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画大家梁培龙:一生只为孩童梦

  新快报讯 6 月 1 日是孩子们的节日," 快乐时光——梁培龙儿童水墨画展 " 也于 1 日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T2 航站楼南航明珠休息室(国内)开幕,本次展览画作是以儿时的歌、儿时的回忆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共展出中国十大儿童画家梁培龙的 53 张儿童及动物题材的绘画,展出时间至 7 月 30 日,这是送给孩子们的六一礼物,画作以淡墨为基调,表达了儿童纯洁、活泼、可爱且真诚的内心,同时,他也在现场表示:希望大家不论什么年龄,都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永远年轻。

  中国十大儿童画家梁培龙。

  初窥艺途,选择与儿童相伴

  梁培龙走上艺术的道路是一个偶然,他学过建筑、做过木工、干过税务,直到 1971 年在广东省美术展览征集作品时创作的两张儿童题材装饰画均入选,其中一幅名叫《奶奶,我也去》的水粉装饰画还印了几十万份年画,发往全国,他便和儿童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被调入广东人民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工作,开启了专业的艺术之路。

  梁培龙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是一个必然,他一直自学绘画,后来当上编辑、当了画家、得过不少奖杯,还是不停画着,他创作的儿童题材登在了全国各地书刊中,却仍觉得学无止境,这一路的脚印有深有浅、有苦有甜,但更多的是汗水。

  梁培龙总是愿意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经常跑到幼儿园、少年宫等地方写生,为孩子们画像,和孩子们聊天、讲故事、交朋友,令人耳目一新。

  梁培龙的画作充满童真童趣。

  " 全国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著名画家、书法家卢延光曾感慨地说,画国画的人多如牛毛,但画儿童题材的人却凤毛麟角,梁培龙的作品中用纸、工具等材料和表现手法都很特别。梁培龙对此也坦言,曾尝试放弃画儿童画,但他跨过门槛徘徊于儿童这一块待开垦的土地上,竟觉得十分留恋,唯有沉醉于这天真无邪的世界中,才是他所热爱的,所以会继续努力下去。

  梁培龙(右)与著名画家、书法家卢延光(左)在一起。

  初心未改,纤毫物欲不染身

  儿童时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仿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梁培龙深以为然,在他的儿童画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就是创作源泉,他希望自己能像小孩子一样,用最本真的形式去描绘生活,用一颗纯洁的童心来发现生活中的美。

  著名画家林墉曾用 " 纯稚清美 " 四个字来概括梁培龙那颗童心,梁培龙仿佛也有着儿童独有的形象化思维方式,他匠心独运,用流动的水分使画面滋润而富于生机,同时,淡雅的色调又饱含变化,在这变化中至清也至美。

  淡雅的色调中包含着水墨的变化。

  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梁培龙,在很多老友眼中,或许仍是童趣满身的 " 老顽童 ",是 " 不闲斋里的淡彩水墨孩子画王 ",著名军旅画家廖宗怡和著名漫画家、国画家方唐都与他相识近半个世纪,互相勉励、互相支持,都认为他视角奇特、童心未泯,强烈的个人特色背后是纤尘不染的爱童之心。

  梁培龙年轻时,带着儿子去草地、去公园,不陪着玩,而专注于自己写生;近几年则时常带着妻子四处旅游,泡温泉、坐缆车,为妻子照相、教孙子画画……同样在不停绘画,却又好像改变了什么,如果有人问他,他一定会回答 " 老年人就是要快乐一点。"

  梁培龙带着儿子去草地、公园等处写生。

  梁培龙和老伴常常外出旅游,路上的许多风景也入了他的画中。

  惜色如金,笔绘无暇童真

  出版儿童读物 53 本,绘画彩色插图约 6000 张……在梁培龙全身心投入儿童美术题材创作中的这么多年里,每一张画都别出心裁,有和小伙伴一起在山水之间探寻宝藏的、给天地上色、抓石子、抓螃蟹、玩竹蜻蜓、学轮滑……不止是梁培龙自己的童年,是一代一代人的童年,从放风筝到搭积木,以前的故事好像翻书一样翻开,能够补足很多生活情趣。

  连连重印的《水和墨的故事》为何如此受欢迎?有家长购买后评价称 " 这是十足的精品,它让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有趣起来,而且贴近孩子们的欣赏喜好。" 好的故事是惟妙惟肖、引人入胜的,在这些绘画中,梁培龙很讲究笔墨,跳出传统的境界之外,在有限的画面里展现出无限的东西,形意兼具,让画能够补充文字的不足,并渗入到孩子们的想象宇宙中。

