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诵读授古文 ,细细点拨促提升——记玉律学校小学部语文学科第一轮“新基础教育”

  原标题:层层诵读授古文 ,细细点拨促提升——记玉律学校小学部语文学科第一轮“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

  2023年4月 6日上午,玉律学校小学部语文教研团队开展了本学期第一轮“新基础教育”节点研讨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庞庆举老师到校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细心指导,玉律学校王婷校长、教学研究中心杜新添主任、人力资源中心贺功臣主任和小学部全体语文老师及共生体学校:光明小学、马田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参加了本次语文教研活动。

  01

  课例展示,活力课堂

  赵豫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有研究价值的语文研讨课。她的课堂气氛活跃,结构完整,巧用支架引导学生表达、思考,是青年教师学习的范本。开课伊始,赵老师引领学生对《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文言文的节奏、韵律,进而熟读成诵。接着她搭建支架,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文中李太白和老媪相遇时的场景,借助学习单让学生补充人物对话。最后,赵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体悟“铁杵成针”的精神和人物品质。

  

  02

  教研引领,共生共长

  在评课环节,四年级备课组长刘玉霞老师认为,赵老师的课有以下三个亮点:有支架、有实践、有评价。如果这节课能在课堂开放度、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课堂推进的整体性上多下功夫,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将更加完美。

  

  贺功臣主任给予赵豫老师高度评价:他认为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学生做到了四点积累:1. 语言、语感的积累;2. 学习方法的积累;3. 评价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积累;4. 学习兴趣的积累。同时,贺主任也从臻求完美的角度出发,给赵老师提出了三点切实可行的建议:1. 提高课堂的开放度;2. 从文体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 巧妙引导学生自主交互反馈。

  

  共生体学校光明小学戴老师在充分肯定课堂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赵老师的课堂还可以围绕多形式的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李白未完成学业的原因进行重建。马田小学李老师认为赵豫老师的课亲切自然,方法得当,带给她极大的启发。重建课可以引导学生点对面的理解文意,把人物对话说扎实,同时关注作者,加入对李白生平事迹的梳理。

  

  03

  专家指导,科组共研

  华东师范大学庞庆举老师首次来到玉律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她在一开始便高度肯定了玉律学校的新基础研讨活动,她提出赵豫老师的课堂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庞老师指出:小学语文教材里提升了文言文数量的占比,老师们应该用心研究教材和课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体会文言文独特魅力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发挥其育人价值。

  庞老师对《铁杵成针》这节课堂的重建也进行了详细、有效的指导:她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 审题,从题目出发激趣导入;2. 初读,将第一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大段落学习文本;3. 再读,要求每个学生都读出节奏,做到多样、丰富、个性化的朗读;4. 美读,去掉标点、更改形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和美感。5. 加强对类文言文的拓展阅读。

  

  随后,玉律学校小学部语文科组长国曼丽老师以《奋楫正当时,整装再出发》为题,围绕“盘点家底,自清自查;回顾研究,提炼成果;反思发展,展望未来”三个方面从“新”梳理分享小学语文科组近九年的新基础研究过程以及对未来课型研究的设想与规划。

  

  听完科组教研工作的汇报,庞老师充分肯定了玉律学校小学部语文科组近几年的发展,她指出玉律学校成为“新基础教育”合作校后,就更应该奋楫向前,强己达人,再创佳绩。紧接着,庞老师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科组教研文化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指导。

  

  研讨会上,杜新添主任也对本校“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工作做出指导:1. 在初建课和节点课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重建课的落实和研究;2. 教师们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意识有待加强;3. 杜主任期望未来在庞老师的指导下,科组老师扎扎实实做好教研,扎根日常。

  本次“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对玉律学校小学部语文科组教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相信在庞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的骨干教师及新生力量都能实现自我超越,玉律学校小学语文的教学也会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更有质量。

  

  - END -

  校风

  主动和谐

  明理践行

  教风

  博学善导

  合作相长

  学 风

  乐学善思

  正直儒雅

  玉汝于成

  律己达人

  总编 | 王婷

  主编 | 张静慧

  校稿 | 贺功臣

  初审 | 杜新添

  撰稿| 赵豫

  文字编辑 | 温素芬 林泽淮

  排版编辑 |李月欣

  美工编辑 | 詹洁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