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年份和地图浏览历史,“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上线
点击年份和地点,市民在网上就能浏览不同时期上海重要点位的历史。
6月9日,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城市记忆,由上海市档案馆设计研发的“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上线。
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网页截图2023年6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档案日”,上海市“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在市档案馆新馆启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档案馆历时一年多设计研发而成,联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黄浦区档案馆共同呈现的档案数字化转型最新成果——“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https://dh.archives.sh.cn/)上线运行。打开网页,市民可以选择不同年份(1843年-2023年)浏览上海地图,点击相关点位查看历史介绍、档案图片和关联的图谱展示。上海市档案馆介绍,该平台是国家级档案科研项目,综合运用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知识图谱、数据库等技术,并将档案知识图谱和时空地理信息系统、流媒体故事系统等有机融合,打造成一个独具海派特色的档案文化传播和档案查询平台。公众可利用PC端、手机移动端等载体,通过该平台读档学史,形象直观地了解上海城市发展历程。
“人民的城市——珍档发布”同时举行,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徐未晚发布了一批市档案馆和长宁、虹口、静安等区档案馆馆藏的珍档,共百余件,部分为首次公布,并在市档案馆新馆活动大厅对公众展示。
学生参观“人民的城市”珍档展览。澎湃新闻记者陈悦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内容分为“调查研究”和“人民城市”两部分。人民城市主要展示了杨浦滨江、长宁古北社区、虹口北外滩、静安蕃瓜弄的历史资料和照片,记录城市变迁与经济文化发展,展现上海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调查研究则选取了上海在不同时期各行各业进行的调查研究资料。上海市档案馆研究人员邱志仁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今年3月提出的“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贯穿于党的发展。此次展现的就是调查研究的历史,分成三个时间段:1949年3月、1961年以及改革开放后。
此外,上海市档案馆还与华师大二附中、浦东新区海桐小学签署《共建合作框架协议》,提供贴合青少年特点的红色档案文化教育活动。上海市档案馆介绍,6月9日至15日,将组织全市近200家各级各类档案机构,举办200余场具有档案特色、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包括展览、讲座、知识竞赛、档案法制宣教等,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魅力的机会。
6月9日,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指导,上海市档案馆与四川、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重庆、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成都等17家省级综合档案馆联合主办的“江河奔腾 红色追寻——长江黄河流域红色珍档联展”线上展也正式推出。展览汇集百余家档案部门的300余件红色珍档,形成红色文化合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