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会是你的理想之城吗?

  青年需要城市,作为人生展开的舞台;城市需要青年,为之生成温暖的动图。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叙述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即理想之城可以不再大一统地标注以北上广深,也可以是温和而有生机的贵阳贵安。于许多青年而言,这是需要勇气的选择,也是另辟蹊径的选择。

  人和城的双向奔赴

  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4月22日在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23日收官。2天时间,上演了一场叹为观止的人才盛宴,以贵州之名。

  距离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不远,有“黔南第一山”美名的黔灵山顶,春绿万枝,若于山顶眺望,视线穿透烟云,审视山脚的城市,可以看见无数外来者经年耕耘的结果层层叠叠,从六百年前的建城戍边,无数能工巧匠从中原、江南、巴蜀等地赶赴于此,建屋垦田,到上世纪50年代的“三线建设”,无数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涌入,带着先进设备、优势技术,在崇山峻岭间建设无数工业惊奇,催发现代都市平地而起……

  人博会线下活动人气很高。

  来自黑龙江大庆的东北女孩吴晗,刚刚收获了工作以来的第一份荣誉——公司“新锐之星新签王”。

  2018年,吴晗从老家黑龙江大庆来到贵州,就读于遵义师范学院物流专业。2022年6月,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吴晗向京东物流投去了简历,并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成为京东物流贵阳分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

  这让这个来自东北的女孩开心了很久。荣誉,意味着她真正在公司获得认可,也意味着她在这座城市有机会扎下根来。

  入职京东物流贵阳分公司,吴晗又喜又忧,喜的是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也有忧虑。“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以为会有很多困难。”吴晗说。

  “我把自己的选择告诉父母后,想不到他们都很支持。”父母的支持,在于他们坚信吴晗既然选择贵阳,自然有留下的理由。

  其实吴晗私下里心底藏满忐忑。陌生的城市,能不能习惯?能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故事?

  “想不到贵阳工作环境挺好的。在贵阳申请住房、落户这些基本需求都很方便,还有人才扶持政策。”

  吴晗生活大大咧咧,工作努力认真。豪爽健谈的她,短时间就跟同事打成了一片。“之所以决定留在贵阳,是因为自己还年轻,会有很多的可能性。而眼下,在京东,在贵阳,和我的理想还挺接近的。”吴晗说。

  “我希望在贵阳稳定后,把父母接到这里居住,这里天气太好,适合他们养老。”吴晗已经开始畅想未来。

  和吴晗一起选择在这座城市落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求职者咨询相关政策。

  会场之外,开阳,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刘兴国正忙碌于堆叠的事务,党委书记、副总裁的名片对应着年轻的面孔,他对这座城市有很真切的感受。

  2012年12月,刘兴国来到中伟。时光飞逝。

  “从散点布局到链上成势,我算是个见证者吧。”

  近三年,中伟股份生产的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近一年多来,刘兴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公司的开阳产业基地,回顾仅用两百余天就实现了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拼搏叙事,刘兴国说的是:“旁人或许真的很难想象,在我们开阳产业基地,中年员工身上也能展现出年轻人的热血。”

  刘兴国用了“热血”这么个激昂的词汇。

  数据显示,仅2022年,新增留筑高校毕业生达11.08万人,创历年新高。

  这座城市和许多有志青年之间,前所未有地相互渴望着。

  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正式启动的前一天,已经聚集了贵阳贵安1349家单位发布的人才需求,招聘人数达到22824人,其中,贵阳市241家事业单位计划引进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952人;1108家企业拟招聘21872人,其中博士187人,硕士1380人,与第十届人博会相比,招聘单位增加880家,提供岗位增加10193个。

  这里有令人感慨的诚恳

  已连续在贵阳举办十届的人博会,努力构建着温暖的聚才平台。

  本届人博会设置了线上线下两个维度的供需双选会,线下会场共有670个展位,参与引才的单位包括中央在黔单位及各市(州)重点企业。同时,现场还将举办贵州新时代闯新路人才高端论坛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数据人才、技能人才、2023贵州留学生发展等分论坛活动。

  线下人才引聘活动现场,则设置了9个市州、中央和省管企业、重点招商企业等不同专区。

  线下招聘开始不到一个小时,航天科工十院0612研究所的招聘人员许粟榬就收到了30余份简历,其中不乏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的求职者。招聘台位前则站满了求职人员,大家自动围成了一个圈,认真听取岗位介绍。

