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基本内容

  备课内容:

  无论是短期的备课,还是长期的备课。或者是面对个人备课,或者是面对集体备课。那些备课形式的主要内容都包括:教学的目的、要求和重点;教学进度;安排好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选择授课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做好教具和各种物质条件上的准备。

  单元备课: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根据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重点,详略部分和教学活动的序列;处理好本单元教学的课时安排、活动步骤以及习题等;研究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以单元为单位,把讲、读、写、练和实践恰当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时备课:

  对上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检查了解,新的课题如何提出,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板书的安排计划,课内和课外练习图的提出和引导;估计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怎样组织等。

  个人备课:

  自备。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通过独立钻研和思考获取一些新的思想和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方式。

  集体备课:

  明确教学方向、目的、进度、重点、难点、关键、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标准、内容与方法;研究与交流教学经验;研究学生的实际(研究与交流学生的思想情况、知识质量、学习特点、存在问题等);帮助老师做观摩课;共同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组织集体备课的现场备课。

  备课要求:

  备课的创新性反对模式化,倡导个性化,反对整齐划一,提倡丰富多样;要求老师应对学生按层次和特点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设计有特色的个性化方案,是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特点的经验、感悟、思考和探究中领会知识,理解文本,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是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得到充分显现,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挥。

  老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提升水平。传统教育的滞后性,认识的局部性,思维的定向性、手段的落后性,地域的闭塞性。所以老师备课要注重开放性,积极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鼓励学生去探求新知识,唤醒 学生的创意。

  

  备课的方向性

  其要求课堂要有思想性的,不是一个完全的自由主义的论坛。需要把课本的要点闪现智慧的火花,科学的见解,渗透着高尚的情操,做人的真谛。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素质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目标应该是多样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学生得到什么;向学生渗透了什么;学生领悟了什么;当学生把课程上讨论的知识忘记了,还剩下什么?当学生记住了知识,学生提高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学生思想品德认识提高了么。

  备课的无止境性

  备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更加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要做到讲到老,备到老,常备常新。但随着科技设备不断更新,老师往往在备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慢慢的被弱化了。老教师更多的是凭借经验,掌握的新理论、新方法并不多,而且老师思想容易僵化、守旧。这出现“以过去的知识点来应对今天的课程”事情,其缺少了时代性味道,淡化了学生的好奇心,减少了许多的新鲜的课堂味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