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用两张卡领取养老金等待遇,是真的吗?

  小姨退休之前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保险缴满时间达到50周岁她就退休了。因为小姨年轻的时候工作太拼命,所以导致她后来身体状况一直都不算太好,然后家里小孩就希望她可以早点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好好养养身体。退休了之后小姨就可以出去看看风景、散散心,晚上还能去广场上和朋友们一起跳跳舞。因为工作时候积累的好人缘,所以哪怕小姨已经退休,前来关心她身体状况的人也不少。大家经常在一块聊天,聊聊家常、聊聊社会民生,也会聊到退休养老之类的话题,比如最近去哪玩,看了什么,又出了什么新的调整通知,最近自家小孩又做了什么、遇上什么事了,反正这些长辈的话题永远离不开操心小辈。

  聊到退休金的时候,小姨想起来她听退休朋友聊起,说是有两张卡,每个月都会有费用打过来。众所周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福利其实一直都不算差,可以给退休人员带来还不错的生活质量,她的朋友就是个还不错的例子。每个月不仅能够吃得营养全面,还能经常跟着旅游团跑出去玩,还报名了老年兴趣班,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去公园打打牌,看别人下象棋之类的,日子过得基本不用子女多担忧,生活比子女还惬意。

  

  所以难道真的就如小姨朋友所说,退休人员如果来自机关事业单位,过后真的能享受“用两张卡领取养老金等待遇”吗?真的有这种好事?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首先,根据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的基本退休费。

  二是属地化的生活补贴,比如说一些单位为退休人员提供护理服务、住房安置等福利待遇的规定。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自2014年起开始实施养老金并轨,在此期间办理退休的人员,需要按照新老办法对比,进而确定最终的养老待遇。

  一般来说养老金并轨过渡期间办理退休的人员,老办法核定养老待遇高的,按照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计发基本养老金。

  而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高的,不仅按照老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而且对于高出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计发,逐年增加计发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高于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那么这部分退休中人养老待遇将更有优势。

  根据新办法核定养老待遇的规定,一般包含四个方面: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其中职业年金部分也参与新老办法的对比,但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年金一般不随同基本养老金同时发放,但也是通过社会保障卡进行发放,只是分批到账而已。

  再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的养老待遇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养老金,比如说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二是医疗保险,比如说补充医疗保险。

  三是生活补贴,比如租房(住房)、物业、取暖补贴等。

  四是其他补助,比如说护理服务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项目、标准和补助比例可能因单位、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根据待遇领取渠道的不同,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险待遇方面,其中包括养老金,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职业年金,一般是通过社会保障卡进行发放。

  二是原单位发放的福利待遇,其中包括租房或住房补贴,以及节日福利等,一般是通过个人银行卡发放。

  三是独生子女奖励费,部分地区退休人员持有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可以按月领取独生子女奖励金或者是加发的养老金。

  四是高龄津贴,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不过各地区发放的标准有所不同。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