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双减时代,“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能否独当一面?
“双减”政策落地一个月了,亟待转型的除了培训机构,还有一直以来作为补课“金主”的家长:有人试图寻找其他的补课途径,有人把目光转向素质教育培训,有人决心开始家庭教育“自鸡”……
线下受到冲击比较大,有些着急的家长就使劲儿找线上,结果发现线上的风险也很大。
还有一些聪明的家长注意到了“双减”政策中的一个细节——
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
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这个很好理解,总不能把孩子校外学科补习的后路全给堵死了。所以官方给指了一条正路,大概意思就是“国家采购课后的学科学习,并以公益的方式给出去”。
实际上这些官方资源一直有,除了众所周知的“学习强国”,还有去年疫情期间上线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使用。
“收藏级”学习云平台上线 水平也仅供收藏?
按照官方的口径,这个平台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主要学科课程学习资源,以微课视频为主要形式;
中学微课时长为20-25分钟、小学微课时长为15-20分钟,符合网上学习特点及视力保护的需求;
采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大屏”的形式,最大限度还原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复现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契合中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和需求。
如果你也关注了一些亲子教育自媒体,会发现这个平台在今年暑假备受推崇。
我们又调查了一圈身边的家长朋友,有北上广大城市的,也有三四五六七八线的,得到的结论却大多是“没听过”、“哦是吗你不说我还不知道”,以及类似下图的良莠不齐的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们的反应似乎更符合那些自媒体标题中的四个字“适合收藏”。
我可以收藏,先收藏着,反正不要钱,但未必会持续使用,甚至未必会想起来看。
我们打开这个网站试用了一下,平台上的课程覆盖了全学科全年级
讲课的主要是北京各名校的名师,正牌的“海淀名师”:
每节课还有对应的练习可以下载:
是不是有点儿去年疫情期间“空中课堂”那味儿了?
正宗、规范、务实……
在疫情严重的时刻,这样的产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内容不断复制,作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服务”的标杆,够不够呢?或者说,通过这样的免费产品去跟线上机构battle,到底有没有把握赢呢?
我们在试听了几节课后,得出最大的感受是:作为标杆,或许不够,可能会赢,但没把握。
家长眼中“云平台”的三大软肋
根据家长群体的反馈,这个平台的槽点主要落在三个方面:
1、内容不全资料少,很多省份课程内容不适用。
2、授课方式古板笼统,孩子听不进去,宁可自己读教材。
3、内容浅显,没有实战价值,只能当预习材料用。
如果说第一个槽点“内容不全”还可以通过查漏补缺迅速优化,那么第二点和第三点,则实实在在地戳中了这个平台的痛处。
授课方式古板这一点,本质上可以归因为互动性、趣味性差。低年级孩子的家长表示,这样的平台内容,不拿戒尺盯着孩子看,孩子早跑了。之前选择的那些线上机构网课,是因为他们的互动答题奖励、故事化的授课方式,可以调动孩子听课的意愿。
为了做出更直观的对比,我们还专门采访了一位曾在某线上机构授课的语文老师,给她看了一节云平台上的六年级语文课。也就看了不到五分钟,机构老师立刻挑出一堆毛病:授课语速太慢,至少要1.5倍速、核心词需要多次向学生callback、PPT上的字要减少50%,页数可以多一些,需要适当加一些动效,不然怎么能吸引看惯了高清资源的孩子……
关于“互动性差”这点,我们不妨参考另一份官方文件里的原话——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网络课堂具有操作简易、低成本、可复听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互动性差、浸入感低等问题。既往研究发现,知识获取、自我表现预期、同行/社会压力以及对于网课的娱乐性预期都会影响民众对于网络课堂的态度。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娱乐性和互动性是提升学习效果非常重要的方面,未来的网络课堂设计应该考虑在情景化和互动性上进行提升。……”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青少年蓝皮书)》
当然,这里的互动性不仅仅指向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云平台这款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下面这个网友的反应就能代表一部分用户的心声——
至于第三点“内容浅显,没有实战价值”,我们这里不好过多展开。鉴于这是个面向全国的学习平台,每个地区的课程质量标准根本无法统一。而唯一用来化解知识结构参差的方法,就是利用短板效应,摘出那些最基础的课程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提高补充的内容。
