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广西男子高考复读七次,考上985都不上,家人却毫不知情

  

  唐尚郡于1990年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2007-2016的十年间,他为了心中的梦想读了十年高中,其中复读就有七次。

  在这十年里,他多次考入985名校,却依然选择继续复读。在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的而立之年,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而这么多年的复读到底是志存远大,还是逃避现实?

  

  出生于贫穷农村家庭的唐尚郡,家里父母靠种甘蔗为生从小目睹父母的辛苦,于是唐尚郡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

  因为从小父母的教育就让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而他又是家里最小的男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所以从小他便认为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

  父母常常告诉唐尚郡,让他去完成自己的大学梦。为了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小时候的唐尚郡头悬梁锥刺股,胸中含着一口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定要考上心仪的大学!

  初中时唐尚郡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之后他更加用功的读书,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自律自省,想要用书本上的知识铸成翅膀,飞离这个贫困的小山村,也带着姐姐们走出这个重男轻女的小村落。

  2009年,唐尚郡第一次参加高考。

  高中三年,他得到了许多老师的一致好评,而且成绩一直优异,所以对此次高考充满信心,仿佛梦中的中国科技大学正在向他招手,但是最后,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不知是否是压力太大的缘故,这次高考,唐尚郡的成绩远远低于平时成绩,连三本线都未达到,只能进入专科类学校。

  对于自己拼搏三年的结果,唐尚郡十分失落,他在想“难道我的一生注定就是这样吗?在这个小村子里继承父母的田地,然后让自己的子女都一辈子靠种甘蔗为生吗?我这一辈子,还能挣脱农村这个小圈子吗?”

  

  看着陷入自我怀疑中的唐尚郡,父母十分心疼,也并未责怪儿子,因为高中三年,亲眼看着儿子的刻苦付出,父母根本不忍心再打击儿子了。父亲安慰了唐尚郡,并告诉他不必在意。

  为了谋生,父亲送他去南宁市的一所技工学校学习手艺。

  进入技工学校后不久,唐尚郡依然难以忘怀高考的失利,经过良久的内心斗争与权衡,最终他决定,瞒着家人,偷偷的退学,用这笔学费回到钦州的高中补习,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复读。

  

  只是没想到,这一瞒就是七年。对于是否后悔长久的复读,唐尚郡回答道:“梦想总是驱使着我去做那些事。”

  第2次高考唐尚郡刚刚超过三本线几十分;第3次过了二本线,但分数不够高,选不到什么好学校。

  第4次终于比二本线高了不少,可以选个好点的二本,但是填志愿的时候却出了错,于是他选择再次复读。

  

  2014年,唐尚郡开始了第五次复读。在家人眼里,此时的唐尚郡刚刚参加工作一年。按照上一年的高考成绩,唐尚郡这次的复读不必交钱,学校还会另外给他每个月400块的补贴。

  为了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唐尚郡只能缩减自己的生活开支,每天就是吃白馒头配榨菜,中午吃最便宜的三块钱套餐。通过这样的省吃俭用,唐尚郡省出了一笔小钱。

  

  临近新年,其他学生都高高兴兴的收拾着东西准备跟父母团圆,但唐尚郡的心里却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因为按照正常时间来说,他名义上已经参加工作了,那回家就不能空着手。

  所以他去超市买了许多年货,准备应对亲戚朋友的各种询问。

  坐上回家的车后,唐尚珺的心情还是十分复杂,作为已经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他还需要给小妹发红包,捉襟见肘的唐尚郡为此暗暗发愁。

  

  回到家中,劳作的父母放下农具,一大家子终于坐到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关于自己的生活,他告诉父母,毕业后自己就进了南京的一家电脑城,1600一个月包住不包吃,还拿出了500块作为孝敬父母的过年红包。

  母亲一个劲儿的推脱着不要,但脸上的笑意却骗不了人,对于她来说,这是自己的儿子第一次孝顺自己,钱少情意重。

  

  交给母亲500之后,唐尚珺的手里就剩200了。年后有许多亲戚来家里吃饭,按照家乡的规矩,唐尚郡需要给家中的小辈发红包,全部发完之后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亲戚们也会关心唐尚郡的婚姻大事,说他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考虑一下婚姻大事,早点成家,这样父母也能早点安心。

  

  听着亲戚们的唠叨,唐尚郡热泪盈眶,他不知该如何开口向父母诉说,快30岁的自己,依然还在高中读书,根本无力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他只好连声安慰父母不用操心,自己会尽快安定下来。

  一天下午唐尚郡的表哥来访,一直抱怨着唐尚郡是不是因为混的好了,所以一年到头都不接自己的电话。

  

  又在晚上的酒桌上教育他,人不能忘本,不能进了城就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怎么连家里人的电话都不接。

  唐尚郡无言以对,之所以不接表哥的电话,是因为高中不让带手机,而且高三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里哪有时间去看手机接电话的。

  最后只能托词说自己以为是骚扰电话,结果又被表哥好一顿教训,唐尚郡只能连连道歉。

  

  之后各种亲戚朋友也都来打听唐尚郡的近况,唐尚郡实在没有心力应付,都以各种理由糊弄了过去。

  大年初七,唐尚郡就告别父母,准备回学校上课,但是对外却宣称自己是要回南宁上班。

  这个春节他过得又羞愧又充实,帮助父母把一年最重的活干完了,心中又藏着不能对所有人说的秘密,这时距离高考只剩下六个月。

  

  这一年是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增加了27万,总共939万人。唐尚郡能否穿过重重人海,拿到心仪的中国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呢?

