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拾零】一次关于世界本体与语言关系的对话
原标题:【旧文拾零】一次关于世界本体与语言关系的对话
碱草 :
世界的本体是多元的——这个多元的世界,怎样才能进入我们的语文课程?该不该进入我们的语文课程?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chinesepoet :
愚以为,多元的世界应该经由语言这个媒介进入语文世界吧,但好像也是废话,该怎么进入呢?
碱草 :感谢好友的参与互动。握手!这个话题,是针对当下“走进文本”的理念提出来的——该理念陶醉在“语言所营造的世界”中,囚禁学生的言语生命——走的是一条不归之路。“语言”,传统上把它分为“民族语言(祖国语言文字)”和“言语(主体语言——在我之前是否有过这样的说法,本人未做过考察)。我个人认为:主体语言实践,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源泉和发展动力;祖国语言文字,只是历代文化生产者主体语言实践积淀的文化果实。人说话的过程——生产主体语言反映大千世界的生命过程,绝不是在“祖国语言文字”这部打字机上检字的技术过程。客体世界——自然世界、主体世界、文化世界,不构成言语主体的对象时——言语主体就无话可说。比如,我的这番话是以好友的帖子为对象,才构成了言说的可能.......再如,我们教学的“文本”,它的生成,绝非作家心血来潮——玩弄文字游戏的产儿;而是作家肩负干预现实的使命——能动地反映大千世界的生命状态(现实的......浪漫的.......荒诞的.......魔幻的......)文本,是作家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灵耗散模式的能动反映;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灵耗散模式,则是大千世界的能动反映。这里的“二级反映”,应该是语文课程的灵魂!而建构生产主体语言的心灵耗散模式,则应该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本位!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把目光聚焦在“学习语言文字”之上,与“走进文本”的理念是毫无二致的!其实质,是在扼杀学生的言语生命——在毁灭学生的“言语心灵”!以“文本为教学范例”——把作家生产主体语言反映大千世界的生命过程展示给学生借鉴,让学生的言语生命活动深入生活原型——读无字书,写绿色文!让“一千个哈姆莱特”走向“一千个莎士比亚”!
fenglong88:
任世界如何多元,如果想描绘自己所见的那个世界,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任何学科任何知识任何“元”的世界在对其进行描述时,离开了使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的表述,都不会被显现出来。
所谓由哲学转向语言,也不过是发现了哲学自身并不是“无所待”的而已。
碱草 :
多谢兄关注!握手!想描绘的“那个世界”,其实是,客体对象构成的“主体心灵世界”,或者叫做“胸中成竹”——“描绘”这个世界,准确的说——是主体语言能动地反映“主体心灵模式”........谈规律:首先是生产主体语言的基本规律——理智逻辑(感知表象——表象抽象——概念语词——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或情感逻辑(感知表象——表象现象——观照想象——体验直觉——感悟描述)..........“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不通过“生产主体语言的基本规律”——不构成主体生命的理智因素——不在情感因素的启动之下——不在世界本体对象的作用之下.......对“描述”绝不会不构成任何意义。“哲学转向语言学”,其根本原因,是对“心灵”的亵渎——是要“毁灭心灵”——是要标榜对“认识论”的革命——哥白尼式的革命。“无所待”——“无所不待”!哲学因人而生,历来都是“有所待”的——只是它的功利目标——指向人类生存发展的终极。
fenglong88:
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所负责的是把人的认识转化为外在的可知可感的形式,如果缺少了必要外在语言环境和后天的语言文字学习。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从语言文字的功能来说,它不但能反应人的主观世界,它还能指向客观世界,也能描绘主客观混合的世界,但这个功能是在长期人类群体生活中共同积累的结果,而不是具备了主体精神世界就能表达清楚的。
语言文字的表达要有人的精神活动,这是正常的,但要说人的精神活动决定了语言文字的表达就错了。因为没有后天的在公共范围的学习过程,一个人绝不会依靠自身完成语言文字的建构活动。
哲学的转向语言研究并不是否定精神世界的存在,而是要依赖语言更准确地表达精神世界。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能直接通过脑电波进行,而是要依赖语言文字来进行——这就如登山者一定要确认登山装备的安全性一样。
碱草 :
我一向强调:祖国语言文字作为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不可或缺的主体食粮。不学习,怎么得了?不学习,第二信号系统怎么建构?不学习,何来主体生命活动的情智要素?但主体“食粮”绝非“工具”。
是“语言文字的功能”指向“客观世界”?还是人的“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指向客观世界?
