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前不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对此,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鹏颖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次伟大‘术语革命’”。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迈向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核心要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如下特点。
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
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确立了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会召开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我们正在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做好教育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守住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教育领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守不住,就有可能一泻千里。要落实学校教育中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要压实压紧各级党组织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确立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以核心素养为纲,明确课程育人目标。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团队发布研究成果,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涉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要点。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依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学科本质与学科育人价值相结合研制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党的教育方针、育人要求在学科层面的细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是我们国家的首创。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使教育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德育实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增强美育熏陶,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以及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是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对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学业质量标准阐明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阶段及其具体特征,准确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素养水平选择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转变学科育人模式,并为各级各类考试和评价提供上位的价值方向、理论框架和水平依据。
优化课程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强调以核心素养为纲,全面优化课程内容,充分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融入课程之中,努力吸收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一方面,坚持课程内容少而精,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如语文学科以学习任务群来呈现课程内容,化学学科突出化学基本概念(大概念)的统领作用,等等。
引领未来,不断使教育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教育要进一步增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成就。
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需要,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着重增加选择性,使学生在选择的实践中学会选择。为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在毕业总学分144不变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将必修课程的学分由116减少到88,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分由22增加到42,选修课程的学分由6增加到14。
“教育+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人才。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建立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要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要探索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精准分析学情,进行个别化指导。
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2019年5月16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给我们指明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积极付诸工作实践,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师报》2022年01月05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