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将说周亚夫,传承匡章、廉颇、白起、韩信的“军事担当”

  原标题:千古名将说周亚夫,传承匡章、廉颇、白起、韩信的“军事担当”

  相比其它留名军史的顶级名将,周亚夫的军事履历无疑要苍白不少,见于记载的只有1.5战。

  1不用说,0.5则是前158年匈奴入侵上谷、云中等地,汉文帝调动多支部队防守反击,其中周亚夫领军进驻细柳原(今西安以西三十里),结果匈奴很快撤退,这一仗就没完全打起来,只诞生了“周亚夫军细柳”的千古佳话。

  插播一句,将军没摊上很多仗打,在他个人可能是遗憾,但对社会大众,当然不是坏事。自古知兵非好战,武本止戈勿轻启。希望能对当下总喜欢喊打喊杀的热血青年有所警示。

  虽然只有1.5战,但周亚夫在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已足以让他跻身顶级名将之列。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他身上表现出的某些关键特质,已足以证明他的“名将成色”。

  其中最精华的特质,便是让汉文帝在细柳军营“处处吃瘪”,在击破吴楚军过程中对汉景帝“抗命不遵”,这两件事有其共通点,俗话叫“我的地盘我做主,天王老子也不行”,专业军事术语便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当然是个很简单的道理,甚至都不用解释,只举两例。

  《孙子兵法-九变》有云:“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这应该算是最高理论指导了吧?

  粟裕将军晚年总结解放战争,曾经说过:“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只照抄照转上面的命令,接下去非打败仗不可。”

  这说明,这个道理几千年来就没变过,算是军事战争的一个普遍规律。

  只是,道理简单明白,说起来也很容易,但能够真正做到的名将,纵观三千年军史,实属凤毛麟角。

  虽然《孙子兵法》早就有所提及,但历史实践中的实际“首创者”即第一个做到的人,应该是战国时代的齐国名将匡章。

  具体是垂沙之战,齐魏韩三国联军和楚军隔河对峙,耗了几乎半年时间。这下齐宣王就不满意了,派人严令匡章这个联军统帅尽快出击。

  匡章的答复是:“杀之免之,残其家,王能得此於臣。不可以战而战,可以战而不战,王不能得此於臣。”

  反推过来,齐宣王的命令乃至威胁应该就是:“你再不打,我就杀你全家,撤掉你的统帅职务!”

  这无疑是身败名裂、株连全族的山大压力,但匡章硬是没有屈服,你想杀就杀、想撤就撤,但我身为前线统帅,战事打不打、怎么打,那是我决定的事,你别来命令我、瞎指挥!

  历史奖赏了匡章这个“首创者”,他不仅以垂沙之战扬名军史,也以实际表现首次验证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论正确。

  在匡章之后、周亚夫之前,还有几位名将实际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可就没匡章这么好的运气了。

  第一个是名将廉颇。

  具体是长平之战,经历过近三个月的赵秦两军激战,廉颇彻底看明白了两点,一是赵军战斗力的确不如秦军,二是秦军已经完全暴露战略决战的决心,所以廉颇才选择利用丹水与百里石长城防线,和秦军对峙、坚守不出,再也不给秦军决战的机会。

  但是,赵王丹对这两点要么一无所知,要么压根不愿相信,多次派人责备、催逼廉颇,要求他出击决战。

  作为前线统帅,没有人比廉颇更明白,秦军梦寐以求的就是迅速决战,赵军选择出击无疑是下下之策,而时间将有利于赵军,假以时日,秦军受挫于丹水、百里石长城防线,势必师老兵疲、后勤乏力,届时便是赵军反守为攻的战机。(注:长平之战从未有过三年对峙,实际只有半年。)

  所以,廉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任赵王丹怎么命令、责备、威胁,他就是岿然不动。

  可惜,年轻毛躁的赵王丹并没有给廉颇时间与机会,轻率的选择撤掉廉颇、换上赵括,导致了之后的迅速惨败,这也验证了廉颇的先见之明。

  廉颇之所以宁愿被撤职也不服从命令,实质是对整个战事的最终胜败负责,更是对前线的数十万赵军负责,他尤其不是只与赵王丹“赌气”,这是他作为前线统帅的真正责任与担当,除非他被强制去职,再也无能为力。

  其实丹水对峙之后,赵军相比秦军的赢面反而要大的多,至少可以做到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廉颇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得以最终贯彻,赵军无论如何都不会落入实战中彻底被包饺子的最差结局。

  第二个是白起。

  长平之战后,白起兵分三路,计划旋风灭赵,很快被秦昭襄王与范雎强行召回,白起这次没有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秦国也丧失了一次彻底消灭赵国的绝佳良机。

  错过此次机会的白起,实际是相当懊悔、恼火的,他与秦昭襄王、范雎之间关系的恶化可作证明。

  当邯郸之战陷入旷日持久后,通过对整体形势的综合研判,白起已看清秦军大概率战败的结局,所以,无论范雎、秦昭襄王如何三番四请,他都拒绝挂帅出征。

  客观说,白起这次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与秦昭襄王、范雎“赌气”的成分,但作为军方统帅,他更多的还是对战争负责,对前线秦军将士负责,希望秦昭襄王可以认清现实,及时止损。

  “臣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

  白起相当清楚,他只要服从命令,就算打败也不会被追究责任,但是,作为一名统帅,明知必败还要挂帅,无疑是丧失了作为统帅的军事担当,挑战的其实是白起毕生的军事原则与底线。这不是把战争当游戏,拿士兵们的生命当赌注么?

