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报名人数骤减,从近期本地辅警招录情况分析当前就业形势

  

  之前在分析全国范围内清理编外人员信息的时候,我就通过举例说明各地大批量招录辅警的真实信息,来反驳那些到处造发帖说各地清理编外人员的谣言。而在近期,我的家乡城市也开始了辅警招录,恰好有个本家亲戚也要报考辅警岗位,我作为长辈和地主,全程陪同了我的那个亲戚进行报名。

  报名地点在我们市的就业局的一楼,亲戚进去后,我就在门口等着,闲来无事我就特意观察了一下前来报名的孩子们,结果通过一上午的统计(我的那个亲戚今年7月份才能毕业,因为没有毕业证,所以公安局报名审核人员先请示了单位领导,后又联系亲戚所在学校的学籍部门核实,所以用的时间比较长),我发现今年的辅警招录形式不容乐观。

  因为之前工作的原因,我和公安部门有过比较密切的接触的,所以我知道实际上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的正规招聘过辅警了。这次我们市里招聘的辅警大概在200人左右,都是和市公安局签订辅警劳务合同,薪资和待遇都由市财政保障,相对那些由本单位或者下级政府保障的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来说,其待遇保障系数无疑更高。而我们市里上一次大规模招聘如此多辅警,还给与市财政保证待遇的情况还是2017年,当时大概招聘了260人左右。所以相对来说说,这次的辅警招录对很多待业或者工作不如意的年轻人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从我当天的观察和统计看,一上午大概两个小时左右,一共前来报名的男生女生一共在100人左右,而按照往年的惯例,上午几乎会集中全天80%的报名人数,而第一天几乎会集中报名总人数的40%到50%的人数,所以我推测本市今年的辅警报名人数大概就在200人-300人之间,很可能报名人数和招录岗位数量持平,或者报名人数比岗位略多一些。

  很多人可能会说,辅警岗位又没有招考比例限制,人数少也一样招录。事实确实是如此,而且对于今年报名参加辅警招录考试的年轻人来说,几乎只要报名就有80%以上的几率被录取,但我因为了解2017年那次的辅警招录情况,所以我认为这次的报名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记得2017年报名的第一天,一个上午就有将近400人参与报名,虽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因不符合条件被淘汰,但经过两天的报名,还是有六七百人成功报名,相比于260个辅警岗位,岗位开考比例大概是在1:3左右,而今年的比例大概是在1:1,这种对比效果特别明显,也让我不禁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比例差距这么大?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疫情过去后,各行各业的经济形势复苏,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有较高学历和专业能力的年轻人都有了更好的就业方向,而反观辅警职业,我们这里的辅警每月工资大概在2800元左右,相比而言确实很低。

  其次是因为经过几年的网络信息普及,很多人已经对辅警有了一个较为直观和真实的认知,辅警没有执法权,不能独立处理公民违法行为,在职业尊严上和民警比简直天差地别,而最直观的展现就是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上区别特别明显。我们这里的民警每年有3000元的服装购置费用,直白的说就是公费买警服装备,但辅警的衣服往往穿了几年都没换过,就是因为部门没有为辅警申请专门的购衣经费。所以久而久之,很多人通过亲戚朋友已经知道了辅警的真实情况,在有选择情况下,尽量是不会选择辅警职业的,毕竟辅警的职业前途并不明显,虽然国家一直在推进公安改革,也明确表示提高辅警待遇,但从当前的各地经济形势看,辅警改革短期内难见成效。很多有志于公安事业的年轻人,也因此对辅警岗位望而却步。

  第三则是因为人口外流,青年很多都留在了南方大城市,导致本地符合招录条件的青年人减少。我们这里的辅警招录要求最低也是大专以上学历,加之年龄限制,其实最主要的招录对象就是大学毕业生和退伍军人,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其实都是在抢夺人才、抢夺人口,所以本地的辅警招录其实就是在和全国各地抢夺青壮年,而我们作为北方的五线甚至是六线城市,我们的优势只有离家近,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不太吸引人。别说是辅警岗位,就是很多公务员、事业编的岗位招录的年轻才俊,在感受到未来发展瓶颈后也有很多人毅然决然的离开,这就是北方的一个现状。

  所以当前辅警招录减少,表面看是因为国家经济复苏,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但实际上却是因为北方总体经济下行,让年轻人对北方地区发展未来看低的一种表现。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是最敏感的经济体制,而年轻人就业选择也往往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兴衰,区域经济未来被看好,就会有很多资金和人才涌入,当看不到未来发展方向或感觉发展会受阻碍就会及时离开。

  所以对于本地本省的政府部门,如果加快资金引入发展本地特色经济,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