  高考结束之后,唐尚郡准备先去打工,等查了成绩之后再回来填志愿填完之后继续回去打暑假工。

  查成绩的日子很快到了,他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输入准考证号码,紧张的等待着自己努力一年的成果。

  

  页面显示考试成绩分别为综合201分,总分563分。这个成绩很不错,足够去一个比较好的大学。

  在填报志愿的期间,西南政法大学的老师曾打电话询问唐尚郡的填报意向,西南政法大学同样是所名校,是政法教育中五院四系之一,在政法界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但是唐尚郡依然惦念着心中的中国科技大学,用自己目前正在谋生,无法上学为借口拒绝了,并且选择了再次复读。

  

  至此,唐尚郡已经复读五次,过了八年的高中生活了。

  2015年唐尚郡又一次踏上高考之路,这一次他接到了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吉林大学作为老牌985,综合实力十分强劲,但是因为调剂的专业不好,他依然选择继续复读。

  2016年唐尚郡开始了第七次复读之旅,这一次,这一次命运给他的回馈格外丰厚一点,他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老师们都替他高兴,但他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喜悦。

  

  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偏执的怪圈,又或者是多年复读的沉默成本让他不甘心,所以他再次选择了拒绝,准备为自己的中国科技大学之梦进行第八次高考。

  曾经同龄的朋友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唐尚郡却依然只是一个高中学生。班主任怕他继续选择复读白白错过大好时光。

  他坚持虽然精神可嘉,但人要学会变动,他都已经28岁了,难道还要再继续复读下去,难道要让人生永远卡在这一环节?

  

  再说中国政法大学是十分优秀的学校,专业也是唐尚郡自己选的。唐尚郡的班主任劝他放下执念。

  多番权衡之下,唐尚郡选择听从班主任的建议,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

  只是幸福还没开始,噩耗就突然降临,唐尚郡的父亲被查出来患有肺癌,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存活期。

  

  看到躺在病床上瘦骨嶙峋的父亲,唐尚郡奔溃的哭出声来。他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拿给家人看,并且坦白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并且自责道,如果自己能早一点出去打工,就能有经济能力为父亲治病了。

  看着陷入深深懊悔中的儿子,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表示很为他高兴,说自己很为他自豪,希望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更大的世界展示自己。

  

  母亲也宽慰他,既然考上了就去安心的读书吧,学校那么好,以后会更有成就的,自己也会替他好好照顾父亲。

  可是父亲昂贵的手术费是唐家人不可能筹到的巨款,即便砸锅卖铁,借遍亲戚朋友,也无法支撑父亲完整的化疗,唐尚郡对此十分心焦。

  此刻在唐尚郡眼里,什么都变得不太重要,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借着去北京读书的机会,唐尚郡带着父母一起出发,他想让父母也见识见识北京的繁华,两个一辈子在村里干活的老人吃了北京烤鸭,爬了长城,看了故宫,还去了北京的博物馆。

  孱弱的父亲母亲和唐尚郡相互搀扶依偎着,一起走遍北京的每一条小路。

  在儿子的陪伴下,唐父唐母都露出了十分开心的微笑,一家人都把这次旅行当做最后一次团圆。

  

  唐尚郡更是拼尽全力的希望每一分钟都能陪伴在父母左右,弥补曾经的缺憾。

  之后唐尚珺办理了助学贷款,他的父亲也开始化疗。如果结局就到这里,我们还可以勉强称赞一下他的精神,承认他为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但是后来一则广告映入唐尚郡的眼帘,某高中招高分复读生,还给两万块的补贴。

  

  为了给父亲治病,唐尚郡再次放弃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选择去那所高中复读。

  再次选择回去复读,唐尚郡把“奖学金”交给父亲治病,但父亲仍然在一年内离开了人世,而唐尚郡也一直在复读备考的路上。

  2017年,唐尚郡参加了人生中的第八次高考。这一次,他考了573分。2018年,第九次高考,619分。2019年。第十次高考,考上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这么多次考上再放弃,很多人都不明白唐尚郡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样的坚持也许已经算得上是病态了,尤其是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难道他希望父亲的悲剧再次在母亲身上上演吗?

  我们并不理解唐尚郡的内心到底是如何想的,多次复读到底是为了中国科技大学的梦想,还是只是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逃避世界?

  

  本着最朴素的思想,只能祝愿他早点成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跨进人生的下一阶段。

  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希望唐尚郡能够早日放下心中的执念,看清自己内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为以后每一步的人生路都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