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 李旭访谈|“鸣”师高途,“旭”说人生

  时间进入七月,一批高校毕业生告别校园,做出人生新选择。教育部统计,2021年国内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预测2022年更将突破1000万人。同时,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这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到了普及化阶段。

  身处其中的毕业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普惠,但也面临本科文凭“含金量”不再的状况。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377万人,相较2017年增长46.7%。另一边,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超过了157万。

  “任何时代都会有内部竞争。”教授考研英语多年,目前于教育平台高途授课的李旭,见证了来自考场的激烈竞争,“生命是定长的,每个阶段都时间有限,迫使每个人在单位时间内不断变得更好,整个社会才能进步。”

  在运动场上,竞争更是唯一的主题。在篮球教练杨鸣看来,这更要求运动员学会正视比拼、接受胜败,无论起落都打起应战姿态。

  在充满竞争的赛道中,不断向前攀登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高途考研主讲老师李旭和篮球教练杨鸣,以“两个赛场,两种教师”为主题展开对谈。一位教师,一位教练;一个带领学生奋战在考场,一个指导球员打拼在球场。两人都在充满竞争的赛道中,担当后辈的培养者与引导者,让年轻人在他们的观点与经历中寻找借鉴。

  ·不灭的理想,永恒的动力

  在竞技体育里,目标始终明确。

  “最耀眼的明珠,就是冠军。”篮球教练杨鸣说。对冠军的向往,凝聚起一支球队的信念,支撑所有成员聚焦目标,心无杂念地练习。

  这样的专一也贯穿在杨鸣的经历中。出生于体育家庭,自小学时初次接触篮球,杨鸣便将篮球视为职业方向。从2000年起,他为辽宁省队效力19年,退役后又成为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教练之一。从和队友们一起打球夺冠,到带队继续争夺冠军,追寻始终如一。

  能够早早确定下方向,并持续为之努力的人是幸福的。但对更多人而言,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确定一个终极理想很难,转换目标更为常见。而正是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构建出层层向上的阶梯。

  李旭的经验便是如此,他从不吝惜随时调整方向,但对小目标的专一也贯穿在每个阶段中。“我看见这个机会就干了,反正不行再说。”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由电台播音员转为老师,从少儿英语、四六级再到考研英语,从线下大班课到线上直播课,李旭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转型和进阶。

  “让自己不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是他现阶段的目标。为了在业内保持领先,他需要时时更新最前沿的教学方法、思维方式。

  这样的理想没有明确的认可,一直动态变化,似乎触不可及。“对我们特别有价值的,是没有完成的那部分。”李旭认为,正是因为不一定能够达到,才能称之为理想,才能树立指引。

  ·在巨人肩膀上,练就向上方法论

  要抵达彼岸,脚踏实地必不可少。但埋首划桨未必明智,正确的路线、合适的工具、科学的计划甚至健康的体魄,种种因素都在不同维度上影响目标实现。

  前人总结的方法论已经打好了一定基础。善于收集与总结经验,并在充分吸收和实践后,根据个性情况调整与补充,才能磨炼出利于执行的武器。

  作为年轻教练,杨鸣比起其他老教练资历尚浅,他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弥补差距。 “过去一盘录像带就是全部资料,现在所有战术分析,战术区分特点、左手右手哪个区域得分多少,一晚上就能全部出来。” 在运动员兼助理教练时,他便开始和当时经验丰富的球队指导学习。

  在接受前辈训练的同时,对于球员来说,杨鸣也是指导。身份的转换,在他心中增加了“为人师”的责任。除了熬夜研究比赛录像,他学着揣摩开会话术、讲解思路和熟悉每个球员的个性、技术等等。

  在李旭看来,这也是一种老师应有的共通职能:把经验传达给后来的孩子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知识与技能跟随时代进步,为了履行好教师的角色,李旭总是规训自己即时补充。他现在甚至学习了后期制作的技能,来辅助自己在荧幕上呈现出更好的表现。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教育业是202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本科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就业的比例五年来增加了3.3%。其中,在线教育的大规模兴起,满足了全民学习的高涨需求,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行业也在呼唤更多高素质老师,输出学生所需的知识。

  转型到线上授课后,李旭选择加入高途。技术和人才的加成,让在线教育平台能让学生以较低的门槛,接触到精品课程资源和优秀教师团队等稀缺资源。在语言、考研、公考、金融等不同学科领域,平均一线教学经验10年以上的主讲老师输出多年积累的教学方法,精准把握重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征途无止境,陪伴抵抗孤独

  不论一帆风顺还是跌宕起伏,都是生活常态。对情绪的把控,对压力的应对,考验着人们的决心和信心。

  杨鸣看到过很多昙花一现的球员,出道时得到众人热捧,遇到困难后,却一下子沉寂了。“抗压能力不强,应对挫折时没有积极的心态,一旦觉得自己不行了,状态就越来越往下。”他总结道。

  追逐理想的过程是孤独的。教练的“师者”一面,让杨鸣担当起培养球员的责任,关注球员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成长。

  及时的谈话与沟通必不可少,但杨鸣也会注意教育方法,尽量把情绪在训练场上消化掉,不让压力进入球员生活。关键在于,让球员感受到教练对自己的信任,收到希望的信息。

  这也是李旭所体会到的,与学生之间的关联所在。他时常能在学生中共情到“孤独”:大四备考,有的室友找到工作,有的室友每天玩乐,自己在寝室里格格不入;有人边工作边考研,面临双重压力;有人选择跨专业、跨学校考试,身边几乎没有可交流的伙伴……

  “作为老师,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拼搏过程中,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李旭体会到,自己多鼓励几句话很容易,但对学生而言,就像是“极其寒冷时候的一点火花,温暖他的心”。

  在高途,李旭这样的主讲老师在课堂中凭借历练为学生鼓劲。而在“双师辅导”模式下,提供实时在线答疑的辅导老师,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辅导到练习批改等环节全程伴学,对学生的状态与进度了解深入,给予他们关怀与陪伴。而这些辅导老师在招聘时从名牌大学筛选,录用比例仅为5%。

  在种种障碍与同辈压力下,信念容易动摇。李旭试图让学生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尽管在低潮时,人们对这一点充满质疑。他常用墨菲定理的“反面”来说服——人的大脑会提前预设情况,不自觉地按照预设前进。如果抱有乐观的设想,为此付出行动,事态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并不是所有努力都能获得回报,并不是每支箭都能完美射中靶心。但这未必代表失败。“成功是动态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只要能自洽就行。”李旭说。

  如同野生动物在食物链中求得生存,人类在社会中无法避免竞争。但正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对人的评判标准不止生存一个维度。在李旭看来,只要在该努力的时候尽全力,每个人都是成功者。“人生的每一步都有用,会在未来某一刻体现出来,尽管会延迟5年、10年甚至更久。”

  过去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考生不再只为一张文凭而自我升级。他们或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兴趣,或是想在科研道路上深入,这些目标都不能用一个考试结果来衡量。

  变得更好的征程,不容易。但无论处于什么境遇,始终不变的是进取的决心。正如成人教育品牌高途所倡导的理念“人生向上有高途”——对理想的向往下,学习永无止境,我们借鉴、总结并实践方法,伴随着导师的指引和伙伴的激励,寻求向上攀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