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偏远大学的我,终于完成学历逆袭,斩获港中文商科offer!

  

  01.我的基本申请情况

  1)学校/专业:广西大学

  2)GPA:3.45

  3)语言:雅思7.5

  4)实习:2段相关实习,累计7个月

  5)论文/竞赛:国家级普刊一篇/SSCI一篇/GMC国家二等奖

  6)录取学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

  02.留学会给我带来什么?

  对大部分人而言,不管是出去留学还是在大陆读研,其目的主要有二:提升学历以增加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进行更多的科研训练以求深造。对我自己而言,可能两者都有吧,当然前者居多。现在网上充斥着对一年“水硕”的批判,理由无非以下:

  1)学制短

  2)没有科研训练的经历

  3)在学位歧视链中属于“人下人”

  但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科研经历吗?我认为科研与工作只是平行的两个选择而已,不存在谁贵谁贱。另外大陆无导师的专硕也十分火爆,比如北大软微和科大软件等。

  至于学制短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目前公开承认不接受一年硕士的地区只有上海某区的选调生,对于我影响不大。三年硕士也许能学到更多东西,但一年制硕士多出来的两年可以做更多事情,想工作的可以去工作,不想工作的可以当两年RA然后申请phd。

  April姐的一篇文章里面讲过,现在不是20年前,出国留学归来就有一大堆高薪工作offer等着你。大部分学校title的作用,就是帮你过了简历关,然后笔试面试看个人修行了。

  对于我而言,港中文的title也确实够用,我能够和本地985毕业生一起参加本地选调生考试,同时也有参加四大、中信、中金本地分部的笔面试机会。而这些是我本科学历不能为我争取到的,这个学制专业水吗?那确实(不过我看了今年录取数据,平均水平超过Economics了)。有用吗?有的。

  辨析清楚以上这些问题,那就足够了。至于我的学历到底被放在所谓的“歧视链”顶层还是底层,who care?

  03.我为什么要留学?为何选择香港?

  一开始我的想法还不是很成熟,因为高考发挥不好(尤其最擅长的外语),所以来到这个偏远的学校内心之中还是有一些情绪。当时专业是随便选的,并不怎么感冒,而且当地各方面风土人情和家里差别很大,所以就萌生了去外校读研的想法。

  后来我看到学校有一个金融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就抱着侥幸心态报名,然后侥幸考上了。这个专业是为了面向东盟培养人才,经过三年学习,东盟国家文化和经济研究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烙印(我甚至为此学了两年越南语)。

  我参加的这个计划是本硕博八年连读,所以也断绝了保研出去的可能,于是在我剩下的升学选择中就只有考研和留学。在翻阅历年研究生录取时,我发现近年的录取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下,还包括比本校更次的学校,然而我并不能保证自己甚至能成为其中的20%。

  后来,我姐成功申请到杜克大学研究生,因此她强烈建议我出去留学。我姐认为留学会比在大陆考研获益更大,通过更短的学习时间实现跟一般985研究生等同的学历。但我父母一开始并不支持,他们则是更希望我在本校读完研究生。

  在我不断解释之下,以及随后我的雅思成绩出炉,父母最终还是选择支持我。最重要的是,我在两年多的定向学习中建立了对东南亚地区的强烈兴趣。因此在准备留学时,我的首选是与东盟联系紧密的中国香港地区,同时也申请了新加坡。

  04.我主要准备了哪些申请背景?

  ·GPA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我们学校的政策,因为我是从电气专业转到金融相关专业,而工科给分特别低,关键学校还不允许刷分。至于删除课程,要么选择保研,要么在大四下学期临近毕业的时候进行,这导致我最后申请时成绩被大一分数拖累。

  对于其他专业来说,85左右的分数比较OK,但对于商科来说这个分数确实不算高。所以,如果能够重修刷分的同学,请一定一定把握住这个机会,代价无非是没了周末,多交点学分费而已,相对于申请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雅思

  因为英语一直不错,所以我没花很大功夫特意准备,看了一个多月书,然后一次性通过的。

  对于我们大陆学生来说,弱项一般在口语和写作,口语可以拉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练习,参照雅思当个季度题库练习,或者随便聊聊也行,但一定一定要拓展自己的英语口语词汇。

  关于写作,可以参考GMAT的语法改错部分进行学习,它对改善语法错误和表达歧义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GMAT/GRE

  这个花费了我相当多时间和精力,它的难度远超雅思考试,不仅要求你在7分钟之内理解一篇文章的脉络架构并进行推理,而且对于状态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这正戳中了我的软肋。

  我从7月复习到11月,最后还是没有达到想要的分数,只能不了了之了。后来我准备改考GRE,然后准备到一半offer就来了,所以准备的资料也没咋用上。

  所以这就提醒大家,在准备之前一定要做好规划,评估一下自己的完成难度,如果难度太大,就把更多时间花在能提升的项目上。

  ·实习、比赛与论文

  因为前期没注意,所以实习到了申请前一年的7月才开始,随后在12月又找了份实习(主要是没钱吃饭了去打工的哈哈哈,虽然也是金融相关)。对于想申请商科的同学,实习还是尽早做,title越响、时间越长越好,工资什么属于次要因素(不要像我一样见钱眼开)。

  比赛和论文主要是和导师以及师兄师姐一起做的,我主要在组内打杂,所以最后发表的时候也带了我的名字(虽然排名比较靠后)。导师都会喜欢在课题组勤学好问的学生,所以多学多问,多与导师交流,这样发表的时候提出带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引起老师的反感。

  05.我的申请过程经验

  关于申请这一环节,不得不说April姐的团队还是相当负责,并且很专业的。在前期文书素材收集的时候,考虑相当全面,并且针对我初次提交的的材料及时给了详细的反馈。文书的写作明显很用心,遣词造句都相当精准,把我的申请动机梳理得非常明确。

  我想可能是出色的文书包装,让我实际上并不出彩的背景拿到港前三的offer吧,毕竟其他东西都趋于同质化的现在,一份好的文书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申请过程中,唯一的意外是没有注意到NTU RSIS学院需要提交一份额外文书(讲述自己对一个国际事件的看法和分析)。因此在学校来要材料的时候,我还是措手不及的,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去写,拿给以前同专业的学长帮忙审核,水平也达不到文书老师的标准。

  在我拿到offer之后,Doris老师也是手把手教我怎么处理留位费、签证等事项,并且April也多次催促我去找实习,以便于毕业后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06.写在最后

  当时拿到offer的时候,我正在实习公司出差,早上八点Doris老师给我发消息,说收到了港中文的录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又惊喜又纠结,惊喜是“我终于从这个鬼地方跑路成功了!”。纠结是这个专业的留位费时间只有两周,而我还想等更好的offer。

  我在各大论坛反复寻找这个专业的升学和就业情况,得到的结果还是相对比较正面的。在咨询各方意见之后,加上一星期后就是大陆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我高中同学艰难的考研经历也促使我下定决心接受了这个Offer。

  现在回头看自己一路走来所做的决定,还是相当明智的。直接找工作,我的本科学校老家附近认可度较低,找到的工作也不甚满意。而考研一年比一年难,我的高中同学都没有通过初试,由于错过了秋招,他们也要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

  与此同时,我在大学毕业后能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书,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比起忙着春招的迷茫与无所适从,offer在手给我的安全感是无可比拟的。

  当然,研究生入学以后,过去的辉煌和辛酸都成为了过去式。能否把握好这一年的时间,还得看自己,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才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以上,既是我对留学申请之路的回顾,同时也跟学弟学妹共勉!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经验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