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0首)

  小学必背古诗词

  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出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0首)

  

  第1首 《宿建德江》

  

  【译文】

  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江边小洲,到了日暮时分思念家乡的新愁又涌上了我这个游子的心头。

  远处的原野十分空旷,天空看起来比树木还要低沉,江水极为清澈,月亮清晰地倒映在水面上,变得离人更近了。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早年长期隐居在湖北鹿门山,曾游历东南各地,与王维、李白等大诗人都有来往。

  【赏析】

  这首小诗创作于诗人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漫游吴越的途中,通过刻画秋江暮色来抒发自己的羁旅乡愁,是唐人五言绝句中的写景名篇。

  首句“移舟泊烟渚”照应题目,交代了停舟夜宿的写作背景,而日暮孤舟、烟雾朦胧的景象则渲染出凄清愁苦的氛围,为后文的写景抒情作了铺垫。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是全诗的中心句,正是由于苍烟落日的荒凉之景,诗人才生发出羁旅愁思。“新”这一字用得很巧妙,好像是说诗人本无愁,却被这哀景给撩拨动了心弦,从而新生发出来愁苦一般。其实,把日暮与愁思联系起来,是自古有之的传统,早在《诗经·君子于役》中就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句子,来描写女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傍晚正是一天的末尾,鸡鸭进入笼舍,牛羊下山归栏,世间万物都纷纷“回家”了,而在外漂泊的诗人却有家难回,那种原本就根植在内心的乡愁就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极见功力,由于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旷”是“低”的前提,“低”是“旷”的表现,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在诗人笔下生动地体现了出来。另外,这一句虽然丝毫没有言愁,四面原野的空阔与诗人暮宿孤舟的寂寥一经对比,其中的辛酸落寞溢于言表。而“江清月近人”也有着同样的章法,月亮在清澈的江水中倒映出来,仿佛是为了安慰诗人、陪伴诗人而特意靠得更近了些,这已经是诗人所能得到的全部慰藉。这两句以精致的笔法抒写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观感,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

  第2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译文】

  天空中的乌云如同打翻了墨水一样浓密,但又没有盖住远山;暴虐的雨点如同跳动的珍珠般闯入小船里。

  忽然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将乌云暴雨全部都吹散了,这时望湖楼下西湖水正像天空一样清澈平静。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但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

  【赏析】

  同样是写西湖的晴雨变化之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晴后雨,这一首则是先雨后晴;前者是多用虚词对西湖这一整体进行评价与鉴赏,后者则是对整个风景变化进行更加具体的描摹。诗人将这场骤雨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全过程都给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出来,从一开始的乌云密布、天空昏暗,接着瓢泼大雨飒然而至,如同珍珠一般洒到船中,而后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霎时间云消雨霁,水天一色,一切都归于平静。

  具体来看,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是远景,其中“翻墨”一词比喻精当,展现出乌云滚滚的浩大气势,“未遮山”则是抓住骤雨前特有的细节,暗示了这雨不会下太久,也为后文做了铺垫。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是近景,诗人用“跳珠”来描绘雨点飞溅的状态,既贴切又灵动,让人从色彩、形状、声音等多个角度体会到暴雨之大和雨点之急。同时,这两句对仗精巧、音韵和谐的诗句相互交融,呈现出色彩对比强烈、声势浩大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到了第三句,诗人却不再理会之前着力描写的场景,反而将扭转乾坤的力量付之于卷地狂风,一下子将方才“不可一世”的乌云骤雨给消灭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开阔通达的画面:望湖楼下天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明净、蔚蓝,就像是沉浸在黑夜中许久的人忽然见到了光明,一切都豁然开朗,而方才的场景好像根本不曾发生似的,令人读来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扫处即生”的笔法,诗人主动将之前所创造的盛大场景抹灭,又在这种看似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突然展现出清新别致的画面,既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又让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之美。

  第3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译文】

  明月升起,惊醒了栖息在斜枝上的乌鹊。清风缕缕,在半夜里送来阵阵蝉鸣。

  稻花的香气中回荡着一片蛙声,它们似乎在讨论今年会有好的收成。

  几颗星星在天边时显时隐,一阵微雨在山前滴答落下。

  我想去以前经过的社庙树林中的茅店躲雨,在溪边小桥转弯处,那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出生在金朝统治下的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市),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少年时曾参加抗金义军,后来率军归附南宋。他曾上疏力主抗金,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其词慷慨雄壮、沉郁悲凉,他被后世视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为为“苏辛”。

