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拾光|弘扬中华文化,启迪艺术思维,这些神仙课程为民大人创造广阔舞台!
今年2月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工作再创佳绩
王菊老师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鉴赏》课程
许佳老师的《音乐分析学》课程
孟祥宇老师的《湖北特色民间舞训练与研究》课程
成功入选全国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
下一阶段建设名单
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启迪学生艺术鉴赏思维
以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
让绚烂的艺术之花在民大校园里绽放
接下来
和民哥南妹一起走进他们的课堂
一起领略“神仙课程”的魅力吧!
《中国古诗词歌曲鉴赏》:
让每位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随着感伤缠绵的旋律响起,讲台下的同学们深情朗诵起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王菊老师《中国古诗词歌曲鉴赏》课堂上的一幕。在音乐的引领下,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缓缓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词中绵绵不尽的哀伤与思念。
据王菊老师介绍,该课程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但考核要求与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对于本科生而言,这是一门“通专融合”的课程,即通识课与专业课相辅相成,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课堂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对于研究生而言,这门课程仅面向音舞学院的学生开设,因而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要求更高,也更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2022级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付涵说:“这门课程要求研究生对音律的学习和掌握要更深入、透彻,要做到从词曲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
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王菊老师坚持在课程中与学生“同教、同研、同创、同演”,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开始每堂课的教学前,她会将线上课程上传至“学习通”供大家预习。课堂伊始,老师会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经历及诗词释义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同学们的理解程度进行开放式提问。此外,王菊老师十分注重艺术课堂的思政引领作用。她在鼓励大家发表不同观点的同时,将个性与中华传统美德联系起来,在诗词主题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达真善美的价值理念。
王菊老师擅长在课堂上扮演“引路人”的角色,通过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和实践作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实践环节中,有人用绘画呈现诗词情景,有人用朗诵表达真情实感,甚至还有人用化学元素创作了一首《如梦令》。王菊老师说道:“同学们都很有才华,尽管我不是伯乐,却能在课堂上发现许多千里马。”
诗词鉴赏类课程对于同学们的知识储备量和审美品味要求较高,常常会使同学们产生“望而却步”的恐惧感。但这门《中国古诗词歌曲鉴赏》,无论是作为公选课还是专业课,总是异常火爆,每学期都有六七百位学生加入该课程的抽签群,期待成为能够选修这门课程的“幸运儿”。
在音乐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孙梓红的印象里,《中国古诗词歌曲鉴赏》课程不仅到课率很高,有时还会有其他同学前来旁听。“通过集体朗诵和歌唱,加上老师和助教生动的讲解,我对诗词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舞蹈表演专业2019级本科生曾张诚则用“开心”来形容自己在这门课堂上的感受。他开玩笑说:“这门课程‘专治社恐’。”
在王菊老师看来,创新性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她将自己的课堂比作“大海里的一朵小浪花”,力量微小却充满活力,能够源源不断地传递正能量。谈及未来,王菊老师希望为更多同学搭建舞台,鼓励他们参加十佳歌手大赛、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以此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教学一线深耕多年,王菊老师对三尺讲台的热爱愈发深沉。她认为,比起舞台上的灯光,自己站在三尺讲台上时感受到的来自同学们信任的目光更加璀璨。
《音乐分析课》:
带着“分析”去聆听 结合实例去探索
许佳老师站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个经典音乐故事。身后饱满的音符仿佛在五线谱间跳跃着。同学们聚精会神,全然沉浸于这生动的情境之中……这里是许佳老师主讲的《音乐分析学》的课堂。
作为中南民族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音乐分析学》通过探讨世界音乐的主流分析技术与中国音乐独特的思维、构成方式,引导同学们在脑海中搭建起一套较完善的音乐分析框架,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表演、创作和学术研究作准备。
音乐本身就是建立在听觉上的一门学科,因此,“聆听”成为了课堂中的侧重点。许佳老师认为,我们常看见的乐谱只是量化声音的一种记录方式,而这远不能展现音乐的一切。声音以听觉的方式进入大脑,这种直观的感受最能直击心灵,引发思想的共鸣。听者仿佛置身于作曲家所处的时代,感受其经历,往往能够体味到一首曲子更深层的意蕴。