生产主体语言的基本法则是:“主体意识模塑主体语言——主体语言反构主体意识”,前者是这一辩证过程的主导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规定性(拙作《语言发生学给语文课程的哲学启示》,对此已作出详细的论述,此文已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关于语言学转向的大师们如何看待“心灵”,我们查一下他们的言论,就会清楚。他们先是以人的“心灵”,是看不见的为由........后来就干脆喊响了“毁灭心灵”的口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靠的是主体语言而不是什么语言文字——主体语言是生命信息,它与语言文字是不同质的两个概念。
fenlgong88:
后天习得的内容,则绝非人靠自身能够自然生成的。要知道“精神主体”要依靠食粮而成长,而不是“精神主体”直接创造“食粮”,“精神主体”只能在“食粮”存在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挑选。
人的 “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可以认识这个世界,但不能描述这个世界,要想描述这个世界必须通过外在的手段,而这个外在的手段是公约的结果,而我们能够涉及的是这个公约结果的一部分——语言文字。而当语言文字创造出来之后,它的独立性由对人的认识起了反作用,这是人在创造它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内容,但人已经无法制止这种反作用了。
关于“主体意识模塑主体语言——主体语言反构主体意识”这句话,我的认识是这样的,无论“主体意识”如何“模塑”“主题语言”,进行这样表述的前提,必然是“意识”存在的同时,还存在这一个与“意识”不同的“语言”,否则这句话就不会成立,如果这句话成立,就意味着语言获得了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证据。作为独立存在的语言必然要有其运作的规律,如果不遵循这一规律,“意识”就无法“模塑”“语言”。
语言学转向的大师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去确定自己研究的内容的,心灵的不确定性不在他们研究的范围之内。这很正常,正如科学研究一开始也不涉及“来源”方面的问题一样。更何况,在分析哲学之后,西方的哲学界也向前发展衍生出了心灵哲学的概念。只有我们用辩证逻辑的观念去审视以往的学说时,才能发现无论逻辑学、哲学、科学还是人类学、社会学都是处在变动不息的状态的,而非静止的状态的。
chinesepoet :能不能贴一贴具体的言论呢?谢谢
碱草 :多谢朋友关注!我上网很吃力——自己查查吧,从莱布尼兹挑战洛克,到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碱草:
传统的“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知识,对学生的说写实践所以不发生作用,究其原因如下:
1、这种关于“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所谓的“知识”,被视作深藏在“文本”中的、深藏在“祖国语言文字”中的客观存在物——学生,在教师的说教之下,只要把它挖掘出来——束之高阁(作为应试的资本),就万事大吉!可见,这里的所谓“知识”,其实属于“文化”——它外在于学生的言语生命,远离学生的生活原型。
2、语言文化作为言语主体的“精神食粮”,必须通过人脑的吸收——将其质变成言语主体能动地反映生活原型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时候,才构成真正意义的知识——才对学生的说写实践发挥作用、构成意义。
3、作家的言语实践创作了“文本”——生产了语言文化——精神食粮,学生以文本为范例,学习作家的样子能动地反映自己的生活原型——这种原生态的、绿色的习作过程,本质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文化——精神食粮”的生产过程。传统的“字词句章语修逻文”教学,封闭在书本之内,在毁灭知识的同时,扼杀了学生的言语生命的本真。
4、录音机记录语言的过程,只是一个言语现象或言语结果的复制,与主体语言发生的真实生命过程相距甚远.........“用文字记录我们的认识”,首先是“认识模塑语言”,而后是“语言(陈述性的——关于“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心智要素)反构认识”。这里,如果只强调“文字限制”,就有问题了...........本想结束与岳兄的讨论了,但突来兴致——又补上这么几句,也不知岳兄能否关注。
fenglong88:
关于1,在我看来,以前教学出现问题,并不是“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知识本身存在问题,而是人没有认识到这些知识并不能直接参加人的活动,也就是说这些知识是静态的总结,而要运用这些知识是要经过动态的还原的练习。所以不是这些知识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人的错误认识或认识缺陷使教学活动远离学生的生命,责任在人而不在这些知识。即如一个产品的说明书说明了操作过程,但这个过程是要人在动态中才能直接作用于该产品的。而如果一个人错误第理解说明书(假设说明书内容是没有问题的),或无视说明书而产生的后果,跟说明书本身无关,而跟这个人有关。
