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第十五
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这两句诗形容的就是梁山第十五位好汉,双枪将董平。这董平既能入得天罡行列,自然有过人的本事,且本身也是朝廷军官出身,还颇有地位。董平本事东平府的兵马都监,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兵马都监一般是一军或部门的副职,在整个宋朝算是中级军官行列,所以大概对应的是地方军分区的二把手,大概是正团或者副团职,所以相对于县长秘书出身的宋江、县城刑警队长出身的朱仝来说,董平应该和呼延灼、秦明这几位大哥比较有共同话题,毕竟曾经的职务差不多,这才算的上同级别同僚。
水浒传里对董平的形容颇为特别,形容别人多是形容这位好汉英勇、讲义气、武艺高强、知名度高,但对董平除了强调他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还特别强调他相貌俊朗,仪表堂堂,原文说他“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董平和三教九流的人都能说的上话,三教九流的各种知识和暗语他都懂;而且他还会弹词唱曲,差不多可以说各种乐器拿起来就能唱。就凭这两句形容,董平就算穿越到现代社会也饿不死,这大哥只要去趟酒吧啥的,妥妥的就是驻场主持人,甚至自己开个脱口秀应该也可以,毕竟人家知识面很杂,关键还有一身才艺,综合艺术能力爆表。
但就是这么一个英俊帅气、文艺细胞爆表的人,偏偏还有一身好武艺,两把绿沉双枪使出,万军丛中也敢几进几出。但就是这样一个猛人,原本也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好汉形象,但如果看看他上梁山的经过,就会对他的为人颇为不齿。
董平是东平府的兵马都监,是当地的军事主官,当旧日朋友郁保四前来劝降的时候,他把郁保四和王定六都绑了起来还要砍头,作为一个朋友这样做确实不够义气,但作为军事主官这么做也算是能分清敌我对错,所以也不好指责他什么,但当董平被宋江擒获之后,只因宋江亲自为他松绑,他纳头便拜,立刻就投降了梁山。你这转折就有点快了,之前还都说他是英勇无双的形象,结果只是被擒就投降,这比秦明被擒获之后还挺了一宿还不如呢。如果说董平投降宋江也就罢了,但他身为东平府的兵马都监,转头就带兵进了东平府,还把自己的老上司程万里给杀了,这还不算,还把程万里的女儿抢过来做老婆。被抓就投降,你这英勇双枪将也不英勇啊,但风流这块倒是真风流,杀人家老爹,霸占人家女儿,这事但凡是个正经人也不能干啊,但偏偏董平干了,还因此得梁山赏识当了梁山的第十五位好汉,还是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地位颇高,也不禁让人感叹:梁山哪里都是好汉子,也是良莠不齐,也是藏污纳垢。
董平一身武艺不俗,能位列马军五虎将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毕竟能当上五虎将的其余几位是关胜、林冲、呼延灼、秦明,董平能和他们平起平坐足见其武力值,但被抓就降,反手杀上司还夺其女,这事真不地道,当真是他一生的污点,纵使如何宣扬梁山好汉,但董平这事干的无论如何也洗白不了。
不过董平虽然有这么个污点,但之后的南征北战中倒也没白瞎这马军五虎将的名头,无论是征辽、征王庆田虎还是征方腊的时候,都切切实实表现出了双枪将的水准,刺死刺伤敌将数十名,倒也真是不负一撞直的称号。可惜最后在独松关的时候,因为错估形势,弃马上山没了马军优势,又兼左臂有伤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最终导致张清和他一起殒命独松关。
从董平的出场和人设看,董平本应是个很出彩很有特色的英雄好汉,如果他这人能再忠厚义气一点,必定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好汉,但他投降太快,不念旧情出卖老上司的形象实在太掉形象分,让他本来有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社会人大哥的形象,结果展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普通社会人的性格,堪称高开低走,让人有些失望。
董平拥有青少年所憧憬的一切元素——英俊的相貌、无双的武艺、手持双枪的形象、三教九流的社会知识、各种乐器信手拈来,这种人其实比其他人更能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可能施耐庵先生也考虑到这种人的心理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所以见到大势已去的时候立即就向宋江投降,毫不拖泥带水,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英雄人物,明明也可以名扬千古,但留下的确实反水杀老上司。
董平之所以不受大家待见,便是因为他这人在忠义上有污点,秦明和呼延灼虽然也降了梁山,但人家也是多少拿捏看一番,最后实在没办法才捏着鼻子投降的,虽然结果一样,但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所以地位也更高一些,而董平不知道装一装,也不知道不能表现的太急功近利不念旧情,否则当真是挖坑自己跳了。
董平其实也是一把好牌,但凡用点心打也不至于这样,你看看秦明就很会,然后排到了第八位,董平就是投降的太快,投降后急于表现自己对新领导的忠诚,就以老领导的人头做了自己垫脚石,殊不知这只会让他的人生污点重重。
很多人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喜欢用出卖老领导来取悦新领导,也许会有一时的成效,但时间久了,当新领导成了老领导的时候,他会不会害怕你拿他当投名状。
所以,职场路有很多条,但忠心永远不会过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