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心不一定能搞好教育

  人们都说搞教育的人要有爱心,没有爱心不可能搞好教育。当然,这种观点比较偏颇,毕竟人不可能只有爱,有爱必有恨,这是辩证存在的事实。有爱心可以搞教育,但是并不一定能搞好教育。

  

  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并非其他行业的规律可比。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文化培养,道德培养,价值观的培养,习惯的培养等。老师教育学生天经地义,这种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有爱心,而不是看谁都不顺眼。没有爱心的人做教育简直就是受罪,要是顺着自己的性子来,学生们就要受委屈,要是顺着学生的性子来,自己就不高兴。要维持折中的做法,双方都不高兴。要是有爱心,可以看着孩子像自家的孩子一样,喜欢他们,到他们中间去,和他们平等交流,促进他们自由发展。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并非所有的教育现状。老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家里的事要做好,照顾孩子、老人,还得按时按点到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寄宿制学校的老师还得住校,整天不得闲。他们都有爱心,只不过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式教育中被消磨殆尽,有的变得严厉起来,有的变得佛系了,有的变得只求评职,求功名,而不求教学效果,而大部分老师都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认真教学。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教书和育人是同时进行的。

  育人就像培育树苗,挖坑,种树,浇水,经常看看,要是小树长歪了,就要用木头绑住,扶正了,要是小树的树枝太多,都长到路上来了,阻挡行人了,植树人就要拿刀砍下一部分树枝,让出道路空间。总的思想是让小树健康茁壮成长,也就是说,总的心态是爱心,而不是恨铁不成钢。由爱生恨也是可能的,看到别人家的小树茁壮成长,而自家小树却长得歪歪斜斜,怎么能不因嫉妒而生恨呢?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生活习惯都要负责。从“领进门”的一刻开始,老师就要经常照顾学生,给他们讲知识,讲文化,要是学生学了坏习惯,偷着抽烟、喝酒、打架、骂人等,老师就要及时批评教育,还有必要和家长一起批评教育,而这个时候的严厉和爱心表现完全不一样,但出发点是爱心,是希望学生学好,而不是任由其发展。老师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有教育专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除了学习习惯,就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等,有了好习惯,学生会受益终生,没有好习惯,养成了坏习惯,就会贻害无穷。要是老师看到别的班的孩子成绩比较好,而自己班里学生成绩不好,甚至差距过大,就会找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谈话,既有批评,又有鼓励,算是一种督促吧。当然,前提条件仍然是爱心而不是嫉妒。只是,当老师不耐烦的时候,爱心就会转化为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变得严厉起来,没有什么通融的可能了。

  

  古人讲“严师出高徒”,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求严格的老师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而只是提倡爱心教育的老师,并不一定能让大多数孩子成材。当然,这种说法有些绝对,只是看到了严格的作用和爱心的作用,比较单一,没有结合起来看待。荀子在《劝学》中写道:“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君子,不会每天反省自己,就要靠老师来督促了。老师督促的时候出发点是好的,是培育树苗一样的爱心,只是要变得严厉,才能让学生知道规矩在哪里,要是始终都是慈母般的爱,并不一定能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反而会惯下坏毛病。也就是说,老师既要有菩萨低眉的慈悲心肠,又要有金刚怒目的严厉心态,两者结合使用,一味以爱心来教育,就会变得温文尔雅,变得柔弱起来,以至于一些顽劣的孩子不服管教,也就伤了老师的爱心。要是有金刚怒目的严厉,从入门开始,就让学生懂得规矩,懂得礼仪道德,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培养出好习惯,而不会经常在爱心泛滥的情况下屡屡犯错。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劝学》中写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老师应该具备爱心,但只是具备爱心并不能搞好教育,需要理解教育教学日积月累的规律,结合严格的规范,才能让孩子在成长中培养好习惯。就像严父和慈母一样,老师一身而二任,不能只是爱心泛滥,也不能只是严厉过头。选取恰当时机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