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本科以后,还要不要考研?考研为什么这么卷?

  孩子上了本科以后还要不要考研?考研为什么这么卷?今天说点实在话。我考过研,我知道考研有多苦,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备考,什么礼拜天节假日都和我无缘了,一度累的看什么东西都重影,好久以后才恢复。然后读研、写论文,直到最终答辩通过,拿到学位,的确付出了很多,但这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考研比我那时候难多了,所以我能感同身受。#考研#

  

  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历年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每年几百人一直涨到去年的124.2万,翻了几千倍。而刚刚过去的这次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几乎和本科毕业生人数持平了,去除一些二战、三战的以及一些考博士研究生的,一半以上的本科生都去考研了,考研真的已经高考化了,大家都这么热衷考研是什么原因?社会对于研究型人才的需求真的这么多了吗?

  

  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高端人才,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培养的是研究型高端人才,专硕培养的是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更实用一些。124万研究生,42%都是学硕。学硕真正对口的岗位一定是搞研究、搞研发、搞创新,一定不是销售,不是事务性工作,不是管理,不是中小学老师,否则为什么师范专业只在本科开设,不在研究生开设呢?

  

  但是我们看看实际情况,一堆硕士博士去考一个城管岗位,一堆硕士博士去争抢一个中小学老师的编制,一堆硕士博士被招进企业,做一些和研究、研发、创新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实话实说,这些岗位真的不需要硕士,更不需要博士来做,但是为啥还要招硕士、博士来做呢?因为平台有吸引力。公务员、事业编、央企、国企,包括一些行业内的头部大企业,既然随随便便放出来一个岗位,大家都趋之若鹜,我干嘛不好好挑一挑呢?既然硕士、博士主动给我递简历,那我就招进来,听着好听,和上级也好交代?

  

  但是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两个结果,第一是研究生学历的价值错位。研究生学历不再代表研究能力、专业能力,而是就业能力、考编能力、进体制能力、占领稀缺岗位的能力。但是大家要知道,无论是编制还是稀缺岗位,数量是很少的,如果社会给我一个信息,只有考研才能占领这些稀缺岗位,那我肯定也要考研。第二个结果就是错误的攀比,什么意思呢?你们小学老师是硕士,我们小学老师,就要是博士,你们的前台招了个女硕士,我们的前台就要招漂亮的女硕士。这样会导致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变得虚高。实话实说,有多少岗位一个专科生就能做的好好的,干嘛非要用本科研究生呢?学历通货膨胀怎么来的?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但是如果社会整体上都是这种导向,作为家长,作为同学怎么办?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拔高自己的学历,不管多苦多难。小初高12年,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19年啊,普通的工薪家庭供着真是费劲啊,关键是你跟着卷完了就业呢,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层次。很多企业都反映,招来一个研究生并不好用,还不如一个专科生。研究生,研究生,你如果让他去做客户,跑业务,或者给领导写材料安排个饭局肯定不好用啊,就算你抬举他,让他做项目、带队伍,也未必好用。这些都不是研究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它真正有优势的是做研究、搞专业、职业和职场。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样,都是小白,都要从头培养。

  

  雇主对于人才的招聘要切合实际,一些不需要研究生的岗位,用了研究生,效果会适得其反。第一,研究生干的并不一定好,第二,低岗高配很难留得住人。研究生也不傻,人家能来也是图个落户,图个缓冲,一旦有其他的好机会,多半会辞职走人,所以何必要互相伤害呢?

  

  高等教育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大专、本科、硕士、博士都算上,最终十个人里有七八个人是要进企业的。企业需要什么,需要招进来就能把活儿干好。真的希望高校能多培养这种企业需要的人,这样大家既不用去卷学历,又省得心浮气躁。到厂里上班,几十年前挺光荣的,现在怎么就沦为鄙视链最底层了呢?孩子读完本科后还要不要考研?要分情况,如果的确是搞科研搞研究的料,家里条件也允许,那就考。临床医学能考尽量考,当医生真的要多学一学。

  

  其他人考研,目的无非是就业或者更好的就业,但是80%的人是考不上的,所以一个本科生一定要做两手准备,考研成功率只有20%,与其逼自己非走这条路,不如多去看看更多务实的企业里面都有哪些岗位,因为这条路你能走通的概率是80%。如果考研考不上,进场又弯不下腰,那么就业问题就无解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