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孔学堂清明活动“春风集”迎风开市 市民点赞:悠然惬意 不负春光

  在30余组文创小铺间流连、逛吃,参加填诗游戏赢得孔学堂文创冰激凌一份,玩累了坐在花下品上一杯新采春茶……4月8日,从贵阳乌当专程赶到花溪参加贵阳孔学堂2023年清明传统文化活动孔学堂“春风集”的市民兰女士由衷感叹:阳光正好,春风拂面,太惬意啦!年年参加孔学堂“我们的节日”活动,年年有新意,尤其今年的清明活动,加入了很多文化创意,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参与其中, 真心点赞。

  01:10赏春游园 吟诗品茶

  赶一场春风市集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在 2006 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个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讲究天时地利、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万物吐故纳新,正是郊外踏青与礼敬祖先的时节。这个古老的民族节日,也成为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机会。

  今年的清明节活动,贵阳孔学堂独具匠心,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孔学堂的氛围完美融合,市民在春日的阳光下赏春游园,吟诗品茶,在和煦的春风里把玩、逛吃文创小铺。一名前来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在朋友圈感叹:赶一场春风市集,没辜负这好春光。

  活动现场设有六大体验板块:食之风,将传统寒食文化与现代潮流融合,以新寒食之名退出孔学堂文创冰激凌;诗之风,填答与“清明”“春”“风”相关诗句,可获赠好礼;酒之风,现场有小杯试饮品鉴玫瑰酒、樱桃酒等;茶之风,茶艺师表演茶艺,讲授茶祭之礼,市民可免费品春茶;花之风,以花、叶为笺,把对先贤、亲人的哀思写于其上,投入邮箱,以风寄之;乐之风,举办“古韵悠扬”古诗词歌曲音乐会,在音乐声中领略诗词之美。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络绎不绝。

  来自四川的陈女士在“花之风”区域用树叶写下了对亲人的哀思,她说,自己在贵州工作了十几年,最近几年清明节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回乡祭扫,今年采用这样的形式寄托对亲人的怀念,很特别,也很有意义。

  6岁的小朋友豆豆在活动现场更是大显身手,3岁起开始背诵古典诗词的他,此次参加“诗之风”填答诗词更是不在话下,连续答对5题,获得了孔学堂文创冰激凌一支,“这个冰激凌的味道好极啦!妈妈,你也尝一口。”拉着妈妈的手,豆豆忍不住要把自己的战利品与妈妈分享。

  来自贵大的几名大学生则更中意30多个依次排开的文创小铺,现场用鲜花制作的相框、只有清明节才能吃到的清明粑、各种原创手作摆件、移动书吧、糕点茶饮……逛吃逛吃,悠闲自在。

  事实上,这些大学生们不仅钟爱文创小铺,自己还是文创小铺的主人,来自贵州大学的小李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喜欢用各种材质的珠子制作手串项链,这次申请加入了创意小铺,希望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够有人一起分享。

  除此之外,孔学堂还设置了射柳区、投壶区,无论大人孩子,争相竞技,好不热闹。

  立足“我们的节日”文化内涵

  全力打造孔学堂新IP

  今年的清明活动和往年最大的区别,就是引入了30多家文创小铺,增加了市民的体验感和参与度,给赏春踏春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参与活动的年轻人大幅增加,市民的反馈很积极。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部长翟佳对于今年的活动感触很深。

  她说,清明既是一个传统节日,又是一个节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慎终追远和踏青郊游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贵阳孔学堂已连续数年举办清明节传统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了解传统节日、节气文化内涵,传承良好传统民俗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今年是孔学堂新十年的开端,贵阳孔学堂的清明活动也进行了全新改版升级。本次清明活动,立足“我们的节日”品牌内涵,以“风行教化”为创意核心,以“赶春风集”为IP概念,以节造集,推出“春风集”主题活动,全新打造一个带有孔学堂专属标签、可以持续开发、具有市场传播属性的传统节日IP。

  在她看来,本次活动的主要意义还在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融合,构建包含诗之风、酒之风、花之风、茶之风、食之风、乐之风六大板块的“春风市集”体系,使孔学堂的清明节活动品牌化、产品化,体现孔学堂的专属文化特色。

  据悉,贵阳孔学堂下一步将通过传更多统文化活动的创新开展,给市民朋友的传统节日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一种方式。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精神文明办承办。

  编辑:邓希容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