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4个重点(培育)学科!就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砥砺前行 共创未来 ·

  近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2年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名单,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4个学科榜上有名,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获评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心胸外科、老年医学科获评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

  据悉,广西医疗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科的管理保障、资源配置及使用情况、人才梯队建设、临床绩效(医疗质量、社会效益、优势项目、新技术新项目)、科研状况、教学水平等指标,评审专家组对各医院申报的学科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全面审查评分,根据得分情况选出重点学科或重点培育学科。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度重视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老年医学科的建设发展,经过多年的强基固本、苦练内功,逐步形成了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医、教、研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科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得到了广大患者和评审专家的认可。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这4个学科的概况。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成立于1984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首批国家神经介入中心建设单位、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西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联盟成员单位协作单位、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卫健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肩负着桂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护理、康复的重任。

  科室目前设有神经内科普通病区、神经重症病区、神经电生理检查室、神经科学实验室及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科室现有医生、护士、科研人员8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0多人,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近20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医生和科研人员30多人,有多人曾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访问学习。近3年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近20项,获得广西青年科技奖1项,桂林市科技进步奖多项,专利7项,成果推广2项,发表SCI论文近30篇,开展国内、区内领先技术共计20多项。

  科室配备有先进的呼吸机、监护仪、神经康复治疗仪、全数字化多功能脑电图仪、视频脑电图仪、经颅多普勒等各种检查、治疗、抢救及康复设备。

  科室在广西较早开展神经介入工作,在神经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能独立开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取栓等高难度的脑血管介入手术,在2022年全国神经介入中心评比中获得优秀。科室亚临床专业发展日趋完善,目前有脑血管病组、神经介入组、癫痫组、神经重症组、神经变性与遗传疾病组、痴呆与认知障碍组、神经电生理组。各组均配备较好的专业团队,能够诊治如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癫痫、头痛、眩晕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帕金森氏病、痴呆症、颅神经损害、脊髓疾病、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中神经介入、神经遗传性疾病的诊治处于广西领先水平,在桂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桂北地区诊疗规模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是广西胃癌早诊早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西京消化病医院桂林整合医学中心。

  目前,科室共有医护人员6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0多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近10人;医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4人获医学博士学位,3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

  得益于高校附属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协同发展,近10年,消化内科汪丽燕、李滨两任主任把握了消化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在前辈们打下的基础上,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紧跟胃肠、肝胆及胰腺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前沿,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广西中部、北部、东部及湖南、贵州、广东临近桂林的市、县广大患者的信赖。

  消化内科开展各项国内先进水平的消化内镜下治疗技术,包括:内镜下全层切除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等微创治疗技术,并在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内镜下胰胆管取石术、内镜早癌黏膜下剥离术、消化管金属支架置入术、消化道早癌筛查等多项技术上保持广西消化领域的领先水平

  消化内科还有其他特色技术,如小肠镜、内镜下逆行阑尾灌洗术、内镜下内痔治疗、内镜下激光光动力治疗消化道管腔恶性肿瘤等治疗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理念,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

  消化内科根据学科特点,利用地区中心优势,广泛开展一些重大疾病如消化道肿瘤及肝胆胰疾病、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研究。2021年,消化内科在科研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汪丽燕教授科研团队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汪丽燕教授、李滨教授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

  消化内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厅级立项课题近20项,发表SCI论文近20篇,其中汪丽燕教授和李滨教授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内科学》已成为全国精品课系列教材,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桂医附院消化内科是桂林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桂林市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承担本地区及区内消化内镜质量控制、消化专科继续教育及业务培训的重任,并对周边及基层医院进行帮扶和指导,努力提高桂北地区消化内科医生的诊治水平,让患者得到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心胸外科

  心胸外科包括心脏大血管外科和胸外科。

  心脏大血管外科是桂林市重点学科,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救治定点机构,美国路易斯维尔爱加倍基金会先心病救助定点专科,是桂北地区心脏大血管疾病的主要诊疗基地。目前已形成较合理的亚专科人才梯队,具备心血管诊治先进理念及技术治疗疑难危重病种的能力。近三年开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手术;能够完成各种急、危重心血管病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术后支持等诊疗活动;能够提供大血管深低温停循环等的体外循环配合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短期人工心肺支持技术;能够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各种特殊器官支持治疗。

  科室将以成为广西重点培育学科为契机,利用前期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和技术优势,提升学科能力与层次,力争将科室建成桂北地区心脏外科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中心,建立心脏外科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少见病的诊治转运平台,为本区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胸外科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逐步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在胸部肿瘤、胸外伤、胸部介入及疑难病的诊治水平在全区综合性医院胸外科中处于领先地位。

  科室近年来致力于微创胸外科技术的发展,常规开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及肺癌根治,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及纵隔肿瘤切除,纵隔镜下淋巴结清扫,在广西率先开展全胸腔镜肺癌根治、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ECMO下气管肿瘤切除及隆突重建、单孔腔镜肺叶及肺段手术、胸腔镜下剑突下双拉钩胸骨抬高扩大胸腺切除术,拓展了手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优势,并与国内多家胸外科中心建立了密切的协作交流。

  同时,科室在重症肌无力的综合治疗、复杂纵隔肿瘤、肺癌和食管癌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的综合治疗中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老年医学科

  老年医学科始建于1986年,前身为老干部病房,1996年更名为老年病科,目前已发展为集老年性疾病预防、治疗、护理、保健、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单位,也是广西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

  在临床诊疗方面,该科医师既有老年病科的全面知识,在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每个医生在老年神经系统、老年心血管系统、老年内分泌代谢系统、老年消化系统以及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等亚专业方向各有专长,具备了“一专多能”的全科医生优势,为广大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护理团队擅长老年综合评估及护理干预、老年健康保健、居家护理,在多病共存及长期卧床、高龄老人的护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科室将以成为广西临床重点培育学科为契机,将科室打造成桂北地区集老年常见病诊疗、老年健康管理、老年心理咨询以及老年健康护理为一体,技术特色鲜明的老年疾病诊疗中心。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发展,并通过绩效改革,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已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项(神经内科、麻醉科);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神经系统疾病、胃癌早诊早治);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7个(儿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重点培育学科9个(心血管内科、麻醉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产科、生殖医学科、心胸外科、老年医学科);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及重点建设、培育专科25个(肾内科、儿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护理、消化内科、产科、内分泌科、妇科、血液内科、皮肤科、核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创伤外科、老年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风湿免疫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

  一批一批学科、专科通过国家卫健委、自治区卫健委的评审、认定,充分体现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这些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快速提升,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专科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来源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