  【赏析】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因受奸臣排挤,辛弃疾被朝廷免职,退隐于江西上饶一带。这对词人的政治生涯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但却也推动了他的创作。辛弃疾本来就很关心农民的生活,闲居岁月更是拉近了他与乡村间的距离,使他写了很多富有田园情调的佳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便是其中一首。

  词的上阕以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乡村夏夜图。明亮的月光,清凉的微风,稻花的香气,乌鹊的躁动,以及蝉和青蛙的啼鸣,涉及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使我们身临其境。词人的句法尤其高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连用了六个名词,没有用动词衔接,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则打乱语序,把“说丰年”的主语“蛙声”放到了后面,令人耳目一新;而让青蛙替人讨论起收成,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包含着词人对农民的关心、对农事的祝愿。

  下阕开头,继续写景。“七八个”、“两三点”两组数词工整巧妙,传神地描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词人知道,别看这雨现在只是星星点点,一会儿它就会下大,得赶紧找个地方躲雨;记得以前曾经路过一家茅店,不如就到那里去好了。一边想,一边跑,溪回路转,这家茅店竟突然出现在了词人眼前。“忽见”一词很好地传达出了词人在匆忙状态下油然而生的喜悦,同时也和前面的“旧时”相呼应,在矛盾中给了读者一种别样的快感。

  通观整首词,并没有深刻的内容、深奥的典故,但其中包含着词人精心的构思和真挚的感情。闲适恬淡,是稼轩词在雄浑沉郁外的又一境界。

  第4首 《过故人庄》

  

  【译文】

  我的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来他们农家做客。

  这里风景秀丽,绿树环绕着整个村庄,青山横卧在城外。

  我们打开窗户,面对着的就是农家的谷场与菜园,我们举起酒杯痛饮美酒,闲聊着农事。

  等到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回到这里来,和朋友一起观赏菊花,品尝菊花酒。

  【作者介绍】

  详见本文第1首作者介绍。

  【赏析】

  这是一首质朴灵动的田园诗,诗人记录了自己到田庄朋友家做客的一次经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而他与朋友间真挚的友谊也令人十分动容。

  全诗从一个“邀”字写起,以一个“约”作结。朋友的邀请充满了朴实的农家气息———鸡肉与黄米饭虽然普通,却别具风味。况且这是农家所能拿出的最好的饭食,可见他们待客之热情与真诚。这样的邀请,诗人怎能不答应呢?

  第二、三联叙述了诗人在田家的所见所闻。孟浩然笔下的山水田园,是美丽的、安静的、悠闲的,但不是桃花源般浪漫而不切实际的。这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与趣味,有忙碌但是忙得心思纯净,有辛苦但是累得心平气和。在朋友家,开窗便能见到他们平时劳动生产的场所,端起酒杯谈论的都是农事长短———这在官场失意,满腹牢骚的孟浩然看来,无疑是人生最好的归宿。这里不必再感叹“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闲谈几句琐碎的桑麻农事,足以下酒千盅。

  结尾时,诗人依依不舍,早早定下重阳日再来饮酒赏菊的约定。这是对故人的不舍,更是对这里宁静的田园生活的不舍。菊花寂寞而高洁,正像是此时的诗人,虽然失去了官场的繁华,却享受到了归隐的平静与释然,兴味无穷。

  第5首 《七律·长征》

  

  【译文】

  红军不惧怕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把千山万水的征途看作很平常的事。

  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不过是微微翻腾的细小波浪,磅礴料峭的乌蒙山,也只是脚下的一颗泥丸。

  金沙江巧渡,望着江水拍打在悬崖上,仿佛带来了温暖,飞夺泸定桥后的大渡河上只剩下根根铁索,仍感到阵阵寒意。

  让人欣喜的是翻越过了积雪皑皑的岷山,会师的三军个个笑逐颜开。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赏析】

  1935年9月,红军主力越过岷山,万里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回望这一路走过来的千难万险,毛泽东感慨万千,同时对革命的未来充满信心,写下了这首雄阔壮丽的诗篇。

  首联两句是对长征经历的简要总结,奠定了全诗的整体基调。自然环境的艰险,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内部“左”倾思想的干扰,都给这次远征带来极大的困难,面对这些艰难困阻,红军用“不怕”和“只等闲”的态度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击,体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颔联和颈联四句以几个重要片段对过程展开具体描述,将绵延千里的五岭比作涓涓细浪,将料峭巍峨的乌蒙山比作脚下的泥球,用生动夸张的比喻来衬托出红军战士雄壮如山的高大形象。“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是两次极具代表性的战斗,前者是红军智慧谋略的体现,后者是红军勇敢顽强的证明,金沙水的暖和大渡桥的寒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对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茫茫的雪山中,红军因长途跋涉,供给不足,很多战士死于饥寒交迫,他们没有死于敌人的炮火之下,却倒在了黎明之前的一刻,让人扼腕叹息。穿越岷山后,红军挺进陕北,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三军喜笑颜开,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长征即将结束,也为新的胜利拉开了序幕。

