

  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孙夫宝围绕乡村振兴等进行公益援助,为实现精准扶贫、民生品质提升、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孙夫宝履职尽责,积极投身帮村联户,联系挂包淄川区太河镇东余粮村,不定期到帮扶户家中走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帮助修建村内道路、建设香椿大棚等农业基础设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截至目前,金谷集团先后为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生态环保、疫情防控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物累计近200万元。

  高新区第一中学 张海蓉图片张海蓉,女,1984年6月出生,山东淄博人,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教师。张海蓉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同时,赡养五位老人,养育两个幼儿,不叫苦、不叫累,用爱和坚守终于使家庭渡过重重难关,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街坊四邻中她也得到了很高的赞誉,与她同社区的居民们都说:“张老师不仅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更是孝亲爱老道德典范”。

  图片

  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张海蓉从刚结婚起就把公婆接到身边一起生活,虽然朝夕相处十余年,但是,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没有吵过一次架。2020年3月26日,张海蓉公爹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去世,其婆婆顿时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老婆婆也经受不住打击当场昏厥,一病不起。精神几近崩溃的张海蓉,坚持拖着身怀六甲的笨重身体奔波于医院二楼、三楼和学校之间。在婆婆和老婆婆住院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张海蓉就这样每天坚持着,白天在学校工作,夜间陪护老人,没有请过一天假。

  经受失去亲人痛苦打击的老婆婆,无法一人生活,为了老人的安全,张海蓉又把老婆婆接到了身边一起生活。一个月后,她顺利诞下二胎,从此,一家四代人生活在一起,既相依为命、相互取暖,也彼此照拂、共渡难关。

  张海蓉的对象因为父亲突然去世,加上疫情冲击,生意越来越差,几近破产边缘。此时,她积极向心理老师学习,读心理学书籍,想方设法帮他走出了阴霾。

  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的重担,让张海蓉无法经常回博山照顾患抑郁症的母亲。2020年疫情期间,张海蓉的母亲抑郁症加重,经常烦闷、烦躁、低沉、觉得委屈……有一次,甚至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是个没用的人了,想要轻生。张海蓉得知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果断把父母接到张店,经过住院治疗加上亲情安抚,母亲的抑郁症也得到了控制,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逐渐增强。

  经过三年的悉心照顾,张海蓉的婆婆和老婆婆都顺利地做了手术,身体一天天健康起来,孩子活泼可爱,虽不富裕,但一家人互相关心,母慈子孝,幸福快乐充盈了整个家庭。

  “家庭,是一个最不能斤斤计较、不能自私自利的地方,只有付出和宽容,才会营造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张海蓉分享了自己的治家之道。

  编 辑:淼淼

  一 审:文明在高新

  二 审:齐菲

  三 审:张建宁

  总编审:魏金辉图片

  往期推荐

  01

  淄博高新区召开〔2023〕第8次工委会议

  01

  淄博高新区全面完成“村村到”调研走访活动

  01

  淄博高新区2022年度五星级党支部推荐对象公示

  扫码关注我们

  传递工委管委声音

  讲好百姓身边故事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