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中,导师最爱哪类考生?北大教授:通常是这3种

  2023年第一学期的录取结果出来了,有人高兴,有人难过。通过考试的人,欣喜若狂,没通过考试的人,则是一脸的沮丧。这让他们又喜又忧。事实上,高考就是一次历练,没有通过高考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去责怪自己,而是要好好地复习一下自己的成绩,为下次高考做准备。

  不过,你们也别太自满了,接下来,就是你们的第二轮了。对于研究生来说,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研究生考试中有很多的“雷区”,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研究生老师的不满,让他们直接挂科。

  

  自己两次都没能通过考核,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学生真的很难熬。

  对于研究生考试,事实上也确实存在不及格的例子。就拿小王来说,他是两次进入复试,但两次都没能通过,小王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没通过。

  这让身为第二次考试的小王很是郁闷。这两年来,他一直在为考研做准备,虽然第一次面试拿到了高分,但第二次面试,他还是输了。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输的?老师的条件是什么?

  

  这一点,是许多学生必须要知道的。老师们喜欢哪个学生?有不少已经通过了第一轮考试的学生,在下面留言,询问第二轮考试该怎么准备?第二轮的面试是比较主观的,所以学生们必须要对自己的老师有足够的了解。

  

  在研究生考试中,老师们最青睐什么样的学生?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说: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具有较高的科研和高的 EQ:作为一名指导教师,他们很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在科研方面。通常情况下,在第二轮的时候,老师会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为依据,来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情商水平进行评判。

  因此,在进行复试的时候,考生必须要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不能着急地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要在遇到问题之前,想一想,然后在自己的脑子里面快速地整理出自己的答案,当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之后,再一个一个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答复,在现场的表现上要保持冷静和机智。

  

  回答简洁而又充满信心的应聘者:众所周知,在研究生考试的时候,会有多名老师,他们会组成一个考官,在考场上发问。考生们可不能因为这种场面而惊慌失措,大脑一片空白,说话都结巴了。若是如此,怕是连第二关都过不了。

  老师们最喜欢的,就是那种有信心,有风度的人。要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你的观点,并强调你的观点。如果你真的答不上来,也不用太过担心,也不用太过拘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自己看不懂,这样才能博得老师的好感。

  

  英语水平较高的应聘者:在考研中,英语水平是有要求的,即使是老师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水平。而那些顶尖的985大学和231大学,对于学生们的英语能力,也是非常重视的。

  在第二轮的时候,会有一个环节,那就是口试,而口试的分数也会更高一些。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特别是口头表达,是很重要的,也是老师们对他们实力的肯定。

  

  这三种类型的学生,都是最受老师青睐的,这三种类型的学生,都是最适合他们的。是的,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生之梦,他这半年来,一直都在努力,现在他都过了第一轮,他还能在第二轮中失败吗?在面试时,要准确把握面试指导老师对面试的具体要求,做到“投其所好”,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面试时就会有额外的分数。

  

  要有信心。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考研还是在读博,都是非常需要自信的,尤其是在学习上,自信才是最重要的。唯有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才会被他人所信任,所以,在这次的比赛中,一定要展现出足够的自信。

  做人要有礼貌。自信归自信,但也不能太过自信,否则就是狂妄自大,会让老师们对你产生敌意。在第二轮的时候,保持自己的低调,对老师的好感度,也是有好处的。哪怕是自己懂的东西,也不能和老师争辩,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老师的讲解,这是对老师的尊敬。

  

  结论:尽管考研的考试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轻易地放弃,仍然要努力准备。只有如此,他才能不辜负这些年的辛苦。老师们的考核很严厉,但他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