  “我们提供的岗位中,本科最高15万起,硕士最高24万起,博士最高30万起!”面对入场咨询的众多优质求职者,这家来自贵阳经开区的实力企业也针对性地抛出了有分量的“橄榄枝”。

  除了高薪“招兵买马”,航天科工十院0612研究所还推出住房补贴、八险两金、单身公寓、就餐补贴等吸人眼睛的揽才“礼包”,“我们内部有完善的晋升机制以及培训,更有‘老带新’的培养机制,来到我们团队的人才一定不缺成长的机会。”

  就业春风暖意融融,企业“抢人”诚意浓。各家企业招聘人员使出浑身解数,将优惠“礼包”印上宣传海报,释放出了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得知人博会的消息,求职者李旭早上8点半就到了现场,匆匆吃完早餐拿着简历入场,查看企业招聘信息,圈出岗位重点信息,向心仪的岗位精准投递简历。“我此前两年都在省外教育培训企业工作,这次想进来看看有没有贵阳学校类的岗位,今天来的企业很多,希望能把握这次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您的专业背景和就业经历比较符合我们自动化工程师岗位,先留一份简历吧!”“我们人事会对简历进行筛选,再通知企业进行面试,请注意保持通话畅通。”明创慧远(贵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创慧远)为人博会带来了20余个职位,展台前围满了求职者,行政人事主管代兴萌正在为求职者介绍。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陈梅。

  抢人才、找工作,现场人头攒动、你来我往,氛围持续升温。在来自云岩区的贵州中伟集团招聘信息展板上,单位的详细招工需求、薪资及福利待遇等信息一应俱全,吸引了众多求职者驻足浏览。

  “我们此次招聘大部分岗位都是企业中高层管理岗,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要求比较高,待遇也不错。”短短两个小时,公司展台吸引30余人前来咨询,该集团人力副总彭晓颖一直在展板前为求职者进行岗位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介绍。

  去年底,中伟股份首批磷酸铁产品成功在开阳产出,企业磷系电池材料一体化发展开拓新局,中伟也率先成为业内横跨镍、钴、磷、钠材料体系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

  对于被认为是“黄金赛道”的新能源材料产业竞跑,刘兴国的观点是:“人才是向前竞跑的‘加速度’。”

  “产业链正转化为吸引相关人才的重要因子,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刘兴国说。

  刘兴国想要表达的是,城市和企业是人才聚集的双重动力,缺一不可。

  实际上,贵阳贵安已在全国率先实现落户“零门槛”,成为最具亲和力的城市之一。

  “警官,我想咨询一下,我刚刚毕业,是河南人,准备在贵阳找工作,租房可以办理落户吗?”在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2号馆贵阳公安户籍政策解读专区,应届毕业生刘莹霞咨询户政问题。

  贵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户政科民警袁婉玲的回答是,“贵阳市目前实行‘三最’户籍政策,即落户政策最宽松、落户流程最方便、落户时限最快捷,依托线下户籍窗口服务机制和线上贵州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实行窗口服务7×24小时的全天候实时受理、即时办理,解决群众8小时工作时间外、周末、节假日办事时间错位问题。”

  随即,袁婉玲现场帮助刘莹霞下载了“贵州公安”APP,并耐心讲解办理落户的线上办理流程,“打开APP,进入贵阳专区,选择户口迁入,填写户口迁入申请,准备毕业证、居民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后,提交就可以了,我们办事人员收到资料后会立即进行办理,一个工作日就能办理成功。”

  户口迁移、户口注销、户口登记等62项高频户籍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办理,“接下来,我们会新增11项子项目。”袁婉玲说。

  数字化是亲和力的一种源泉。

  仿佛是作为这个观点的进一步验证,4月22日的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大数据人才论坛上,《贵州省人才就业与企业用工精准匹配服务平台》宣布正式上线。

  据介绍,这个平台目前已拥有涵盖8大类、19小类共3286.5万条全省市场主体数据、465.8万条工商数据;以及42大类、124小类共5000条的标签体系,可以通过大数据手段让人才与企业岗位进行精准匹配。

  贵州这些领域极富职业前景

  对青年人才理直气壮说一声“你好”,贵州有自己的底气。

  实际上在多个特定领域,贵州凭借自身的独特禀赋和持续深耕,已经积累起足以让青年人才肆意挥洒的沃土。

  “我们擅长传统手工艺的设计与制作,欢迎大家来选择我们的学生。”4月14日,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陈梅在朋友圈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发出求职邀请,顿时赢得众多文旅企业负责人点赞。

