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合并大潮中,有一所大学堪称“智者”,你知道它是谁吗?

  在新旧世纪之交的2000年左右,我国兴起了一股高校合并大潮。这次合并大潮,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建国初期院系大调整的一次回调,它深刻地改变了我国高校的实力格局,一批规模较大的综合类大学应运而生,并顺势崛起。例如,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前十强中,有九所都是高校合并大潮的受益者。唯一没有合并经历的南京大学,也不是不想合并其他高校,而是它的合并以失败告吹罢了。

  在此次高校合并大潮中,有一所原211工程大学,目光远大,表现突出,获利颇丰,堪称是最有“智慧”的大学,它的名字叫中南工业大学。

  始建于1937年的和平楼(北校区)

  中南工业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它的前身是中南矿冶学院,成立于院系大调整时期的1952年,建校基础是原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和南昌大学等六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之初,该校共设置了地质、采矿、选矿、有色金属冶金4个系。

  1960年10月,该校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是当时湖南省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该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校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转变。1996年12月,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27所大学之一。

  该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该校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始建于1935年的湘雅红楼

  在介绍完中南工业大学的基本情况之后,再说那段传奇的合并故事:在当时,即公元2000年前后,原卫生部直属的湖南医科大学,即将被下放到地方。于是,湖南省有意将湖南大学和湖南医科大学合并,从而把新湖大打造成为湖南省综合院校的龙头。在二校协商时,湖南医科大学提出要保留“湘雅医学院”的名号。对于这一要求,湖南大学领导层非常反对,以合并会破坏湖大现有学科结构为由,拒绝了省里的这一方案,转而与湖南财经学院商谈合并事宜,在2000年4月20日共同组建了现在的湖南大学。

  被湖大拒绝之后,湖医的内心很是忧伤。没料到的是,同城的中南工业大学却对其情有独钟,暗恋已久。时任中南工大校长的黄伯云教授,对湖医提出的要求,全盘答应。2000年4月29日,中南工大、湖南医大和长沙铁道学院顺利合并,“中南大学”从此横空出世。为了团结一致,共谋发展,黄伯云教授还主动让位,提出由原湖南医科大学校长胡冬煦教授出任中南大学首任校长一职;而他本人,则甘愿出任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中南大学北校区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高校合并大潮兴起时,中南工业大学之所以表现如此卓越,如此有长远眼光,主要是因为有黄伯云教授这样的校领导。可以这么说,没有黄伯云教授,就没有现在的中南大学,也没有现在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校区)、中南大学铁道学院(校区)。

  三校合并后,一所985强校应运而生,并迅速改变了湖南省内顶尖高校的实力格局,成为该省唯一的副部级高校、唯一的博士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如今的中南大学,其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高校第20名左右,它学科齐全,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院士名片】

  黄伯云,生于1945年11月,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中南大学第二任校长,粉末冶金专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发明人。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