上过这门课的同学徐畅深表同意:“以‘听’为切入点更能回归艺术本身。在老师创造的各个情景之中,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就懂得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这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由于《音乐分析学》的课程内容较多,常会涉及许多复杂的理论知识。因此,许佳老师常会将真实案例带入课堂,引导大家一起探索,以促进同学们理解。一次课上,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内部分学者近十年内用现当代分析技术进行少数民族音乐分析的情况,这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发现这样的分析方式是不合理的。这些理论基于西方音乐体系,其音律与结构方式同我国少数民族的有较大差异,因此这类研究的结果常常偏离实际。
“我会用不成功的案例来告诉同学们,要学会找到科学的方法分析作品。就好比每个人都有长处,但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人。”在实例分析中,同学们不断获取并整理信息,在不停的尝试之中逐渐得出自己的结论,分析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丰富实例的加入,给课堂增添了不少生机,也让大家发现了更多专业分析的可能。
“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把学生当作未来的研究者,而不仅仅是我的学生。我会非常尊重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尽量对同学们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肯定。”在许佳老师看来,比起纯粹的传授知识,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学习更加重要。
刘沐曦是音乐舞蹈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她回忆道:“老师会教我们使用许多‘工具’来辅助学习,手把手教我们从最基础的搜集资料开始,到最后的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许佳老师还时常提醒大家,无论何时都要持有十分严谨的态度。作为一名音乐研究者,不该仅拘于表演形式,而要更加严谨地汲取音乐发展史中的文化沉淀,踏实地掌握音乐理论。
许佳老师说:“这门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回答:怎样综合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音乐进行科学地解构”。分析课程的学习好似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帮助同学们既放眼世界音乐,也回归到本国文化。“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在这门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大家从实例出发,诠释对作品的思考,对艺术的感悟。在这里,思想得以碰撞,艺术熠熠闪光。
《湖北特色民间舞训练与研究》:
与时代同频 将非遗传承融入艺术实践
学期末,同学们纷纷围坐在教室里,和孟祥宇老师畅聊在《湖北特色民间舞训练与研究》课程中的收获。孟祥宇老师说:“我很高兴大家都能够忙活起来,主动研究文献、编创舞蹈。临近期末,我想和大家坐下来聊聊天,问问大家通过这门课学到了什么,或是对课程还有什么样的建议...... ”
《湖北特色民间舞训练与研究》是我校研究生舞蹈实践类的特色课程。该课程致力于在民族类高校研究生课程中对民族文化与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立足湖北本地民族特点,以地区典型性民族民间舞蹈为训练载体进行研究。
“我认为这门课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孟祥宇老师介绍道。为了让同学们拥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帮助他们日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孟老师习惯让同学们在课堂或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种课程分享模式既能使讲解的同学深入掌握内容研究点,也能使作为听众的同学收获对文献综述的知识积累。
舞蹈作为一项表演艺术,其本体离不开“实践”二字。在课堂上,孟老师常让同学们尝试编创和延伸课堂训练基本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民族民间舞元素。曾上过这门课的范润昌同学说:“这个环节的设置很符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对提升我们的文献搜集能力以及舞蹈组合创编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湖北特色民间舞训练与研究》主要围绕湖北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名录开展,土家族摆手、撒叶儿嗬、肉连响等传统地方舞蹈都在授课范围内。非遗传承问题是当今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难题,该课程坚持从民族性视角把握传统文化,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新时代舞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郑楚瑾是一个地道的湖北人,她认为,作为湖北地区民族类高校的舞蹈研究生,传承和发扬湖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门课程恰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的途径。
东方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其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非遗舞蹈进入高校舞蹈课堂,不仅拓宽了湖北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渠道,还对传承与发展原生的非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范润昌这样评价。
与社会同频,不断汲取,不断实践;与时代共振,持续传承,努力发扬。《湖北特色民间舞训练与研究》将理论与实践成功结合,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得以行稳致远。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三门课程很好地诠释了学与用的关系
在长期不断的研究中
音舞学院的师生们乐于探索 努力精进
让我们一起期待
民大特色教学继续攀登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