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遥寄相思,幸“洑”从家出发|一场传统文化与洑家美景不期而遇的盛宴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2023年4月1日,由溧阳市文明办、溧阳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社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团委、妇联承办的清明遥寄相思,幸“洑”从家出发——家庭文明建设主题活动在社渚镇洑家村举行,让大家在赏花、祭扫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进一步增强亲子关系!

  活动现场,带队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随后为大家介绍了今天整个活动的流程。

  

  动与静—体会投壶之乐

  投壶作为古代君子六艺之一“射”礼的演变和延续,历史悠久,是传承千年的清明节项目。孩子和家长们在古法投壶的活动中体会到了传统运动项目的乐趣。

  

  合与思—感受合作与竞争之趣

  紧接着,在“水果连连看”这一亲子活动中,小朋友和家长们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在紧张的比赛中不断增强亲子之间的默契!

  

  文与诗-朗读中国诗词之美

  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小朋友和家长们配合默契,用高亢的声音朗诵与清明有关的诗词,表达对节日的理解,传递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花与美—共享与时俱进的爱与怀念

  “芳草绿野细雨纷,又是清明哀思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祭扫”的倡导,传统的烧纸钱、放鞭炮等方式已悄然发生转变。今天家长带领孩子们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制作代表哀思的手工花,响应移风易俗,让文明之花开遍社渚。

  

  春和希望——放飞春之喜悦

  放风筝作为清明习俗之一,流传已久。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孩子和家长们在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洑家村一起制作专属于自己的风筝。迎着初春的风,放飞了属于自己的五颜六色的梦想,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清明初春记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社渚镇通过将传统游戏与诗词朗诵、放飞纸鸢等活动相结合,给孩子和家长们构建了一个舒适、有趣的活动环境,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在美好的春天里,带领孩子们与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不期而遇。

  (史冠琳)

  审核:潘瑞凯

  责任编辑:徐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