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病,中年失业,当我选择不鸡娃后:一切自愈了……

  比起盲目“砸钱”,家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找到自己,喜欢自己。

  ——萨姐

  作者:暖心

  01

  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感慨,不由被触动。

  孩子读四年级,老人突然生病,她也面临中年失业的困境。

  棘手问题接踵而至,自顾无暇之际,妈妈无奈选择对孩子放手:不再鸡娃!

  从此,她不再给孩子布置课外作业,只要求孩子认真完成课内练习;同时她停掉了孩子的各种兴趣班,只留下孩子最喜欢的吉他课。

  时间一下子空出了很多,孩子终于有了玩的时间,妈妈也开始享受与孩子共处的亲子时光:花一个下午看孩子画迷宫,听孩子滔滔不绝讲迷宫构思。

  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令她惊叹,她也由衷欣慰,孩子终于有了时间去实现自己小脑瓜中奇奇怪怪的想法。

  更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她的躺平而一落千丈!

  对此,妈妈无比感慨:选择不鸡娃后,一切自愈了,那些鸡飞狗跳的日子,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精神内耗,原来生活可以如此淡定而美好……

  

  02

  鸡娃,不过是家长的一番自我较劲

  你鸡娃了吗?娃被鸡好了吗?

  家有学龄娃,“鸡娃风”不知不觉从精英家庭走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一名小学生妈妈,在大环境的氛围影响下,我也不由自主追随鸡娃大军,可五年的鸡娃路,带给我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迷茫。

  就在前不久,儿子捧着试卷回家宣告:妈妈,我考了XX分,全班XX名。

  我看了看,欣慰又心酸:欣慰这就是孩子的真实学习能力,心酸近五年的鸡娃路,到头来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徒劳!

  换句话说,鸡不鸡,娃都那样!

  他并没有在我的努力下,成绩一跃而上;他也没有在我放手后,成绩直线下滑。

  可近五年的辛苦付出和努力挣扎,却是不争的事实和不堪的回忆。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天下班后我匆匆赶回家,每天晚饭后我急急坐在桌前陪伴他:陪读、检查作业、查漏补缺、增加新知……

  恨不能把一分钟当作两分钟用,盼望着孩子一学就懂、一遍就过。

  然事实不尽人意,孩子渐渐长大,越来越不满对他的学习安排,他哭、他闹、他发脾气、他想尽各种各种对抗。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一家人因为学习问题争执,一个生气,一个负气,还有一个叹气。

  终于,我精疲力竭,在一位过来人妈妈的指点下选择“放下”与“放手”:

  从此只检查孩子作业有没有写完,不再批改他作业是对是错;我不再要求孩子每天完成课内作业后再刷课外题,所有的学习全权由孩子自己来安排,我只出现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

  煎熬中过完了一个学期,我以为放手会换来惨不忍睹的结果,却其实:儿子仍然徘徊在原先班级排名,但母子间的争执却为之减了不少。

  五年辛酸鸡娃路到头来才发现,这不过是家长的一番自我较劲,给孩子找麻烦,给自己找不痛快!

  “普而慌则鸡,鸡而优则牛”,不是每个父母都自带鸡娃属性,但在“不想自己孩子比别人差”的焦虑中,无数家长或主动、或被动投入鸡娃浪潮里,身不由己被推着前行。

  可事实上,孩子就像一棵成长中的小树,外力的确很容易将它摧毁,但小树若要生长得出类拔萃,最终却只能靠自己。

  就像3娃博主妈妈“爱读童书妈妈小莉”说的那样,养育3个孩子的历程,让她越来越发现一个真相: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究其本质,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在于对孩子做了什么,而是父母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活出了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用一个生命状态影响另一个生命状态,才是最好的养育。

  

  02

  当年被鸡的娃,如今都过得怎么样?