  正是因为他上一次没有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白起现在才更明白其中的可贵,所以他宁愿被处死,也要“将在内,君命同样有所不受”!

  事实上,白起才是践行“君命有所不受”程度最深刻、表现最典型的名将,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用最极端的方式,彰显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第三个是韩信。

  “修武夺军”前后,围绕“赵军是否渡河”,刘邦与韩信之间产生了重大战略分歧,即各自坚持的“合兵战略”与“分兵包围战略”截然对立的冲突。

  在当时的韩信看来,赵军就算渡河加入主战场,救援荥阳、成皋,整体战事进展都依然难测,相反,如果赵军用于继续平定赵地,然后攻打齐国,开辟分战场,才是楚汉战争更高效的战略解决方案。

  所以,韩信一再抗命,迟迟不率赵军渡河,实质同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当然会惹火刘邦,韩信付出的代价便是被直接抢夺军权,好在之后刘邦“虚怀若谷”,最终还是采纳了韩信的战略主张。

  “赵军渡河”与“华野渡江”精髓相通,韩信、粟裕的多次抗命,实质都是着眼整个战争的真正军事担当,若他俩最终屈从“君命”,就算战争最后依然会取得胜利,总体进程也会大幅延长。

  回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伊始,他的确是被汉景帝拜为“太尉”,是所有汉军的最高指挥员。

  在出发之前,周亚夫也明确和汉景帝说过自己的战略主张——

  “楚兵剽轻,难与争锋。原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鉴于梁王刘武与汉景帝的特殊关系,周亚夫已经预测到了后续战争中的某些可能情况,所以他提前给汉景帝打“预防针”:战事需要梁王刘武单独拖住吴楚军,他的处境可能会有危险,但这个冒险是值得的,甚至是必须的。

  汉景帝当场同意了,你放心去打,我肯定支持你。

  然而实际过程中,由于梁王刘武向汉景帝告状,再加上窦太后的压力,汉景帝动摇了,一来刘武要是挂了,他无法向老妈交代,二来周亚夫总是深沟高垒、避而不战,这看着好像也没啥胜算嘛。

  这说明汉景帝并不真正了解战局,实际也缺乏战略主见,立场自然容易不坚定,于是他派出使者,诏令周亚夫必须率军前往救援刘武。

  周亚夫此时面临的,正是和匡章、廉颇、白起、韩信等人相同的“君命”考验,就问他受不受吧?

  复盘平定吴楚一战,整个战事并不复杂,周亚夫甚至在战前就看透了致胜之道,换言之,周亚夫此时很清楚,不受君命,按照他自己的战略主张打,战争很快就会取胜;但如果受君命,他前往救援刘武,和吴楚军轻率决战,战争甚至有快速落败的可能。

  周亚夫给出了自己的抉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不奉诏!

  他能够做出这个决定,事实上并不轻松,因为汉景帝接下来的“反击”手段是,拜外戚窦婴为“大将军”,取代“太尉”周亚夫,成为汉军最高指挥员。

  就此反推,周亚夫其实相当清楚,他只要不抗命,最高指挥员的职务肯定跑不了,但战事进展、战争结果可就不好说了;而如果他抗命,就算战争打赢,他的个人处境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正是在这种个人得失与战争胜败的权衡抉择中,体现出了周亚夫作为方面统帅时的真正军事担当,如同匡章廉颇白起韩信等人一样,他也在“名将成色”的这个关键构成要件上,证明自己并不弱于先贤。

  相比之下,匡章当然运气最好,白起最差,周亚夫实质是和廉颇、韩信一样,被免职或降职。

  也正是这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让周亚夫实际失去了最高指挥权,导致他缺席平定七国之乱的下半程、未竟全功的巨大遗憾。

  窦婴由此取而代之,轻松摘取整个战事的头号功劳,起码名义上如此,但是,实际最关键的灵魂人物,无疑非周亚夫莫属。

  以上。军事战争中“君命有所不受”母题的精髓,其实是后方君主与前线统帅之间的战略分歧,这甚至可以上升到整个战争的总体战略解决方案,鉴于统帅们亲临一线、掌握情况更多、对于战局认知更为透彻,他们相比君主,往往能够得出更为正确或高效的战略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君命有所不受”就是一种明智选择,也是真正的负责与担当,反之才是不负责任、上下皆误,甚至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这才是君主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然,他们身上面临的压力也不会小,但正是这种重压,才彰显了他们选择的可贵。

  除此之外,周亚夫在治军上的严整,在面临军中混乱时的淡定,在进军洛阳时的反常路线选择,对邓都尉建议的果断采纳,都能彰显出他的大将之风、名将之智。

  至于将汉文帝直接拒于细柳营军门之外,多数源自他老爹生前对他的谆谆教诲,毕竟周勃曾经干过闯门夺军的骚操作,要是被人如法炮制,施展到周亚夫头上,那可就是笑话乃至报应了。

  周亚夫的人生结局也很有意思,“纵不反地上,欲反地下”的罪名,实在和岳飞的“莫须有”如出一辙。

  毕竟都是顶级名将嘛,很容易有相通的地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