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较真碰硬!广州海珠出台河长制监督问责制度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印发《广州市海珠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督问责工作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4月20日,海珠区河长办联合区纪委监委组织区河长办各成员单位、全区各街道纪工委负责人及街道分管领导召开河长制监督执纪工作宣贯会,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到会指导。海珠区河长办主任、副区长苏明庆作会上讲话,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监督问责,敢于较真碰硬,推动河湖治理见行动见成效,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会议对《制度》进行了解读,并明确了河湖长制工作中“谁来监督问责、监督问责谁、怎样监督问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监督问责工作的规范性、操作性和有效性,为打造美丽水环境提供了更有力抓手。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广州市海珠区不断创新完善河湖管理制度,以有效监督管理推动河湖长真抓实干,河湖水环境实现历史性、整体性好转,全区74条河涌消除劣V类,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较2021年提高至59.4%,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100%,昔日的“黑臭河”如今蜕变成群众点赞的生态滨水空间。

  明确了“谁来监督问责”

  《制度》明确,区河长监督问责组设在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由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担任组长,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水务局纪检组副组长担任副组长。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执纪问责工作以区纪委监委组织领导为主,日常监督工作以区河长办组织领导为主。为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制度》明确,区纪委监委机关、街道纪工委、纪检监察联络站三级监督力量强化日常监督,将监察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构建了一体化监督体系。

    明确了“监督问责谁”

  强调“一个主动”,各成员单位要主动自查自纠,形成“主动查找问题——查摆剖析症结——形成整改闭环——移送问题线索”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强化“两个监督”,区河长监督问责组强化日常监督,通过听取河长制工作汇报、实地考察或抽查、受理有关单位转办件、开展座谈或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各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问效。相关成员单位强化联动监督,实行情况互通、信息共享,必要时组建联合检查组开展日常督察、定期督察或专项督察。

  突出“两个紧盯”,紧盯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上级通报、媒体曝光、涉网络舆情等突出问题,以及市区河长办会议交办、领导督办的重要事项,加大监督调度,推进问题整改。紧盯严肃执纪执法,执纪问责工作以区纪委监委组织领导为主,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决对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履职不力、失职失责、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明确了“怎样监督问责”

  以提高工作效能、提升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制度》从问题线索收集、核查、处理、处理结果跟踪、整改情况核查、结案资料归档等6个方面规范了监督问责工作程序,明确了责任追究情形以及相关依据,形成监督问责工作闭环,进一步提升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制度》对结果运用作了明确说明,加强正面激励和反面警醒,灵活运用谈话提醒、约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等手段抓早抓小;情节严重的,问题线索按照规定移送区纪委监委机关做进一步处理。对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敢于担当、敢啃硬骨头、表现优异的进行通报表扬,树立正面典型示范。运用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对照水环境治理领域容错纠错适用情形,旗帜鲜明为勇于担当、勤勉尽责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下一步,海珠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提升监督管理水平,推动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着力构建齐抓共管、有能有效的治水新局面。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