  第6首 《春日》

  

  【译文】

  大晴天在泗水边观花赏景,无边无际的风光一下子显得很鲜明。

  春风的面貌是很容易识别出来的,你瞧,万紫千红的花朵无不带着它的身影。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别称紫阳,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人,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等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赏析】

  过去经常把这首诗解释为描写春游的作品,但事实并非如此。想想看,泗水在山东,而南宋时山东被金朝占领着,朱熹一生都没有去过金朝,又怎么可能在泗水边春游呢!因此,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哲理诗,“泗水”代指的是儒家的经典,“东风”比喻孔子的教化,整首诗抒发的其实是诗人领悟到儒家真谛后的由衷喜悦。

  那么,为什么几百年来,人们经常把它当作描写春游的作品呢?就是因为诗人的比喻太过贴切,春游寻芳和读书悟道的过程太过相似了。见到美景后,我们往往会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学到道理后,又往往会觉得生活中充满了光明。正如万紫千红的花朵是春天生机的体现,我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不也体现着书本中记载的道理吗?浅显易懂,环环相扣,也难怪这首诗被人误解。

  哲理诗是朱熹的专长,而这首诗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首。我们写文章讲道理,如果能学会这种比喻的方法,将会使我们的说理更加生动形象。

  第7首 《回乡偶书》

  

  【译文】

  我自小离开家乡,如今回来已是暮年,家乡口音始终未改,鬓发却早已疏落斑白了。

  小孩子们见到我,都不认识我,纷纷笑着问我,客人你来自哪里呀。

  【作者介绍】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状元,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86岁告老还乡,不久去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赏析】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经典的“回乡”故事。这故事再平常不过了:诗人已经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然而这么久了他也没有忘记家乡话,也没有在外乡沾染上外地口音,可见故乡对他的影响有多深厚。

  可是在他离开的这些年里,故乡依旧有很多孩子出生、长大,在他们眼里,诗人只是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外乡人。看到孩子们露出天真的笑脸,回忆起当年自己意气风发地告别故乡的场景,老人该有多心酸啊!

  诗人写下儿童的笑,其实何尝不是自己在苦笑呢?写到这里,全诗戛然而止,诗人并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而只是让读者细细品味,这一问背后淡淡的失落与哀愁。自以为回到的故乡,只不过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罢了,记忆中的故乡和曾经的年少时光都是永远回不去的啊!

  贺知章还有一首《回乡偶书》其二,在其中他写道:“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乡的人和事都已经面目全非了,只有家门前那一湾镜湖水,每年春天,还会像从前一样荡漾起碧波啊!这就是“物是人非”,是很多诗人回到家乡时最遗憾、最痛心的感慨。

  第8首 《浪淘沙(其一)》

  

  【译文】

  迂回曲折的万里黄河中卷着大量的泥沙,它们经受着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如今我们可以沿着黄河追根溯源,直接走到天上的银河,一起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中唐著名诗人。官至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关系很好,并称“刘柳”;又和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他的诗清新通俗,擅长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怀古诗与模拟民歌的《竹枝词》都写得很好。

  【赏析】

  《浪淘沙九首》据考证应是刘禹锡后期之作,并不是创于一时一地,而是在他被贬谪期间,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时分别创作出来,后来又编为一组的。这里选的是其中最有名的篇目,作者在诗中通过对万里黄沙的吟咏与对神话传说的演绎,表达了自己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意趣志向。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与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黄河以它特有的魅力,被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吟咏赞美。在刘禹锡之前,最大气磅礴的诗句要数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了。这两句诗同样写黄河的源远、势猛,手法却又有所不同。“黄河之水天上来”,着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接着运用张骞追寻牛郎织女的典故,把“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更加形象化,从而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具体来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两句描写了蜿蜒曲折的黄河之中,滚滚黄沙随着滔滔河水奔腾而来的场面,雄浑浩大的气势可谓横绝古今。另外,其实大浪淘沙的意象可以说就是诗人个人生活的体现。我们知道,刘禹锡的经历非常不幸,在人生最有精力的年华里连遭贬谪,一蹉跎就是二十三年。而这迂回曲折的滔滔黄河,正如他那艰难险阻的人生道路一般;经历了无数次大风大浪的滚滚黄沙,正像是深受折磨的诗人自己。但黄沙是坚毅的,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诗人也是顽强的,能够矢志不渝,威武不屈。刘禹锡有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乐观精神,他的内心仍然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仍然有着积极进取、造福苍生的远大理想。于是他运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满怀浪漫主义的激情写下“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的壮语。这既是到仙家做客的诗情画意,又是自己现实理想的象征。牵牛、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可以象征朝廷的核心,刘禹锡本就在这里参与着国家大事,由于小人谗言遭到贬谪下放,但他并未丧失人生的信仰,依然渴望着能够回到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上,为这个存在着诸多隐患的国家尽上一份心力,而“诗豪”的大名也因这百折不挠的精神而享誉千古。

  第9首 《江南春》

  

  【译文】

  广阔的江南大地上,处处莺歌燕舞、草绿花红,无论是水村还是山城,都插满酒旗,随风飘动。

  南朝遗留下来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正屹立在这如烟的春雨之中?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赏析】

  写春景的诗有很多,它们中的不少都色彩鲜丽,生动如画;这首《江南春》,则像两张画面不同的明信片,共同组成了诗人的“春日江南印象”。

  先看第一张“明信片”,上面画的是放晴时的模样。只见莺歌燕舞,草绿花红,水村山城,酒旗随风,动物与植物、城镇与农村都沐浴在大好的春光之下。第一句中的“千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曾有人想要改成“十里”,这样虽然看起来真实些,但会大大地破坏诗的美感。诗的第二句尤其精彩,它罗列了“水村”、“山郭”、“酒旗”、“风”四个名词,没有用一个动词,但是因为诗人布置巧妙,我们并不难理解这些事物相互间的关系,更不难想象它们所构成的画面。

  第二张“明信片”将天气换到了雨天,画面中的景物也变成了历史气息浓厚的古寺:南朝时的皇帝信奉佛教,修建了几百座寺庙,它们无不饱经风雨,神秘朦胧。有人认为,由于杜牧是反对佛教的,这里是在借楼台虽在而南朝已亡的事实,来讽刺唐朝迷信佛教的风气。是不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恐怕只有杜牧自己才说得出来,不过后两句营造出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氛围,是肯定的。

  把两张明信片合在一起,我们便可发现,这江南春光既有晴天,也有雨天;既有世俗生活,也有宗教世界;既有空间广度,也有历史深度。过了一千多年,这份“春日江南印象”并没有褪色,而是依然明快,依旧动人。

  第10首 《书湖阴先生壁》

  

  【译文】

  湖阴先生家里的茅草屋檐,由于常常打扫而没有青苔生长,屋外规整成行的花草树木都是先生亲手培栽的结果。

  一条小溪像是为了保护田地,于是将这一丛绿色紧紧环绕,而两旁的山峰仿佛打开了山门一般,把满山的青翠送了过来。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诗人。北宋熙宁年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还擅长散文创作,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赏析】

  “拗相公”王安石历来给人一种刻板执拗、了无趣味的印象,他不贪财,不好色,不讲究吃穿用度,不听人解释劝告,一心专注于变法大业。后来变法失败,众叛亲离,只剩他一个人孤独地回到了南京郊外安度晚年。他早已不复当年锋芒毕露、雄心万丈的风采,而是像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关注起日常的生活小事。无论多么微小的快乐,在这时对他来说都是莫大的慰藉与幸福。退闲之后,他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而与当地隐士湖阴先生的交往,也让他拥有了一段十分真挚、宝贵的友情。在王安石诗集中,有关湖阴先生杨德逢的诗,至今尚保存在十首以上,这首《书湖阴先生壁》,就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

  前两句写湖阴先生住处的环境,南方非常潮湿,长青苔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主人能够“茅檐长扫”,说明他对自己的小窝非常珍视爱护。第二句“花木成畦手自栽”,则体现了湖阴先生亲手种花的闲情逸致。“成畦”二字说明花圃整齐,同时也可看出花木种类的繁多。到了春夏之际,一定是姹紫嫣红的景象。而在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诗人的目光从院内的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通过“护田”、“排闼”两个拟人化的词语,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仿佛它们也倾慕湖阴先生的风雅,于是主动与人相亲,水将绿绕,山送青来,争相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这两句新奇生动的描写充分抓住了景物特征,让景观既显得清静幽雅又透露出勃勃生机,因此而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名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