关于2、人脑具有语言机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接受语言时,人脑也会被语言改写,这是人的意识和语言互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但不是谁决定谁的问题。
关于3、作家也好学生也好,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对语言文话掌握的范围和运用程度之间的区别,而且要注意的是“作家”只是身份的表述,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下“作家”也是“学生”。而达成有效沟通必然要有作为中介的语言文字,而如果没有一个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在,学生就无法达成向作家学习的目的,所以必然要对在一个外在的参照标准,而“字词句章语修逻文”这些知识是这个参照标准的中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关于4、我知道录音机知识复制的功能,因为“主体精神”“主体语言”这样表述过于抽象,所以我才用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人的活动其实是受其使用工具限制的,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人在使用工具,但工具本身早已经确定了人的活动范围,即人要在接受工具的限制前提下使用工具。如果按照兄说法,“认识模塑语言”,那么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现在通过认识,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却只能“模塑”汉语汉字,而不是英、法、德、俄等其他语种呢?
碱草:
我们的观点在接近。但语言观和知识观上的分歧,还是不能让我们走到一起。“知识并不能直接参加人的活动”——是现代知识观,把知识看做深藏在地下的矿物使然。传统的关于“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所谓“知识”,其实属于“语言文化”——它外在于人,则必然“不能直接参加人的活动”。这的确是人的认识的错误——把非知识——伪知识硬说成知识。好在,新课程之下,已经完成了知识由名词到动词的转型。我个人认为:知识,是人的活动方式的自觉与自为;语文知识,是言语主体的志趣的、动机的、程序的、方法的、策略的、陈述的、默会的、元认知的诸情智要素,对生产主体语言的基本方式、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的自觉与自为——这样,主体吸收“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文化营养而生成的陈述性智力要素,是无法不“直接参加人的活动的”。人脑吸收语言文化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反映文化世界的生命过程——主体是积极的主动的,并不存在“人脑也会被语言改写”的说法——语言或祖国语言文字作为精神实体——作为非物质文化——不存在“改写”对象的能力。有效沟通作家与学生的“中介”,不是语言文字——那个“事先约定好的规范”,其实是“第二信号”指向的关于第一实体的前喻文化所形成的共识——反构主体意识的“语词的所指”。人的活动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而不受“工具”的限制。人类吸收语言文化这一精神食粮,形成了“审美的眼睛”.......“音乐感的耳朵”——五官的人化使其自身直接变成了理论家。因而,人的活动,是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的直接活动;这里面,并不存在什么“工具”。我们的认识只能“模塑”汉主体语言,是因为我们所食取的是汉语言文化——我们的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是汉语言文化所孕育的........工具论,试图直接操作“语言文字”来解释世界,而否认主体语言实践能动地反映大千世界的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其实恰是在践行语言哲学“毁灭心灵”的理念。西方哲学,早已觉醒;新的心理学——各流派的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早已问世,并且已被引进我们新课程的理论建设......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岳兄参考批判。
fenglong88:
不管“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如何传统,这些依然是知识,即便规入大的“语言文化”范围,对这些内容的静态描述依然是知识的一部分。我并不太关心理论上的名词是怎样表述的。但我知道识记和运用之间存在着静与动的差别。所以“吸收”和“生成”之间,实际上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如何才是吸收,如何才是生成,否则,差异是很大的。关于“人脑也会被语言改写”,兄可以参考一下最近的脑科学方面的研究,最近看到的一本书《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提到了外在的行为方式对人大脑的改变。另外,在看台湾大学的苑舉正教授讲哲学的视频中,他也提到过不同的语言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文字是“共识”性的,规范却是“潜在性”的,是形成共识的必经阶段,只有清楚了这个潜在性的规范,语言文字才有具体的实在的意义,否则只能增添误解和歧义。