  “比起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更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

  全天下的父母抱着共同的焦虑,生命不止,鸡娃不休。

  不惜掏空家底拼鸡娃,若干年后,孩子真的就能够跻身精英吗?

  不然。事实上,更多父母需要承受另一个现实:孩子归来,仍是平凡人。

  前段时间,北京第一代“鸡娃本娃”,一个95后的姑娘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在历经各种“鸡娃教育方案”后的发展状况。

  学区房、私立外国语学校、补习班、南极游学、出国交换……享尽各种优势资源,姑娘最终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职业往好听了讲是编剧是作者,更客观地说,是自由职业,是无业。

  作者自我总结:父母不遗余力花下资本进行鸡娃教育,并没有让她出人头地,只是让她相较于同龄人多赚了一点,工作轻松了一些。但她的能力也仅能在北京负担自己买车,却没有能力买房。

  包括她身边的一群被鸡的朋友,情况都相差不大,大家终归都沦为了社会里一样搬砖的996。

  有想明白的鸡娃人,投入副业搞起了烘焙;有的辞职当了酒保,有的甚至去做健身教练,外卖派送员……

  鸡娃失去母鸡的庇护,一样只能在风雨里自己奔波觅食。

  日本版的《人生七年》纪录片,则更真实地通过影像资料记录鸡娃的成长史。

  每隔七年的一次回访,这些来自中层阶级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鸡娃的路途上,一开始有多充满希望,到最后就有多少烦恼。

  

  13个被追踪的对象,在第三个七年之后,大多都偏离了曾经的预设,所有当年的踌躇满志,最后在现实中不得不低头,选择一个普通的行业,普通的职业谋生。与普通人无异。

  毕竟,芸芸众生,少有精英。

  03

  不鸡娃,家长还能教育啥?

  也有家长迷茫,在如今的教育环境里:不鸡娃,还能教育啥?

  TED演讲大会上,来自深圳语文老师赵查分享的一段任教经历,令人深思。

  

  语文课上,赵老师给全班同学播放了一段《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视频,里面讲到了消防员杨科璋的事迹。

  杨科璋在大火中救出一个两岁的小孩,火情迷雾,他不幸踩空坠楼,牺牲时怀里却紧紧抱着两岁的小孩。

  看完视频,赵老师已经双眼湿润,他控制住情绪,启发孩子谈谈感想。

  然而,一眼望去,全班孩子,一脸木然。

  赵老师很难受,他点名提问班长,让孩子回忆自己上一次因为感动而流泪,是在怎样的时刻?

  孩子努力想了想,最后回答:不记得感动是在什么时候,只记得上一次流泪是因为月考退步,受到爸爸的批评。

  这个回答,让赵老师很无语。他说,多年以后再回想这一幕,依然感到深深不安:教育竟让孩子变得如此冷漠,教育竟让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力!

  是的,在一切向分数看齐的功利社会里,我们的孩子已然成为追逐分数的机器,无知无感,看不到分数以外的人和事。

  到底什么才是教育的真谛?

  政协委员唐江澎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

  “孩子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深以为然。

  比起盲目“砸钱”,家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找到自己,喜欢自己。

  1)在实践中感知社会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行为,都与这个运作中的世界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走进自然,亲身经历,获得书本以外的第一经验。

  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感知生命厚重与精彩,收获成长。

  2)在探索中提升认知

  家长也需要鼓励孩子用阅读、看纪录片的方式,探索生活圈外的精彩世界。

  在他人的间接经验中,自行吸收自己想要的知识,激发探索欲望,通过自己的能力从小事物中找到与大世界的科学联系,提升认知,开阔视野。

  

  04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雷勒曾说:

  “真正的教育应该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真实处境。让我们看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

  诚然,学习是学生的本分,但孩子的未来并不只会因为“成绩好”而一路开挂。

  纵然,鸡娃也有成功的案例,但在教育内卷的浪潮中,为人父母更应该明白:

  比起让孩子成为别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善意,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