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漫谈(一)—素质教育的前世今生

1、素质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2、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对应的是应试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应试教育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科举制度初期在选拔人才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的内容越来越集中,隋炀帝时开考十科,唐朝的考试科目也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儒家经典)、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科举的考试从最初对学子能力的全面考核演变为只考核儒家经典,考试的模式也固定为八股文,学子们为了适应科举的考试只能拼命练习八股文,这是中国最早的应试教育。

国内现在的应试教育来源于高考制度,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高考成为千万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高考成为所有学习活动的指挥棒,高考成绩成为所有高中学校的主要指标,高中的学习完全是以高考的考试为中心,为了取得好的高考成绩,学校必须将所有高考考试学科作为重点,同时,考试技变得比能力、知识更为重要。这一现象由高中学校一步步蔓延至初中、小学。

应试教育虽然在选拔人才的公平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中考、高考的选拔制度,导致了无数的学生终日埋头于题海,学生被培养成了考试机器,其能力培养被忽视,也形成了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实。

3、 国内现代素质教育的历史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中国大体上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了。素质教育的提出一开始只是一个口号,开始还很模糊,主要是针对当时教育体系改造而提出的。因为当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应付考试偏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应试教育,不过一开始叫做升学教育,素质教育就是针对片面的升学教育而提出的。

198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中共十三大报告中,都强调“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1985-1993年,是素质教育的酝酿讨论的8年,这个阶段,素质教育代表的一个时代的方向,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而渐渐形成的,正是在讨论形成相当多的共识之后,素质教育才能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要抓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区,素质教育概念正式提出。

1994-1998年是素质教育的试验和探索阶段,主要是在全国各地抓素质教育教改实验区,1995年湖南汨罗的现场会和1997年山东烟台的现场会,形成了若干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

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召开,标志素质教育进入第三阶段。这大会的主题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课程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核心和关键作用。

第三次全教会之后,素质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还是不理想,虽然各地在素质教育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应试教育的模式就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