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二中校长周飞荐书《艺术的故事》

  原标题:曹杨二中校长周飞荐书《艺术的故事》

  今天荐书的校长是曹杨二中校长周飞,他推荐的书是《艺术的故事》,作者,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生于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秩序感》《象征的图像》等。贡布里希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

  以下,为周飞校长的荐书辞:

  今天我推荐给大家的是: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名著《艺术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期间有大块的阅读时间,也许我是没有勇气拿起这本六百多页的大部头,但没想到的是,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种久违的充满快感的阅读体验,我还要追溯到读《战争与和平》的少年时光。

  这种阅读快感首先来源于它的浅近易懂,这本书是为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而写,同时作者也是诗人、语言大师,全书没有故作高深,而是通过朴素隽永的语言,让理论的深度在细腻的笔致中栩栩而出;将艺术史浓缩为一个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走入美的世界。

  不仅如此,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审美视野的拓展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大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全书贯穿了一条主线,即人类艺术史始终聚焦于如何处理“所见”与 “所知”,古往今来所有的艺术家都想解决绘画的一个基本悖论:如何在一个平面上表现深度,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与回应诞生了无数的艺术流派和大师巨匠。

  古代埃及人的艺术以知识为基础,所以“画你所知”;

  而希腊人则开始使用自己的眼睛,探索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的艺术是“画你所见”。

  十九世纪摄影术的横空出世,标志着绘画记录的意义末日降临,因此印象派应运而生,他们不再有耐心在画室里精雕细琢他们“知道”的形象,而是把画架搬到户外,搬到光线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中忠实记录他们“看到”的一切。

  保罗·塞尚之所以成为“现代艺术之父”,就是因为他创造性地平衡了画面的深度感与色彩的鲜艳性,因而他的作品既有学院派的立体感、秩序感,又有印象派的光彩夺目。

  梵高和毕加索则各有侧重:前者有意识地抛弃“模仿自然”,用色彩和形状去表达敏锐的感觉和炽热的情绪;后者则一定程度回归所谓埃及人的原则,从最能表现物体独特形式的角度去描绘对象,因此两者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作者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帮助我们把以往零碎的知识贯穿起来,将艺术史一览无余。《艺术的故事》被尊为艺术史的“圣经”,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能帮助你认识这个世界。贡布里希在书中这样说到,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以真诚、开放、温柔的眼光看待世界。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面对快速变化的未知世界,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就是极其宝贵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正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如果您意犹未尽,想横向拓展,我推荐正在读的《詹森艺术史》,里面有许多丰富而有趣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细节;如果想纵向贯通,我推荐威尔·贡培兹的《现代艺术150年》,能够很好弥补上此书写作时未及展开的缺憾。

  大家也许不知道,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曹杨二中刚刚建成的博雅学习中心,它正是借鉴了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而设计的,老师们喜欢在这里上课,同学们喜欢在这里活动,这里已经成为学校新地标,这就是艺术的力量!美的力量!我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这种力量!谢谢!

  让我们一起走近艺术、感受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