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十三小学开展竹编社团综合实践活动
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竹文化,激发对竹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深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自觉弘扬和传承竹编文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2023年3月22日下午,在李志鸿校长的统筹和带领下,广东市佛山市第十三小学部分师生到南海丹灶罗行圩实地探访、与非遗传承人甘慧玲面对面、与竹编特色学校罗行小学进行交流学习。
翠竹传情,巧手编织
第一站:甘慧玲婆婆家。与寻常人家不同,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竹编工艺品,形状不一,色彩各异,细长的竹篾在甘婆婆手中变得灵动起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随行学生看到了忍不住连连赞叹,这瞧一瞧,那看一看,怎么也看不够。
随后,甘慧玲婆婆与学生们围桌而坐,拿出几片竹篾,现场教授孩子制作一个小灯笼挂饰。甘婆婆十分热情地与我们讲解穿插技艺,孩子们聚精凝神,也动手跟着一块儿学习编织,遇到印象深刻之处,便赶紧用笔头记录下来,这别开生面的竹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大饱眼福之余,也收获满满。
与“竹”相遇,与“竹”相识
第二站:罗行村文化馆。跟随甘婆婆的脚步,我们走进了罗行村文化馆,透过橱窗,感受到了历史留下的浓香,在展台上,见识了各色的竹编工艺品,有鸡笼、虾笼、鱼笼、花瓶等等。在三个保留着古朴气息的展馆里,我们彷佛踏入了一段时光隧道,而这些原始的竹编制品,向我们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淳朴,向我们展示罗行圩昔日的繁华喧闹。同行的师生在观赏之余,大受震撼,精巧高超的竹编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传承,这是多么重要的呀!
以“竹”会友,携“竹”共进
第三站:罗行小学。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南海区丹灶镇罗行小学竹编馆,观赏学生竹编作品,与罗行小学竹编社团体验交流竹编的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广东市佛山市第十三小学赠与罗行小学三根翠竹,师生合力种于罗行小学种植园地中,两校因“竹”相识,以“竹”会友,也将携“竹”共进。
探索非遗传承之路,我们在行动。希望借此契机,丰富学校的社团综合实践活动,深化学生们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识,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