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济宁新闻网讯 常为义善之举、常做有益之事,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把志愿服务作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凝聚文明向善力量,助推济宁市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文明有礼、修养有素、甘于奉献的住房公积金团队,厚植文明新风,共筑幸福济宁。

  

  亮明身份,做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者。一名党(团)员就是一面旗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直接服务群众,是为民服务的第一线,其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让办事群众到住房公积金每个办事窗口都能找到家的温馨感觉,让办事顺心、开心?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系统党员、团员中率先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主题活动,切实改善工作作风,激发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

  

  组建队伍,做弘扬文明新风的引领者。中心党组高度重视青年学习和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行业创建,以服务窗口45周岁以下青年干部为主体,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19个,共计102人。团员青年、党员干部走上街道、社区、企业园区宣传住房公积金政策。中心还深入挖掘古代乐善好施、扶弱济困、守望相助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时代价值,提炼出蕴含着与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息息相关的思想文化资源,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公益慈善队、心理疏导队、文化展演队4支特色队伍,建立“文明+社会担当”、“文明+优质服务”团队和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主题活动80余场,凝聚了“走在前、开新局”的强大合力。

  

  立足岗位,做志愿服务行动的实践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中心党组弘扬人本文化、服务文化,彰显社会担当、树立美德公积金人社会形象,在济宁市市直部门单位建成“红帆驿站”。红色驿站以“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为目标,确立了“N服务”模式,即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便民服务等,将服务职能和范围最大化。

  

  儒学修身,做崇德向善新风的弘扬者。中心党组发挥儒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持儒学修身,崇德向善,以“儒学修身行动”为载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党员儒学修身个融入行动”。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诵读国学经典”、“公益520贴心服务在身边”、“传统文化之我见”比赛和领悟、体悟、感悟大交流、大比武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党员队伍建设,让党员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让党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