  意气风发的三国故事、形象灵动的大象法官、贴合呼应的诗歌插图,还有能够 " 穿粤时光 " 的《广府童谣氹氹传》……梁培龙手中每一本绘本的主体内容都不一样,他以雅淡、温润的韵致,简约、写意、传神的造型理念和艺术方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与情态,追求画面内涵的生动而精准的表达,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小朋友要求越来越高,人也需要经常提高自己的水准。" 他也希望,能够走进儿童视野的绘本读物是真正在为他们用心绘画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歌绘本中梁培龙的插画。

  绘本中总是以童年为主题,既是梁培龙童年的回忆,也是其他更多人真实童年的写照。

  日拱一卒,不歇艺术进补

  " 天道酬勤,慢慢用功,画上能添得一丝丝灵气,就足够我为之努力一辈子。" 梁培龙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给自己定下绘画的计划,他总说,画画就是休息,不会疲劳,每一位画家都是很勤奋的,不付出努力就不能突破自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中能够创作更多高质量的画作,在社会上尽量留多一些东西。

  在梁培龙学习时,林墉曾教导他,要 " 色彩沉着,绝不轻浮 ",而这需要下一番速写、写生的功夫,从那时起,速写本便从不离身;他让梁培龙读书,当真大读特读,画里也多了很多技法以外的东西。

  从不离身的速写本。

  梁培龙与他的绘本。

  如今梁培龙自己也指导了众多弟子,对自己的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跟随他学习五年的学生董铭说," 带上一沓画,在老师的点评之中便能够汲取营养,很多示范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极大。" 董铭是从小看梁培龙的画长大的,当 " 偶像 " 成为了 " 老师 ",他也倍加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缘分。

  梁培龙的画作上常钤有一方 " 悟 " 字印章,绘画中没有 " 手把手教 ",而是 " 心与心连 ",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他喜欢 " 悟 ",喜欢多想,喜欢在儿童艺术的领地里天马行空,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断探寻水墨的干湿、浓淡、节奏、机理……最终化为辛勤的汗水,换来艺术上的丰收。

  练习画作,辛勤的汗水终换来艺术上的丰收。

  这便不得不提梁培龙一直执着的 " 速写 ",有时猫在幼儿园,一呆就是大半天,昏晨全忘了,他的年纪已然不轻,从事美术工作已达 30 多个寒暑,本大可不必干着这些十六七岁孩子们入门才干的 " 苦事 ",他有时候也会反问:何必那么辛辛苦苦磨练与变形手法不太相干的写实造型?

  没有谁能给梁培龙答案,因为他自己心中早就有所抉择。

  梁培龙执着地认定这种自我训练方法是通向更高层次艺术殿堂的一条必经之途,就像在喜马拉雅山上一步一个雪窝、一手一道冰凌爬行的登顶队员一样,因为心里藏着一片最蓝最蓝的蓝天,所以他们不避艰险、心无旁骛、步步生莲,他也心甘情愿地历练自己,持之以恒则受益匪浅。他执着于训练眼与手的统一,美感与动态的协调、疏与密的强化,倘能爬过了困难堆积如山的 " 俗行 ",险峰之后,新的境界就在八千八百米巅峰之上。

  梁培龙时常拍下身边景物,除速写外也可回家不断练习。

  梁培龙笔下的水墨荷花。

  择一事,终一生。本是全凭爱好绘画的梁培龙在过去可不敢想象自己会成为一个儿童画家,但这一切就这样巧妙地发生了,其人如其画一样,在成长和落笔中可能害怕失之浅失之薄、失之率失之淡,必须更凝炼、更集中、更精粹," 我相信人的命运,除了努力以外,上天也有安排。" 他说。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像梁培龙一样的、洒脱中带着执拗追求的、随意中带着美好祝愿的、永不失童心与匠心的画家。

  【画家简介】

  梁培龙。

  梁培龙,1944 年出生、广东省三水县人、美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曾任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装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越秀区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越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从事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出版工作 30 多年,已编辑书稿共 500 多种。曾获第三届全国图书 " 金锁匙 " 奖、首届 " 冰心儿童图书 " 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优秀编辑奖等十多个奖项。从事儿童美术题材创作共 35 年。为儿童绘画了彩色单行本 53 本,为其他刊物所绘画的彩色插图共约 6000 张。出版国画集有《梁培龙画册》《儿时的歌——梁培龙水墨画集》《童年的梦——梁培龙画集》《梁培龙水墨儿童画选》《水和墨的故事》《唐诗 - 宋词》等十余本专著。他创作的儿童题材的作品曾 13 次入选全国美展。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小学教材,并被列为建国以来中国十家著名儿童题材画家之一,他曾于广州、北京、香港、台北、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地举办 26 次个人画展。

  【作品赏析】

  梁培龙水墨儿童画。

  梁培龙水墨画。

  梁培龙水墨画练习作品。

  梁培龙水墨儿童画。

  梁培龙水墨画。

  梁培龙水墨儿童画。

  梁培龙水墨画。

  梁培龙水墨儿童画。

  梁培龙水墨儿童画。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