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科学家 从小就要兼顾人文与科学

  原标题:想做科学家 从小就要兼顾人文与科学

  “高中时,我每天晚上会绕着西湖跑一圈,因为学习压力需要运动来调节,跑的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习惯。”上周五,在“湖州少年科学院”的成立仪式上,海洋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向湖州五中教育集团仁北校区的学生们分享了他在青少年时期的经历。

  启动仪式后,李家彪接受了钱江晚报的专访。

  在井亭桥附近长大

  因为杭州的“水”,所以跟海洋结缘

  1961年4月,李家彪出生在浙江杭州。他说:“我在井亭桥附近长大,那个时候杭州的水系非常发达,被认为是东方的威尼斯。这可能跟我后来与海洋结缘有一定的关系。”

  李家彪在1979年参加高考,“当时刚刚恢复高考不久,所以在我求学的前半段时间,都是自由生长,那时不像现在这么内卷,学习都是凭着兴趣爱好。”

  “那个年代,学工学农的时间很多,也给我们的人生拓展了很多可能,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并不是直接积累知识。”李家彪也在反思,现在的学生需要有那么多学习时间吗?“更重要的,应该是学习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积累知识。”

  李家彪认为,杭州还有一点非常好,就是西湖的山水、人文底蕴,给人很大的滋养。“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是数学好、英语好,心智发展也很重要。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压力,要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文和科学,如何兼顾,是基础教育里的一个重要话题。

  “没有科学,就没有创造。但是,科学要想创造出很好的东西,没有人文素养是没用的。”李家彪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包括现在的ChatGPT,根本的改变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将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知识积累变得没那么重要,所以我们现在更加需要去做创新方面的训练,在基础教育的时候,就要学会批判和怀疑。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很难挑战书本上的知识,但到了大学,在更高的认知阶段里,前沿的这些事情很有可能都是错的,如果你不怀疑它是错的,你就没有办法发展,所以创新和批判精神非常重要。”

  热门专业不见得是最好的

  不如与学科同步成长

  李家彪是杭州人,所以还是想回杭州工作。“杭州有一个海洋研究所,我就选择了海洋研究。我个人差不多是跟海洋科学同步发展的。”

  他说,就像家长给孩子选择未来的方向,热门的专业不见得是最好的。“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很重要的一个体会就是,跟学科同步成长。当他投入到这个学科的时候,它是个年轻的孩子,经过三五十年的发展之后,变得成熟。而不是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很成熟的科学体系,那你只能修补这个体系里的一些漏洞。”李家彪笑言自己那个时候是“误打误撞”。

  在李家彪的中学时期,解放路和延安路的交界处,有一个很大的展板,“上面有华罗庚、李四光等大幅照片,有对他们的介绍,包括他们对科技、对世界的影响,我受到了科学洗礼。”李家彪本科是在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读的。大学里,李家彪念的是地质力学系,“我们系出了多位院士,我是第一个学生院士,还有年轻的老师也成为了院士。”

  风雨过后有彩虹

  耐心等待积累突破,35岁不是关卡

  年轻时,李家彪经常要进行海洋调查,有时候,一年当中超过三百天在海上。“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好多年,我们那一代人,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我夫人也能接受。”

  在一次钴结壳调查航次中,船上的电视抓斗出现故障,工作人员检查了每个部件,就是找不到原因。这时离返航时间只剩几天了,任务还没有完成,李家彪焦急万分。

  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工作人员突然跑来告诉李家彪,故障原因找到了,原来是抓斗入水后电池晃动产生位移,压迫了导线。

  “成功之后,已经六点多了,我看到有一道彩虹像凤凰般飞在天边。”在李家彪的描述中,这真是“风雨过后有彩虹”。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时候,李家彪说:“这是我人生新的起点。”作为一位海洋科学家,致力于海洋科技的发展,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中国的海洋科学跟中国的其他科学一样,都在快速成长,迅速缩短了和西方的差距,甚至某些领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他们的水平。”

  李家彪很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要给他们公平的发展机会,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

  最近经常被谈论的“35岁”关卡,李家彪认为,既然每个人的成长节奏不一样,那就不要焦虑,要有耐心。他认为,不仅仅年轻人要有耐心,管理者也要有耐心,要有一定的耐心等待积累突破。“要学会坐冷板凳,而在这个过程中,内心的丰富也很重要,那些坚韧、豁达、不急不躁、不卑不亢都是很重要的人文素养,不然冷板凳坐不了多长时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