例如,词语的语境义,一个不知道语境为何物的人,在交流中就会有困难了。眼睛,耳朵是人自身具备的官能,但语言文字不是人自身的一部分,不靠“后天”的学习,人不会自然产生社会性的语言和文字,无论人类的吸收是如何的,语言文化(正如兄前面说的)是“外在于人”的。所以无论兄如何夸大人的主体作用,但离开了“后天”的学习行为,人不能形成社会性质的心理机能,只能存在自然的生理本能而已。至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质,实际上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我们之所以只能使用汉语,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接受了汉语的限制,我们无法直接“模塑”其他语言,同样的精通语种更多的人,也同样先接受其他语种的限制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模塑。也就是说,不要过于夸大主体意识的作用。
碱草:
看来我们之间的分歧,主要是“语言发生学”与“语言学”的分歧。
以往分享
【旧文拾零】叶开先生,想说相信你不容易
【旧文拾零】谈谈乔乔的语文学习和教育问题——来自一个普通语文教师的回应
【旧贴拾零】一次关于“学科与课程”的对话
【旧文拾零】解析2012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旧文拾零】关于“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思考”的对话
【旧文拾零】一段关于“文字与语言、与精神的关系问题”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文字和语言作用的对话
【旧文拾零】一段关于语文教师困惑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北京青年报上《中小学语文教材 删改到底该不该》一文的对话,原文附在后面
【旧文拾零】关于我对《丧家狗》的评论《离开文化的文化人》的讨论
【旧文拾零】关于语文课涉及的表演问题
【旧文拾零】月考周测利弊谈
【旧文拾零】关于作文审题与构思的一次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胡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得满分的对话
【旧文拾零】答陶梦兄(或陶夫人)教学札记二则
【旧文拾零】在网上读书园地,答陶梦兄问
【旧文拾零】关于“应该重估‘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 ”的对话。
【旧文拾零】读钱理群先生《做教师真难,真好》有感
【旧文拾零】关于设立体罚制度的一次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注释一辨》的讨论
【旧文拾零】在网上读书园地与陶梦兄探讨教育方面的问题
【旧文拾零】 关于概念的修正
【旧文拾零】简答陶梦兄关于作文问题的思考
【旧文拾零】关于“语文研究方向”的一次对话
【旧文拾零】昔日于网上读书园地论坛答陶梦兄问
【旧文拾零】一段跟“体罚”相关的交流
【旧文拾零】关于应用与拓展的思考
【旧文拾零】明确趋向,导引思路——浅说2011年天津卷作文特点与审题构思方法
【旧文拾零】2006年在国学论坛上一个与别人吵嘴帖子的记录
【旧文拾零】关于文章作者不认可语文阅读题答案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一篇论文视角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的对话
【旧文拾零】昔日在网上读书园地和陶梦兄探讨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
【旧文拾零】学校发展大讨论
【旧文拾零】我的“教学模式“”
【旧文拾零】备份“关于《锦瑟》的对话”中自己发言的部分
【旧文拾零】关于语文需要整体设计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阿长与山海经》是否存在多余内容的对话
【旧文拾零】给心系国学的家长们的建议
【旧文拾零】答问七则
【旧文拾零】写在《祝福》后面
【旧文拾零】简析语文学科自身的致乱因素
【旧文拾零】简论梳理
【旧文拾零】透视“表达与交流”
【旧文拾零】 我在一个社区的部分回贴
【旧文拾零】例谈变“超预设”为“生成”
【旧文拾零】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旧文拾零】区别与关联——浅谈阅读和写作
【旧文拾零】立锥于传统与变革之间(片思一束)
【旧文拾零】“知、思、悟、行”——我的作文训练思路
【旧文拾零】 “四门八面”——文本教学形式初探
【旧文重发】作文前期准备中的隐性原则
作文的真相
关于把“知思悟行”作为作文起点的对话
对作文教学及策略的认知与重构(较为冗长枯燥,慎入)
基于“阅读”、“生活”和“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
答某家长关于孩子作文的两个问题
语文杂谈:(十七)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思考
语文杂谈(二十一):作文难教之我见
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作文难教的对话
作文前期准备中的隐性原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