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鲁迅文章经典,为何陆续从课本中删除?专家:难懂,不如看宫崎骏

  原标题:鲁迅文章经典,为何陆续从课本中删除?专家:难懂,不如看宫崎骏

  近些年来,关于鲁迅的文章从教科书中陆续被删除的新闻屡屡成为头版。比如2013年9月,有媒体就报道,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发现他们领到的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风筝》被删除了。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网络上的抨击,当时人教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网络名人根据错误的解读进行连篇累牍的反驳是很不负责的。”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我们目前语文教科书每年再版,都会进行一些微调。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是紧跟社会脉搏。目前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里,依旧有鲁迅的6篇文章,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最多的。”那么,鲁迅的文章究竟该不该陆续撤出课本呢?我们来看看一线语文老师们是怎么说的。

  持逐渐删除鲁迅文章的老师认为,“鲁迅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当然毋庸置疑,但选入教材还要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风筝》就不太好理解,尤其对初一的学生们来说。”还有老师认为,“《风筝》这篇文章必须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理解,要真正弄懂,就需要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即便是我们老师,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以初中生的年龄、阅读量以及社会阅历,根本无法真正理解。”

  在所有主张删除鲁迅文章的评论中,有一个专家的观点让人瞠目结舌。这名专家就说:“鲁迅文章太深刻,不是初中生能感知的,不如让他们多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笔者坚决反对这种观点,鲁迅的文章应该长期保留在语文教科书里,原因无需多言。

  在反对将鲁迅文章逐渐删除教科书的专家中,以曾担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发言影响最大。当鲁迅《风筝》一文被删除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后,王旭明通过社交媒体强烈反对,他说:“我坚决不赞成‘删除教材中鲁迅作品和初中生阅读不宜过于深刻’的观点。当下不少编教材的以一己之浅薄揣度鲁迅之深刻并殃及学生,是很恶俗的。当下问题是如何编出真正的语文教材和改革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鲁迅的文章是读不完的,而且越读越有深意。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解读鲁迅,他一直就站在那里,屹立在中国近代文学的最顶峰之上,仅凭这一点,鲁迅的文章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鲁迅被誉为“教材一哥”,有调侃的意味,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鲁迅的在中国近代文学界的地位。

  最后插一句,《风筝》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笔者当年学习这篇文章时,还跟同学一起自制了风筝,尤其鲁迅在文章中写的“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句话,让我大为赞同。

  参考资料:《新闻报道之鲁迅文章再被删除课本》

  责任编辑: