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反思:骗局阻碍国产芯片发展10年,我们该做些什么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科技领域的日益重视,国家将现代芯片产业视作战略性的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但在芯片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一次重大的事件却让整个行业陷入了短暂的停滞和沉寂,这就是我们想要探讨的:骗局阻碍国产芯片发展10年,我们该做些什么。

  我们要谈及的事件,成因一定是伴随着背景和历史的,那么在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2000年左右的半导体产业,那时正是大浪淘沙的时代,一批群星闪耀的芯片企业后来成为了行业的龙头。这种投机的风气和短视的行为在芯片产业中并非一个例外,随着产业的红利期过后,慢慢地,真正能深耕发展的企业才得以存活下来。

  

  在这个时代,上海交大创业一家名叫“上海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的创业公司,陈进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处理器专家陈砺烽一起开发了一枚数码信号处理器,也是芯片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随着这枚芯片的推出,三年内四代芯片相继面世:汉芯一号,汉芯二号,汉芯三号,汉芯四号,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来更深刻地了解一下汉芯。汉芯一号是一款实际性能非常优秀的DSP芯片,采用了当时国际领先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集成了超过250万个晶体管,同时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运算。汉芯一号的成功开发,使上海交通人才引进产生了非常重要而积极的示范意义。汉芯的成功背后离不开陈进和他的团队,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投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全民事业。

  

  慢慢地,汉芯逐渐崛起,在芯片领域上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列。虽然汉芯只有较小的市场占有率,但其研发能力却在外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在我们谈到事件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汉芯所处的环境。2001年,国内的各级政府对半导体产业都十分看重,瞄准强国战略发展了一系列产业投入,其中就包括了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支持。

  

  然而,2003年9月,上海交大成为了一份报告的中心问题。这份报告指出,由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一个由“设备制造、租用及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转移”组成的芯片产业联盟,金额高达4.5亿元。随之而来的,是该校严重的声誉危机。

  但是真正让汉芯名声难践的,却是《北京青年周刊》在2003年12月20日所发表的一篇长篇文章:《谁恶?

  

  汉芯的起源呢?对此,一名前汉芯员工指出:“汉芯实际上是从摩托罗拉打磨而来,所有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资料也都是直接使用摩托罗拉的技术资料,仅仅把名字改成‘汉芯’而已。最离谱的是,它们甚至没有打破原有的重压线,只是在它们重压线的基础上做一些微小的变动,制造出“新”的芯片”。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项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人们给这枚汉芯一号芯片添加了‘线性整形电路’,便将性能降得一塌糊涂。这说明汉芯的芯片就是摩托罗拉的56800系列芯片并未任何修改。

  

  汉芯造假的手法可以说是拙劣至极,他们用了手中最朴素的手法来掩盖原先的输入来源,企图将原先的3.5美元每片的摩托罗拉56800DSP芯片升值到20美元每片的“汉芯”芯片的行骗企图。而上海翰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其中还起到了帮凶的作用,自认的“十分荣幸地承揽了第二次芯片在商业化运用上的商品定义和造型设计”。实际上,他们理应承担难逃其责。

  事件爆出后,上海交大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并于2004年2月19日发表调查报告:陈进与汉芯的四季度业务中出现虚假交易行为,以虚增荣誉、名誉证书、比赛获奖等手段获得了不当利益,破坏了学校声誉。上海交大党委对事件进行调查,最终对其涉案人员作出了相应的职务调整。

  

  但令人遗憾的是,事件中没有一人对造假事件负责,陈进更是靠投资赚得了巨额利益,依然在不少半导体公司中担任董事,事件给国内芯片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芯片的产业链遇到了冷淡的时期。

  在国内芯片市场,情况总是处在变化之中,不过,唯一不变的是汉芯造假事件所给本领域带来的影响。事实上,这件事掩盖不了的是,企业抄袭和伪造,并非是建立在创新上的直线过渡,它会使具有长期投入的企业陷入内部混乱和困境。

  

  因此,我们应加强法规的制定,对于这些伪造和抄袭行为,可采取更加严峻的处罚措施。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支持力度,对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足准备。而在企业自身层面上,更要加强创新的投入,深耕本领域,以技术研发为先导,不断创新服务于社会。

  我们要不忘初心,唯有坚守诚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让自己坚持不懈,做脚踏实地的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走到有新的更高的市场和机会里。

  点击“关注”不迷路,既方便您进行讨论最新科技资讯,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AI共创计划招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