  贵州民族大学立足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于2003年设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技能特招班,这是我国普通高校中首个独立,也是贵州省高校唯一特设的本科专业方向。

  “2012年,我们成立‘民族民间美术系’,经多年探索实践,逐步形成‘文化传承+设计创新’为两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陈梅说。

  作为贵州民族大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的负责人,陈梅已连续高水平、高质量完成8项国家级非遗研修培训任务,培训非遗传承人350余名,培养了张薇薇、杨胜娇、韦波等多位非遗产业带头人。

  非遗是文旅产业的一个分支,更大的产业背景上,崭新的业态,呼唤着更具跨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参与者。

  “面对现在落地的小车小团服务,我们需要兼具司机、导游、摄影师等多种角色技能于一身的旅游人才。”马蜂窝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旅游市场回暖,在贵州这样一位既会开车,又了解文旅资源,还能为游客拍美图,聊天做朋友的“司导运营”,月收入可在1万元以上。

  今年省旅发大会期间,沉浸式剧本微旅行《青岩志》在“2023爽爽贵阳·玩法引力场”里首发亮相。据悉,这是一群贵州导游在三年疫情苦练内功后的转型升级与探索成果。“当旅游行业的灵魂人物导游开始角色丰富,功能拓展的时候,一定会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深刻的旅游体验。”中青旅研究院副院长、贵州省文旅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葛磊说。

  越来越多的才俊在贵州体会到强烈的“获得感”。

  “现在来看,来贵州是对的。”携程集团政府合作部西南大区总经理易杨说起自己与贵州的文旅故事,深感十余年来,贵州旅游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人流的井喷,对外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自2020贵州和携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易杨不断与省、市(州)、县三级联动,政企之间持续共同开展文旅产品惠民补贴,以及节假日、季节宣传等系列品牌营销活动,提升贵州在线旅游综合实力。

  数字经济的蓬勃崛起,同样为贵州拓展出想象力巨大的人才用武之地。

  3月初,华为生态合作伙伴企业——中软国际(贵安)全球运维中心揭牌入驻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带来了一个400人的人才团队,这个数字将在年底预计增加到900人。

  3月下旬,贵州省人社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在推进分类评价方面,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技术经纪、创意设计等相关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3月底,在贵州省2023年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中,特设大数据招聘专区,贵阳市大数据局积极组织动员26家大数据相关企业参加招聘,提供了640个岗位。

  2022年,贵州数字经济人才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实施重点人才倍增计划,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融合,多形式开展政校企供需对接等,全省数字经济人才总量达36万人。

  开放绿色通道,引进一批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在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近3年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制定特岗计划后,平均每年引进5个博士,目前该学院博士比例接近40%。

  “我读完博士就回到了贵州工作。‘东数西算’战略背景下,贵州对人才将会越来越有吸引力。”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田有亮说。

  在印度设立“云上贵州(班加罗尔)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在俄罗斯设立“贵阳高新(莫斯科)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设立“贵州大数据(伯克利)创新研究中心”,紧盯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贵州快速成为国外优秀技术及人力资源的“引力中心”。

  目前,贵州已初步形成从社会培训、中职、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全职引进了各类高层次大数据骨干人才超过2000名。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期末,全省数字经济人才总量将超过50万人。

  做强生态圈,让数字经济人才有用武之地。眼下,距离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办还有一个月,在参展企业方面,已有华为、富士胶片等260家国内外企业确认参加。其中,研祥集团、神舟通用、长威科技、视睿信息等企业将首次亮相。

  而作为大数据行业的“国际性盛会、世界级平台”,2023年数博会将充分展示贵州省以及全国大数据领域企业等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战略新机的昂扬姿态,并向外界传达贵州加快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生态圈的决心。

  当前,围绕算力、存力、数据、算法等大抓项目,贵州正积极打造算力上下游产业链,积极谋划发展“东数西算”“东数西存”“东数西训”“东数西营”等各类场景,加快培育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贵州将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累计上云企业突破3万户。作为产业承载平台之一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正取得全新突破,集聚相关企业800户以上、人才2万人以上。

  城市和才俊,在一年又一年彼此的双向奔赴中,书写动人故事。

  又是毕业季,即将到来的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将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思宇 朱迪 管云 曹雯

  方亚丽 陈露 贾智 陈江南

  编辑 钟齐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赵宏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