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再谈素质教育,变味的「素质教育」坑的是学生自己
2017届马云乡村教师启航典礼上,马云又一次提到了素质教育,并且为之正名,“素质教育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但是素质教育不是低质教育。素质教育不等于可以放松教育的标准,素质教育并不等于教育不需要严格。”
此言振聋发聩。
提到素质教育,不得不重新提一下笔者的母校衡水中学与素质教育的千丝万缕。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衡水中学投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都素质教育了,写什么作业!?”
“不写了,走,打篮球去!”
“提高综合素质,面向21世纪,不要只会读死书、死读书!”
你相信么?这种声音出自学生之口,出现在衡水中学的课堂上,直接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师生对立和对教学计划的反抗。2000、2001、2002三年的高考惨败,分数之低令人发指。
真正坑的是谁?是学生们自己。
而衡中从这些教训中吸取到的经验,才真正开创了“管理之下出成绩”的有序教育环境。
很早之前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已经悄然铺开,本应成为应试教育更高级阶段的素质教育,被硬生生抬到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仿佛应试教育的一切都是错的,所有“应试教育”的,都不够“素质教育”。这偏偏是对素质教育更大的误解。
一、素质教育不是反面的应试教育,而是更丰满的应试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而这些,必须在应试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施行的土壤和养分。
二、素质教育是培养孩子更广泛能力的抓手,不是学习能力低下的遮羞布
上海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了。《财新周刊》做了一篇《上海义务教育火与冰》,其中说到,“在竞争民办初中入学名额的过程中,公立小学和狠抓应试教育的民办小学相比,已经较为明显处于下风。”除了可以“不听从行政指令”,民办学校还可以择校,而公办学校被严禁择校。民办学校升学率高,报名的学生增加,生源质量提高,升学率就更高,形成良性循环。公立学校则出现恶性循环,升学率低-优质生源流失-优秀教师流失-升学率更低。
上海的例子,其实逐渐将前些年受人唾弃的“应试教育”逐渐从公立学校中剥离,而单纯的“应试”能力培养,却给了市场化民办教育一条出路。补习、托管、早教,一应俱全的产业链补全了当年只能在学校习得的知识量,而这些,已经从应试教育从公立学校里剥离出来。应试教育却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补习班和民办学校里。以往人人平等的应试教育,现在成了“富裕家庭”的特权。
反观公立学校,在资源有限的要求之下,皮毛的“素质教育”和束手束脚的应试能力培养,究竟是害了谁?
三、素质教育,关键是素质,学习素质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素质
很多人说,应试教育培养的不是学习能力,是考试能力,笔者觉得这恰恰是一个伪命题。
什么是考试能力?给你问题,解决问题。
什么是生活?丢给你很多问题,忍受暂时不能解决的痛苦,挑出能解决的解决。
生活本质上就是很多场考试的堆叠,学习让我们充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社会为我们补上社交和生存的思维技巧,这是人生的大考场。
恐怕到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躲不开一场素质化的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