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教育有更大的存在感

  中考普职分流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希望和孩子的成长。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更多的希望孩子能进入普通高中,走学历教育的道路,以期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因此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拨动着家长们敏感的神经,尤其近阶段更多被提及的“中考普职分流”。

  

  那什么是普职分流?根据国家的定义是指学生初中毕业后,依据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来选择进入普通高中或者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其实,普职分流并不是新词,也不是国家的最新政策,早在1985年的国家出台的文件《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普职分流的概念:“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力争在 5 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扭转目前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当时就有普职分流,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说法。这一政策在80年代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技能人才,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职业教育法》,将普职分流修改为“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为什么作这样的修改,作者认为,以前的职业教育的层次是低于普通教育,社会和家长们并不接受职业教育,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被看着是低层次的教育,“差生”的教育。而职教法修改后强调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同样重要的教育类型。因此不存在分流一说,将其称为普职协调发展。

  

  既然1985年就提出普职分流的政策,为什么当时没有引起社会的焦虑?作者认为主要原因80年代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没有那么大。只要考上就是干部身份,当时的中专和中师是很多学霸的梦寐以求的学校,国家包分配还有城市户口。进入中专校对于莘莘学子已经是很好的出路,现在我们回头来看,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很多都毕业于当时的中专学校,相信你的单位也有当时的中专学校毕业的领导,因此社会和家长并没有特别关注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

  现代社会的教育内卷现象特别严重,每个家庭都不甘于自己的孩子落后,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贴上“差生”的标签进入职业学校。普职分流的政策拨动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神经,当然也就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当下,国家也在积极改革职业教育,不断出台政策、办法、意见等文件。我们也在积极学习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政策,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这是很成功的职业教育形式,当国家的体制和人口文化不同,也不能照搬。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借鉴“双元制”教育研究出符合我国的职业发展模式。

  新的《职业教育法》修改后,提出职业教育学生与普通教育学生享有同等的机会,既有参加高考的权利,也有参加职教高考的权利,每个省份积极探索符合本省的职教高考制度。国家不断改革教育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发展现代职教体系;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也就是说未来职业教育,可以读职教本科,读专业研究生,当然也有机会进入普通大学走学术研究道路。从而彻底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社会和家长们的看法,这需要一个改变的过程。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深入,相信不远的将来,职业教育一定能和普通教育一样被社会和家长同等对待。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