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育界的老师说:“吼孩子会导致孩子永久性脑损伤”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说哈佛大学教育界的老师曾经说过:“吼孩子会导致孩子永久性脑损伤”。

  长期的语言暴力会导致大脑的海马体萎缩,这是有研究支撑的,海马体负责的是情绪记忆,所以越吼孩子,孩子看起来就会越笨。

  孩子的大脑要想高速运转需要的是感觉到环境的安全,如何孩子感觉到的是暴力、威胁、恐惧,他的大脑就会直接关机,不转了,相当于你把计算机的电源给关掉了。

  先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爱,先保证孩子的这个大脑计算机能正常运转,这个时候你讲的孩子才能听进去。

  吼孩子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因为低龄的孩子父母就是他眼中最权威、最信任的人,父母说什么孩子就信什么。

  你吼的时候,往往会口不择言,会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比如:你好笨、你好懒,我怎么生了你这样一个孩子。

  这些话说多了,就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孩子就默认了我笨、我懒、我没有是我爸妈给我说的,相当于父母把孩子给催眠了,这可能就是他未来堕落的一个源头。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候孩子会不断地触碰我们的底线,当孩子触碰了我们的底线,我有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吼骂或者体罚。

  那当孩子违反了规则我们屡次对孩子提出警告孩子不听时,我们该如何来引导孩子呢?

  第一,邀请孩子来帮忙。

  比如:有一次我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已经把超市货架的货物都碰撞掉了。

  我三番五次的对孩子讲,不让他跑了,孩子就是充耳不闻,这个时候我就告诉孩子,让孩子帮我去找存放巧克力的货架,我要买德芙巧克力。

  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巧克力上面,很高兴的去找巧克力货架在哪里。

  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我又让孩子去找茄子,孩子又非常高兴的去了,这样我们很愉快的就完成了这次购物而没有由于吼叫孩子让孩子哭闹,闹得都不愉快。

  在邀请孩子帮忙时要注意传递给孩子一个妈妈相信他的信息,还要考虑邀请孩子帮忙的事情不要超出孩子的实际年龄。

  第二,明确表达我们的立场。

  这个时候我们要多说我的信息,比如:我现在很生气,我认为你不应该在超市乱跑,你这样会影响到其他人。

  明确表达我们的立场,表达我的信息而不是去指责孩子。

  第三,给孩子一个选择。

  比如上述案例中我们也邀请孩子来帮忙了,也表达了我们的立场了,但是孩子孩子不听,继续乱跑。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在控制自己情绪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个封闭式的选择,比如:你是想和妈妈继续购物,还是我先送你回去找爸爸。

  第四,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自然后果和惩罚的一个区别:

  自然后果是和事件相关的,不去做这个事情引发的直接结果:不如孩子不吃饭,后果就是会饿肚子。

  惩罚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有意的伤害性行为,比如:你不吃饭,明天就不带你去游乐场了,不吃饭和游乐场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有些事情我们对孩子说了多次孩子还是不听的话,我们就可以试着让孩子去承担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产生时我们应该是一个陪伴的状态而不是冷眼旁观的状态。

  陪孩子从自然后果当中去学习,去找这个错误之中的价值和资源,以便让自己下一次的行为能更好的去调整。

  第五,对于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可以首先邀请孩子一起讨论。

  这里为什么要有一个邀请呢?就是一定要在孩子愿意沟通的情况下,和孩子坐下来谈?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说,妈妈想和你谈谈这个问题,那孩子可能直接说我不想谈,孩子直接拒绝。

  这个时候我们尊重孩子,没关系,等你什么时候想谈了,妈妈觉得这个问题对我们彼此都很重要,我们需要谈一下,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呢?

  继续邀请表达我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表达孩子当下不想谈的意愿。

  当孩子愿意坐下来谈的时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不要给予任何的评价。

  找一张纸,把孩子的这些想法写出来就好了。

  之后我们写出自己的想法,也告诉孩子先不要任何的评价。

  把我们双方的想法都写出来之后,我们逐条分析,规则是只要有一方不满意就划掉。

  最后可能留下了一到两个双方都认可的,这时让孩子选择出一个确定用这个方法,我们什么时候实施,怎样实施,定计划,落地开始操作。

  有时也可能所有的方法都划光了,这种情况下听孩子的,如果孩子愿意继续探讨就继续。

  如果孩子不愿意继续想办法了也没有问题,因为整个过程当中是对我们的亲子关系的有一次梳理。

  我们又营造了一个尊重的氛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妈妈的信任。

  即便当下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并不代表问题和原来一样。

  问题其实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在没有方法的情况下,孩子得到了尊重,之后他会持续的带着思考在生活中继续去寻找办法。

  育儿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孩子的种种行为也在提醒着我们应该去改变和成长了。

  所以,和所有父母共勉,在遇到孩子的挑战时,不要一味的用命令、暴力、威胁、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

  首先要让孩子感觉到爱,在孩子感觉到爱和安全的情况下再去解决问题。

  良好的亲子关系时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在教育孩子前先想一想这样做会不会破坏亲子关系,是支持到了孩子,还是给到了孩子负能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