国家初衷是好的。但不得不承认,学习需求是分阶段的。有的需要补差,有的需要培优,不能一概而论。在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也要给那些想提升的学生一个合理合规的渠道。
开设一门优质的线上课,真没那么简单
巧合的是,就在我们这篇稿子写就的当天(8月26日),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遴选,部级精品课将纳入云平台优质课程资源,还给出了评价指标。
官方文件是这样说的:“
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教育部将建立健全云平台优质课程资源遴选更新机制,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云平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提供支持服务。”
这个事情初衷是好的。然而,有过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们应该了解,线上和线下,很难互相取代。线下有线下的规矩,线上有线上的方法。
不少公立学校老师忙活的,仅仅是“录一档上课的节目”——其实,那只是线上教育诸多环节中的一部分。
也有一些学校做补充,“直播答疑”,大家在一个视频聊天室里互动——这当然是个不错的主意,肯定也有作用,但还不够。
如果稍微了解一下专业线上机构的做法,大家就能明白,机构但凡开线上课,都会做这样四件事:
第一个是授课平台的搭建。
这个平台搭建需要多少技术工种?需要多久?需要花多少钱?如何匹配课件?——没有做过线上教培的人恐怕很难理解
第二个是平衡学员数量。
你会发现一般线上机构主打的都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少。原因很简单,老师没办法留意到每个学生,无法确认每个学生都在听课;每个学生的发言互动时间不足,可能一堂课都回答不了一个问题,更容易走神。
如果是大班课,学生人数多,就更需要生动的课程内容+各类智能教辅系统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课程,直接参与、答题。并且,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知识图谱,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更客观地反馈给老师,上课有没有走神、哪里知识点薄弱、学习进步了多少,一目了然。
第三个是课程内容的趣味。
像“科普网红”李永乐,为什么他们的网课内容会那么受欢迎?三个词总结:干货,趣味,贴切。特别是他设计的线上课程,会比线下课程更注重贴合一些奇闻异事。比如炒股热,他就套用“炒股为什么赚小亏大”讲数学、金融学。再比如南方水灾,李永乐老师通过所谓“百年一遇”的灾难讲概率学。
看惯了这样有趣的线上课程,让孩子转去看枯燥的“念经”视频,怎么能学得进去?
第四个是互动模式的平等。
为什么“直播答疑”不够好?低头看看你的活跃微信群就知道了——
特别爱说话爱提问的就是那么几个人,然后整个屏幕刷得飞快,那些相对内向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压根不说话。最后你可能回答了A二十个问题,但还有二十个人连话都没说。两极分化越来越大。
各个机构的解决方案是“重反馈机制”:例如,孩子上完课,一个学习成果链接就发到家长手里了:哪道题做得好,哪个知识点没巩固,都有一张表或者说明。
这些都是线上机构已经摸索出来的现成方法论,如果官方能灵活借鉴、妥善改进,那才是事半功倍,而不是停留在“录制-观看”的老路上。
我们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东西,也得让老师在最擅长的领域保留几分气力。
更开放、更包容的“云平台”,才会更受欢迎
话又说回来,未来像“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这样的平台、以及平台里的资源一定会越来越多,家长也会“认真收藏”,毕竟官方平台是真的不收钱。
但是,广大家长的需求不可能停留在“免费”上。而不够市场化的免费属性,也是对平台的一种牵制。
0元学50分的产品,和100元学70分的产品,人们往往还是选择后者。因为时间和效率是无价的隐性成本。
《经济日报》曾就双减风暴下培训机构的转型发表过一篇评论,还曾被教育部网站全文转载。里面点睛的一句话是:当前教育技术创新与新业态、新模式融合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
文章还指出,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一些线上培训机构,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探索成果,应当将业务从面向学生转向面向学校,从服务校外转向服务校内,为校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系统、教师作业批改系统、学情分析诊断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师生个性化匹配系统等。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为优质教育技术进入校园提供更多路径,发挥校外培训机构在科技赋能教育方面的优势,促进校内提升教学效率、创新学习方式、提高教育体验。
希望这不是一纸空文。此前一些线上教育平台的优质课程,已经在网络云平台上线,但双减政策后,所有外部课程都被屏蔽了,只有少部分此前收藏过课程的学生,还能继续使用。
毕竟在后“双减”时代,建立质量标准、提升教学互动水平,必要时引进外部优质课程,是对这个官方平台更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