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港湾学校这样的“活动·探究”教学,超有“戏”!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刘心瑜 张艺鑫/文 郑勇浩/图
4月6日,南山区“初中语文新中考备考及省测备检专题研讨活动”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举行。南山区初中语文教研员马兴贵老师、前海港湾学校党总支书记罗朝宣出席本次活动。
罗朝宣对到会的教育同行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学校东门的养正桥·崇德路,为今天的活动提前开通,意义非凡,希望我们的学术研讨能为新语文、新课改趟出一条新路。”
本次活动,前海港湾学校聚焦新课标下的“活动·探究”教学,进行了案例式经验分享;深中创新学校就迫在眉睫的新中考,进行了复习备考策略探析。
教研活动的重磅环节,马兴贵老师作题为《从适应到改变:新课标背景下的新中考倾向观察》专题培训。马兴贵老师表示,中考命题越来越呈现“活动味、任务式、情境化”特点。教师要对症下药,立足实际,做好“四个关键”,下好“三种功夫”,做到应教尽教、应教优教、应教教好。
本次教研活动,除了承办会议,前海港湾学校语文组还承担了“活动·探究”教学研讨任务。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新领域,课该怎么上,没有经验可循,甚少文献可查。罗朝宣说,“路要自己趟”;马兴贵老师说,“不要紧,总有研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激励下,语文组开启了合力闯关模式,短短一周,三易其稿;清明节的午后和深夜,科组群讨论未断。
在这堂由前海港湾学校年轻的语文科组长张艺鑫老师执教的戏剧“活动·探究”课上,与会者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在“港湾戏剧节颁奖典礼”的情境中,学生剧作轮番上演;由老师和微团队队长组成的“专业评审”和全体同学担任的“大众评审”线下观剧,课上评议,既有基于评价量表的专业点评,又有独辟蹊径的优化建议;获奖者手捧奖杯,激情分享编排收获或者主创妙招;一篇篇“编导日志”“演员手记”,写满了同学们的思考与成长。
之后,南山区初中语文青年教师成长导师陈丽洁结合这堂课,做《新课标新中考背景下的“活动·探究”教学》专题发言。她从价值审视、现实困境、课程表征、实施策略、优化路径五个方面,对“活动·探究”教学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内涵,指导性和实用性很强。
在“活动·探究”教学中的行与思,体现了前海港湾学校语文组对于“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等新课标首次提出的教学新样态的有效探索,在区域内产生了较大反响。马兴贵老师转发了外校同行的评论以示激励;罗朝宣欣慰留言,“我欣喜地看到了闪亮的老师和一群发光的学生。”
临近中考的九年级学生,该不该这样“浪费”时间在戏剧“实践”上?接到研讨任务的时候,语文组的老师们不能不说没有一点犹豫。但少年们兴致蓬勃地撸起袖子干了!自建剧组招兵买马、花式改编剧本、挤时间排演、利用简单的物资自制道具……不到两个星期,六个微剧闪亮登场!
在那一方小小的舞台上,主持人落落大方,评审团侃侃而谈,演员们张力十足,获奖者才情出众……毋庸置疑,这是迄今为止他们人生中最完美的一课!看到下课铃响时,同学们热泪盈眶的相拥和彼此鼓励,谁会怀疑,用戏剧治愈心灵、用活动激发潜能、用探究启迪智慧,这样的“浪费”不是值得?
罗朝宣在会前致辞中说,“语文承载着生命的价值,体现着母语的温度。语文学习要把孩子们带到更高的认知高度,帮助孩子们拓宽人生的厚度。”让我们从“活动·探究”教学出发,去追寻教育的无限可能。
审读:孙世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