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这三件事,让孩子从此不再厌学
近年来,孩子厌学的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许多孩子对学习、学校失去兴趣,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甚至出现身心疾病以及一系列自我伤害的行为。
虽然厌学看起来都是对学校的逃避,但每一个厌学的孩子背后都有着各种复杂的成因,并不只是单纯用孩子“懒”、“叛逆”、“不听话”就可以解释的。
在幼小的孩子身上,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好奇、求知和探索,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习、学校失去兴趣,这就提醒我们作为父母要去反思。
厌学的青少年们真正“厌倦”和“拒绝”的是什么。
是厌倦了对自己毫无吸引力的学习内容,厌倦了重复、枯燥、高强度的学习方式,还是厌倦了那个在学习过程中屡屡受挫,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困境的“失败的自己”。
除此之外,学习并不是一件在真空里进行的事情,它通常都伴随着复杂的人际互动。
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状态都会体现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
如果在这些关系中体验了过多的控制、否定、忽视、拒绝、批评甚至伤害,孩子也会为了回避这样的关系而回避学习和学校。
最后,孩子不愿意去学校的深层动力也是作为父母应该重视的。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症状的形成和维持源于家庭系统。所以孩子厌学拒学的发生也可能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有关。
心理学家Jay Haley曾说:“离不开家的孩子都是忠诚于家庭的孩子,离不开家的孩子,大多有让他们放心不下的父母”。”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厌学拒学可能是为了守护家庭。
但当孩子在应该学习的年纪不能像同龄人一样去学校接受教育,而是留在家中过着在父母看来“晨昏颠倒”“昼夜不分”的生活,这对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挑战面前,父母的内心感受通常会非常复杂。
可能困惑于“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变了一个人”。
又可能愤怒于“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好好在上学,偏偏我的孩子这么脆弱,扛不住压力,经不了挫折”。
当要面对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时,家长也有可能是无助的。
在这些复杂的感受背后,一定也会有对孩子未来发展深深的担忧,这个孩子的人生接下来究竟要何去何从。
当厌学拒学的情况发生发生,父母如果能恰当温柔地对待厌学拒学的孩子,也许厌学拒学中就孕育着家庭和孩子改变的契机。
孩子厌学后,家长应该怎样做?
(一)对厌学的允许
当孩子厌学拒学宅在家里,很多父母会迫切希望孩子尽快“好起来”,而好起来的标准就是孩子能够回到学校去学习。
但实际上,当孩子出现厌学倾向时,父母可能需要先对厌学有一些包容和允许,为孩子营造出一个缓冲情绪的空间。
如此才有可能真正贴近孩子内心被听到、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的渴望。
(二)回到父母本身
当孩子的发展遇到阻滞,父母难免会觉得紧张、焦虑、担忧,甚至自责或者羞耻。这些复杂的感受可能首先需要被父母自己看到,只有父母自己摆好心态,才能恢复信心和力量去更好地帮助孩子。
如果父母自身有一些关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人生发展等相关的困扰,也需要认识到家庭中遇到的困境可能正是做出转变的契机。
父母需要直面这些问题并在恰当的心理界限内反思、觉察处理好自己人生的未尽事宜。
(三)发展良好的家庭互动
当父母先回到自己,整理稳定好自己的状态,才有可能成为孩子有效的压力缓冲器,也更能够为孩子的“动荡”提供一个包容的空间。
在这之后,父母要和孩子在这个空间内发展出良好的、功能性的互动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父母和孩子界限清晰但能彼此理解支持,也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找到未来更多的方向和可能。
此外,如果孩子情况复杂,家长也要积极与心理专业人员沟通,保持开放的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孩子的问题背后,并不只是自身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影响的合成。
对孩子多一些耐心,用包容和理解的空间,共同探求属于家庭的美好未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