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深度好文)

  

  《孙子·势篇》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流水湍急,可冲走巨石,这就是因为流速而形成的势。

  势,是形势、局势、态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

  如果势如破竹,则百事易成;如果大势已去,必举步维艰。

  一个人,懂得识势、顺势、取势、借势和造势,方能顺风顺水,事半功倍。

  

  01

  识势

  《呻吟语》有云:“ 明义理易,识时势难。”

  意思是说,明白义理容易,识清时势却很难。

  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认清时势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也唯有认清时势,分析判断,预见走向,才能抢占先机,乘势而起。

  TCL电子集团是彩电市场的后起之秀,却能后来居上。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于识势。

  五百万诗友邀您一起品诗赏词!

  点击下方小程序赶快加入吧

  它们调查后发现:国产彩电尺寸多为54cm以下,价格便宜,功能简单;而进口彩电尺寸多为64cm以上,价格昂贵,极少数人才消费得起。

  而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高档、高清晰度、超薄大屏幕彩电。

  基于时势,TCL简化部分装置和功能,降低成本,推出价格适中的大屏幕、多功能彩电。

  结果,便犹如一匹奔腾的“黑马”,在竞争尤为激烈的彩电市场上满载而归。

  对局势的洞察力,是成功的关键,唯有看清看透,找到前进的方向,从而风生水起。

  

  02

  顺势

  常言道:“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真正的聪明人,都不会违背时势而轻举妄动。

  倘若时机不成熟,时势不明朗,他们宁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

  如姜太公垂钓于渭水,诸葛亮隐居于隆中,一旦风云际会,便顺势而起。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说这句话的雷军,便是顺势而为的高手。

  借着“智能手机”的时代势能,雷军在2011年创办小米手机。

  抓住高性价比手机的契机,他将小米做大做强,还成为了世界五百强,有人还将他称为“中国雷布斯”。

  老话说得好:“下坡走马,顺风驶船。”

  个人的努力是有限的,远远不能和大时代抗衡。

  放大格局,放宽眼界,学会顺势而为,才能成就大事,无往不利。

  

  03

  取势

  古语有云:“势者,利害之决。”

  识势、顺势,其实就是趋利避害,更好地取势。

  很多人识别大势,待时而动,但机会来到却总踢不出临门一脚。

  原因就在于,不懂及时取势,稍有懈怠,便会徒留嗟叹。

  唐朝孟浩然才华横溢,然而屡试不第,求官不得。

  在他40多岁时,遇上了十分欣赏他的伯乐襄州刺史韩朝宗。

  韩朝宗特意为他设宴招待朝中高官名流,以打点关系,为仕途铺路。

  但孟浩然此时,却正在和朋友欢聚,喝得酩酊大醉,错过宴会时间。

  此后,孟浩然彻底与官场无缘,一生都郁郁不得志。

  俗话说:“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

  时势是需要争取的,否则终将失去乘风而起的契机。

  在机会到来时,尽力争取,勇敢行动,才有扶摇直上的可能。

  

  04

  借势

  《商君书》有云:“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意思是说,飞蓬草遇到旋风飘行千里,这是凭借风的势。

  翻开史书,君王借势取天下,智者借势谋高官,商人借势赚大钱。

  懂得借势的人,才能无往不利,更好地成就一番事业。

  当年,左宗棠新任浙江巡抚后,为与太平军打仗,急需大批军粮。

  胡雪岩抓住机会,不惜代价,短短几天就筹集了十万石粮食。

  因此取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将军需物资、采买转运的生意都交给了他。

  借着清末时局动荡,频繁用兵,胡雪岩快速积累财富,成为当时巨贾。

  此外,他还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被赏赐正二品顶戴,成就了“红顶商人”的威名。

  《孙子兵法》有云:“因势而变,谓之神也。”

  把握时势,借势而行,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

  善于借势,如此方能迅速打破局限,真正实现人生的跃迁。

  

  05

  造势

  《孙子兵法》中说:“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无势可借时,与其等大势来临,不如造势,赢得胜利。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时,曾绕开敌方主力,攻打老巢南昌。

  但由于手下兵力不足,强攻把握不大,且还要蒙受超额损失。

  正当焦头烂额之时,有人告诉王阳明,城外有一支千余人的伏兵。

  王阳明计上心来,一边给军队下死命令攻城,一边派精锐部队偷袭城外伏兵。

  同时散播南昌被包围的谣言,又故意放走惊慌的残兵,消息在城内传开后,守城将士忧心惶惶,纷纷弃城逃跑。

  凭借造出的声势,王阳明顺利一举夺取南昌,打赢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俗话说:“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真正厉害的人,趋势造势,四两拨千斤,再困难的问题,也不值一提。

  请点个【赞】与【在看】,与君共勉。

  *作者 :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编辑:绪风。

  【 诗词天地会员招募中 】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