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建议教孩子3岁前认字?其中的危害,家长都该知道
文|淘妈
前几天碰到以前的同事,见面就开始跟我聊孩子的事情,问我给孩子报了什么早教班,孩子现在能背几首诗,能认识多少字了。当得知我没有给孩子报早教班,也没教过他背诗和认字时,同事满脸惊讶“你心咋这么大?我家孩子现在3岁,已经能背30多首诗,认识快100个字了,这和我知道的一些同龄孩子比都算是落后的了。”我问她为何这么着急让孩子学这些,同事说“现在什么都不能输在起跑线,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你不学就会被淘汰。”
其实我们经常能从网上、身边看到这样的事例:孩子2岁就能背《三字经》;3岁能背《唐诗三百首》……这样的孩子就像是“神童”一般,总会引来其他家长的羡慕。殊不知,有多少孩子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在2、3岁就开始学习、认字,为的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过早教孩子认字,有哪些危害?
1. 容易产生阅读障碍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认字早,就能尽快进行自主阅读。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如果过早认字的话,反而容易产生阅读障碍。在提早教孩子认字这件事上,马伊琍就吃过亏。
马伊琍就曾经强迫女儿认书上的字,结果孩子哭了,而且之后再看到那本书就很害怕。后来,马伊琍也意识到了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为此很后悔。
2. 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让孩子提早认字,或者是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书的习惯,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在认识世间的这些东西之前,就是一张白纸。孩子在认字之前,看到0可能会想到是苹果、鸡蛋、太阳。可是如果孩子在认字后,就会机械地说它是字母O或者是数字0。家长早早给孩子答案,是最容易破坏孩子想象力的行为。而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家长不要过早剪断孩子的翅膀,最后又怪孩子不会飞翔。
3. 超前教育的危害,在孩子上小学后会爆发
那些提前给孩子灌输知识的家长,目前看来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说出去很有面子。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未必是件好事。德国曾经资助过一项研究,就是对50个以上已早教为特色的幼儿园和50个以玩闹为主的传统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跟踪对比。刚开始,那些早教幼儿园的孩子在只是水平方面表现地很突出,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小学。但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这些孩子的优势就渐渐不明显了,反而是不如那些上传统幼儿园的孩子表现更好。提前教孩子认字,看似是赢在了起跑线。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的不是起步的速度,而是跑到终点的耐力。
顺应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不拔苗助长
孩子学习文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应该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拔苗助长。孩子认字会有3个阶段,家长应做到合理引导。
第一阶段:1-3岁泛化阶段
1-3岁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感觉来认识事物,他们也会把文字当做是整体形象来感知。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感受文字的存在,并且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可以多陪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在外出的时候,可以一起看各种标识。
2. 第二阶段:4-5岁识字敏感期
如果孩子突然对文字、标识产生了兴趣时,不断问家长“这是什么?那个怎么读?”这就表示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耐心讲解,把认字当做是生活中的一件寻常事,不回避,也不刻意去教。
3. 第三阶段:5-7岁再现阶段
在5岁以后,孩子就开始对书上的文字产生理解能力了,也能在文字中感受字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孩子才开始发展出真正的阅读能力。
淘妈说:在孩子3睡前,不要刻意去教孩子认字。在孩子3岁后,孩子慢慢会有认字的需求,同时也会表达出这种需求。这个时候家长再去鼓励孩子、引导孩子认字。
凡事皆有定期,万物皆有定时。
花未开时,不催,才是最好的呵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